初中英語教學相關問題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6 03:57:00
導語:初中英語教學相關問題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對初中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作了分析,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興趣思維能力
一、前言
新改編的初中英語新教材具有更強的直觀性、情境性、內容貼近實際生活,圖文并茂,這對學生學習英語能產生很大興趣.然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大程度上需要教師去激發、去培養,如果教師不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照本宣科,就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終究會離他而去。在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我在教學中著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喜歡英語,使其興趣持久,我每一節課都精心設計,充分準備,努力創設情境。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與學生建立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
二、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中學生學好英語不可缺少的內在動力,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難的一種內在的心理因素。有著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新改編的初中英語新教材具有更強的直觀性、情境性、內容貼近實際生活,圖文并茂,這對學生學習英語能產生很大興趣.然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大程度上需要教師去激發、去培養,如果教師不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照本宣科,就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終究會離他而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引導、激發和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1、培養感情,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育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教師在課堂上要以親切、友好、大方的教態及幽默風趣的語言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心理狀態;課后要有計劃地找學生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態度、困難以及他們對教學的看法、要求。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愛護、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使教師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可親可近的朋友。師生間只有建立了這種和諧融洽的情感關系.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促進學習。
2、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營造英語環境。
從一開始就要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使課堂教學英語化,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好習慣。在教一些單詞、詞組及句子時借助手勢、動作、表情等體態語言,讓學生解開心中疑問。比如教old這一詞時,可扮成一位老者,手拄拐杖,駝著背,邊行為示范邊說“I’mold.”這樣做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就能自然明白教師的意思。不僅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英語環境。同時也鼓勵學生在校內外打招呼,道別等都用英語進行交際。課堂內外都用英語,讓學生在英語的環境中學習英語、使用英語。
3、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如初學、鞏固和復習,就不能用同樣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付出心血,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追求。比如教Football,我們指著足球:
What’sthis?It’safootbal1、football、football重復幾下.足球的音形意就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以后看到足球就會脫口而出footbal1.football,而不需要漢語翻譯作中介。
教詞匯也是在教思維。如果進行詞匯復習,我們可進行“Guess”方式。比如復習bell,football,pen,book,ear,jeep等名詞。我們便可把事先準備好的小實物、圖片、模型放在講臺上,先讓學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講臺下。秘密地把一件比如book放在一個準備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學生已學過的句型問:
T:What’Sinmybag?學生猜后回答。
S:It’safootbal1.如果答不對,老師就說:No,itisn’t.接著問另一個學生。
T:Whatisit?
S:It’sabook.猜對了.教師鼓勵這個學生說:Yes,you’reright.
三、思維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培養現代化人才的需要。在英語教學中應體現這一基本的教學思想。初中學生精力旺盛。思想活躍。好奇心強。有較強的求知欲。要努力培養他們各方面的思維能力。充分發揮他們在英語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提高他們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問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開闊學生的視野。大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設置一些問題或創造一些情景,讓學生獨立地分析和思考,拓寬其思維空間,提高其思維能力。
1、課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課文教學中。我們除了對文中某些細節和事實向學生提問。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和記憶力以外,還要從教材中挖掘創造性思維的因素。更加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諸如:抓住教材中的“擴點”進行補充及延伸;抓住文章中“異點”進行聯想;抓住文中“重點”進行概念性思維訓練;借助文中“插圖”培養觀察力、發現問題的能力、想象力和擴散力等等。
2、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維活動中善于嚴格地估計思維材料和精細地檢查思維過程的智力品質。每學新課前對于新的知識點、語言點,我指導學生自讀材料,找出疑難點;對于階段性測試,我讓學生把做錯的題目編成一本錯誤集錦,并寫出考試小結,加以分析。把帶有共性的問題提出來,集體分析、討論.總結成功經驗。吸取失敗教訓,然后再重點個別地指導學生獨立分析自己的錯誤。
3、鼓勵標新立異,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思維的獨創性是智力的高級表現,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態。新教材重語言交際能力,課文多以對話為主.在學習過程中,我不是簡單地讓學生捧著書本朗讀對話.而是要學生上臺進行分角色表演對話。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加工和再創造.使所學知識能夠綜合運用。如Atthedoc—t0r,s單元.在學“看病”這一交際內容時,同學們積極運用所學知識:感冒、頭痛、咳嗽一類的詞匯和有關句型.再配以適當的動作,表演大方,惟妙惟肖,富有情趣。在平常練習中,我定期出一些巧填單詞、智力陷阱等題目。這樣,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多面性、變通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英語教師來說必須持之以恒。將每一個話語的分析都看作是訓練和拓寬學生思維的過程。在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方法.精心設置問題和情境。讓學生在多讀、多聽、多說、多思中不斷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
四、身體語言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就身體語言的方式而論,可分為手勢語、姿勢語、神態語三種。
在身體語言中,手勢語使用的最頻繁。手勢語比姿勢語的動作要小得多。如OK(好,可以)的表示法是將拇指和食指彎曲并接觸;圈成字母“0”狀,其余三指伸直,表示字母“k”。
在日常生活中,姿態和神態的表達通常是同時進行的,英語教學中也同樣如此。姿勢語指教師的動作或舉止,神態語指教師的喜、怒、哀、樂等感情的外露。如人們常說的“點頭yes,搖頭no”。再如表示贊美時伸出拇指,表示興奮時手舞足蹈,表示高興時拍手稱快,表示憤怒時緊握雙拳、怒目而視等等。然而,身體語言的使用更重要的還是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即興發揮,尤其是一些解釋性的體態語言。
五、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維活動中善于嚴格地估計思維材料和精細地檢查思維過程的智力品質。每學新課前.對于新的知識點、語言點,我指導學生自讀材料.找出疑難點.;對于階段性測試,我讓學生把做錯的題目編成一本錯誤集錦,并寫出考試小結,加以分析。把帶有共性的問題提出來,集體分析、討論.總結成功經驗。吸取失敗教訓,然后再重點個別地指導學生獨立分析自己的錯誤。
六、課內外相結合
外語教學應主要放在課內.向45分鐘要質量。但要學好英語僅靠每周幾次英語課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還要大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但這種活動,不應是課內教學的繼續.也不應是無組織的放任自流。教師應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學生.進行適當地組織。比如,有目的地培養骨干,開展英語游戲,開演唱會、朗誦會,講演比賽,識詞默寫比賽,作文比賽,聽力比賽,等等,既可各班進行.也可同年級、全校進行。其目的是活躍學生課外生活。鞏固課內學的知識。創造英語的氣氛.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使課內外結合,相得益彰。
七、結束語
實踐證明,運用多種新穎的教學手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積極參與的意識,增強學習的興趣,通過英語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作為教師,在平時教學實踐中應多開展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葛炳芒,試論英語學科的素質教育叨、學科教育,2000(3)
[2]劉道義,普通高中英語課的任務和教學目的叨,課程·教材·教法,1997(3),18
[3]施文雪,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的實施[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6),20
[4]龍翔,英語任務型教學的探索與嘗試[J],廣西教育,2003,(6),35—36
- 上一篇:勞動保障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
- 下一篇:勞保局機關效能建設的意見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