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為重點的職校英語學習
時間:2022-11-02 06:10:00
導語:以學生為重點的職校英語學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現狀分析
從外部條件來看,中職學校對文化基礎課的認識不到位。存在重專業課、輕文化課的思想,導致文化基礎課的設置和教材的選定存在一定問題。從學生自身來說,作為有別于普通高中生的特殊群體——中職學生,他們的英語基礎薄弱,有的甚至沒有入門。不少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的學生沒有遠大理想,認為自己讀職校只是為了學點專業知識。從教師自身來講,首先是思想重視不夠,或多或少地存在重完成教學時數、輕教學研究及教學方法的改進。其次,有些教師也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成長起來的,自然沿襲了傳統教學模式——翻譯法。即從單詞的拼讀、單句的操練、語法條文的講解、文章的詮釋出發,循規蹈矩地進行英語教學。再就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單一,基本上都是用試卷考核學生。以上種種因素表明,中職英語教學現狀不盡如人意。這個現狀急需教師轉變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進行中職英語教學。
二、職稱學生主體作用的涵義
學生的主體作用,簡單地講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出現,能動地發展自己的潛能。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手段都應為“學”服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教師則是這一活動過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的知識、能力、品質、性格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本身。教師水平、教學內容、教學設備等對學生來說雖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終究還要靠內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師,都不能代替學生學習。
三、以學生為中心進行中職英語教學的途徑與策略
1.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皩W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在課堂教學中尊重和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讓他們懂得教師只是疏導者和助學者。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中走出來,讓學生把自己當做認識的對象。
2.激發學生的主體情感?!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實際上興趣是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是一種復雜的個性品質。使學生獲得持久的興趣,是其主體性發展的基礎條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
(1)遷移學生的興趣,激發求知欲。讓“雙差生”學英語是讓很多老師頭痛的事。如果只是從正面大談學好英語的種種好處,恐怕收效甚微。但從其他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英語中來,則可事半功倍。有一次,筆者把班上的幾個經常逃學打游戲的學生叫到辦公室,打開電腦,讓他們見識了一些電腦游戲。很快地,他們就融入游戲之中。但每每就在指揮著千軍萬馬,即將實現心中夢想時,屏幕上卻出現了數行的英文提示,這些學生全傻眼了,這時筆者就在旁邊輕描淡寫地給予翻譯。學生頓悟:玩兒也要懂英語。事后發現,他們在英語課上很用心學習??梢?,巧妙地遷移學生的興趣,對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大有裨益。
(2)用口訣幫助記憶,提高學英語的熱情。英語語法規則、詞的用法區別、發音規則等,常讓學生迷惑。有鑒于此,教師可編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英語的熱情升溫。教師只要常收集,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不斷涌現,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
(3)自編短劇,調動學習積極性。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能夠開口說。避免采用讓學生緊張得窒息的提問復習法,每節課可以花五分鐘左右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他們自編的課本劇,讓學生在笑聲中復習、鞏固舊知識,這種方法收效顯著,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也能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4)開展競賽,調動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可通過講英語故事或笑話、唱英文歌曲、做游戲等,使學生產生興趣,激發學習動機。這就要求我們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教案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便確定教法。例如,怎樣引出新知識、新句型,怎樣創造情景,都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二是控制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
中職學生具有進取心和榮譽感,尤其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熏陶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強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課堂上舉行適當的競賽活動,讓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就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3.精心設計主體活動。按照英語課堂教學的一般程序,活動可分為呈現活動、練習活動、交際活動三類。第一類英語活動有很多方式,很多活動是可以交叉進行的。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時要考慮以下幾點:
(1)呈現活動的設計要以舊帶新,在復習舊課的基礎上創造情景,呈現新的教學內容,要力求生動、形象,使學生處于積極狀態。
(2)練習活動的設計要多層面考慮,兼顧不同程度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可能性,要創造適合每個學生的練習活動。
(3)交際活動要從頭抓起,從培養交際意識到提高交際能力循序漸進,教師要善于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活動、生生活動,使交際活動在模擬的或真實的環境中展開。
教師是學生學習情緒的主導者,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以良好的情緒影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充滿信心,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多看學生的優點。當學生出現錯誤、不敢開口或者錯用句子時,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諒解和適當的寬容,使他們在自己的學習中、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加信心,為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創設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英語在新形勢下的作用顯得更加突出。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英語教師的任務應是“TeachstudentshowtolearnEnglish”,而不僅是“TeachstudentsEnglish”。學生是學習的主人,“TheyarelearningEnglishnotfromteachersbutwithteachers”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學中,教師應熱愛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上課時,教師要環視每個學生,了解他們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記住每個學生的姓名,讓他們覺得自己在教師心中有一席之地。假如每個學生經常感到教師對自己的愛、關心和尊重,便會被激發出健康的情感,變得生氣勃勃,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
- 上一篇:語文教學資源的研究及使用
- 下一篇:新視角下小學英語閱讀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