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金融英語課程建設思路
時間:2022-07-12 09:06:48
導語:高校金融英語課程建設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貿易全球化和經濟數字化的背景下,各行各業對復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培養既懂語言又具備金融業務技能的創新型人才越來越被各高校重視。由此,為了解金融英語人才培養的國內發展現狀,本文在研究中國知網中所有關鍵詞為金融英語的173篇文獻的基礎上,總結梳理近二十年涉及金融英語課程建設的主流教學理念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即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及教師應當在金融英語專業建設原有的系統性教學思路、教師引導為主和數字化教學基礎上,通過場景化的合理時間安排及規范化的反饋體系,提升應用型人才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向我國輸送優秀應用型人才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金融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建設思路
隨著金融業領域的摩擦不斷升級,高校傳統的專業英語理論教學已經不足以適應外部環境的發展。由于金融專業英語本身具備了通用英語的使用特點,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未來需要高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更多的注重學生外語實際交流能力、用外語處理問題甚至解決沖突能力的指導及培養。在未來日益頻繁的行業交流中,對專業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過去幾十年的課程教學成果,結合作者近十年在應用型高校的一線教學經歷,針對金融專業英語課程建設提出了一些思考,旨在為我國的專業人才培養添磚加瓦。
一、金融英語課程建設理念的發展現狀
為提升人才的專業水平,各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基本都認可金融英語是一門實用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學科,也基本已經將金融英語的學習納入了金融學大類專業的必修課程。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教學思路也從傳統的由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逐步轉向更注重互動的應用型培養模式。從知網中173篇相關文章的主流教學建設理念總結來看,高校在課程改進領域已經做了一定的探索。總的來看,就是在全面科學的規劃指導下,教師可以采用更多的知識引領,配合新型技術手段,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效果,以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的。
(一)系統性規劃教學安排的理念已被充分認識
從涉及教學安排的思路上來看,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參照學科規律,統一從教學層次找出切入點來進行切實可行的金融英語課堂教學[1],二是應當因材施教,依據不同學習群體的職業目標和社會需求,來綜合考慮高校在教學過程中是以難度不大的處理實際業務和交流能力的實用型為主,還是專業強的學術型為主,來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目標、計劃和評價方式等[2]。
(二)倡導教師引導下的知識拓展以保證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不同于以往,現階段的大學教學有著極其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可以采用多種輔助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比如在課內外通過更科學的教學安排和對金融領域熱點問題的關注來拓展學習,利用以培養和引導學生進行自發性與探究性的終身學習理念[3],或以周影認同的電影教學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升課堂教學中實際教學效果的方法[4]。
(三)采用數字化技術手段進行與時俱進的教學改革
以易思為代表的觀點則認為應當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來建設新型金融英語智慧平臺,從而提升學生的金融類專業英語水平[5],并從英語視角完善和豐富學生的金融基礎知識和以數字化教學為導向,借助翻轉課堂來實現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綜合能力[6]。
二、教學建設完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但就近二十年來的發展來看,大部分高校的專業教師和研究人員對金融英語課程的改進,主要是從借助科技手段來完善金融英語的教學安排,以及根據教學目標分類培養等方式,來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這些理念及其延伸發展出的教學方式可以滿足當時的社會需要,并不足以應對近幾年國內外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就當下的教學實際效果來看,還有較大的問題和改進空間。
(一)場景性教學的欠缺使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有限
目前現有的金融英語專業教材多以閱讀為主,聽力和口語等溝通交流類的教材建設欠缺,即使有,在專業內容方面也以劍橋商務英語為主,內容滯后,且國內外本領域的相關新聞和學科的前沿知識缺乏[7]。在現有金融英語教材使用過程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到了場景化教學方式的缺失以及這種缺失對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的巨大影響[8]。
(二)在幫助學生提升主動學習性方面發展緩慢
劉娣和劉鐵軍認為,內容的滯后導致專業知識缺乏實用性和先進性[9],當然也導致興趣的缺位,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在提到教材建設的文章中,涉及由于當下部分教材建設的聽說讀寫內容缺乏系統性的規劃,所導致的教學效果有待商榷。雖然不能否認積極的老師能夠給學生帶來的有益影響,但在實際中到底有無主動學習并達到良好效果的具體路徑仍在探討中。
(三)教學技術手段增加、缺乏事后的教學跟蹤完善體系
蘇聯心理學家蔡戈尼克在一家他經常光顧的咖啡館中發現,咖啡館中的服務員可以不做記錄就能準確記住好幾位客人的餐點,然而這位服務員在完成服務后會很快忘記之前的客人所點餐點。后來,蔡戈尼克通過心理學實驗驗證了這個現象并得出了結論:“當目標沒有實現時,人對未完成的課題記憶比較深刻。但目標實現后,人對已經完成的課題,記憶就沒那么深刻了。”也就是說,正因為人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越來越多的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或微課、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甚至“花式”點名等技術手段,目的就在于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以及使得課堂時間的安排張弛有序,以保持學生的學習動力。但老師們雖然加強了技術手段,但教學效果是否得到真實有效提升還難以確定。
三、對新環境下金融英語課程建設的建議
(一)提升場景化教學內容篇幅,保證新環境下人才培養成效
復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使得金融英語課程不能簡單以金融行業英語學習為重點,而是需要將重點放在讓學生結合所學金融知識,使用其他語種時也可以保證批判性思考,在多人溝通交流時,仍舊可以理清自己的思路并用外語準確全面的表達。在經濟交流和摩擦日益加劇的今天,為了提升人才培養成效,學生不能停留在讀寫類輸入型知識的掌握上,教師應讓學生在學習了國內金融體系的基礎上,依照我國銀保監會的金融機構劃分對我國金融體系實際情況,從整體到部分,聯系實事和案例進行講解,加強場景化的聽說練習,以激發和保證學生未來的競爭力,純粹的國外文獻理論性翻譯已不能滿足目前我國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培養要求。
(二)有限課堂時間內的科學安排是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基礎
任何一門學科的建設發展離不開一個優秀的教師團隊,除了采用加強交流培訓等方式提升教學隊伍素養,或增加有實際翻譯行業或金融領域工作經驗的人才補充教師隊伍等方式,還有一些具體的做法可以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把握。這起源于德國的一位名叫埃米爾的神經科醫生做的一項實驗,埃米爾讓實驗者在固定的1小時內做連續的1位數加法運算,結果是隨著時間和作業量的變化,實驗者的作業效率表現為實驗初始和實驗結束時呈現出較高的作業效率,但到了中段因為“疲憊”或“厭倦”導致作業效率明顯下降,甚至達到最低谷。因此教師應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科學安排教學內容。
(三)采用常規性課程反饋以保證教學改革成效
微課、多媒體、新聞播放展示、小程序搶答、隨機點名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思路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但效果卻很難量化,更談不上如何調整和完善下一次的課堂主題教學活動。建議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后,課上預留約5分鐘時間,利用相關小程序對學生的學習反饋制定調查問卷,問題可包括但不限于: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合理、課堂教學計劃是否清晰、對金融知識的掌握理解情況、教學內容的難度是否合理、對教學的時間安排是否滿意以及你認為可以增加的教學環節和建議等。通過此方法,將教學安排的信息反饋常規化,有助于教師及時完善和調整教學內容、總結教學經驗,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整體把握也有助于教師有的放矢地調整教學進度和目標,保證并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
四、總結
除了觀念轉變和借助科技手段,還應當在傳統專業基礎理論的教學基礎上,注重教學內容的系統化、場景化和實時性,采用可操作性的課堂管理方法,以應用型專業課程課后反饋體系為保證,滿足社會對金融專業應用型人才的新需求。
參考文獻:
[1]燕立乾.經濟類本科“金融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新課程研究,2018(07):50-52.
[2]喻鳳.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04):369-370.
[3]劉丹羽.服務沿邊金融發展的金融英語人才的培養探索[J].經濟縱橫,2020(02):221.
[4]周影.電影教學法在金融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20):197-198.
[5]易思.建設基于大數據的金融英語智慧課堂[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08):315-316.
[6]林姝妤.基于翻轉課堂的獨立學院金融語言教學模式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3):255-256.
[7]林麗.從幾種金融英語教材的比較分析看復合型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J].才智,2017(02):136-137.
[8]李漫.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的金融英語教學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11):111-112.
[9]劉娣,張鐵軍.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導向的金融英語教材建設[J].哈爾濱金融學院學報,2012,4(02):66-68.
作者:張靖 單位: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 上一篇: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資源開發原則
- 下一篇:民辦高職院校音樂教師師德培育路徑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