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
時間:2022-04-02 10:33:01
導語: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音樂教學作為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初次深入學習。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唱幾首歌,分辨幾種樂器,更要讓學生真正地喜歡上音樂,讓學生愿意主動去學習和接觸音樂,這就需要教師致力于激起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相對較低,但是好奇心強,喜歡模仿,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組織一些有趣的游戲。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在歡樂中提升,另一方面多種感官的結合使得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去,讓學生對音樂的認識更加深刻和深入。
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思維能力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將教會學生唱一首歌以及教會學生分辨幾種樂器作為教學的目標,教學方式自然也就是簡單地教學生一遍一遍地看譜學習。學生所學到的也僅僅是簡單地將歌曲唱出來,并沒有真正地體會到音樂的韻律,也沒有將音樂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和表達技巧真正地理解。教師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還要幫助和引導學生主動去理解音樂中包含的情感,讓學生主動了解節奏中蘊含的道理,只有讓學生有了思考音樂的思維能力,才能說實現了有效的音樂教學目標。
三、教會學生欣賞
音樂現在很多中學生,甚至是大學生都偏愛流行音樂,對于各種古典音樂等等蘊含更加深刻的情感的音樂反而不能很好地欣賞,這與在啟蒙階段沒能讓學生學會欣賞音樂有很大的關系。音樂的欣賞能力只能在對一首首音樂的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得到提升。老師在教會學生一首歌曲,或者讓學生聽一首歌曲之后,應該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總結音樂中包含的情感,對于有一定難度的音樂可以通過反復的播放情感表現最激烈的部分,以介紹音樂的背景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在高年級的教學中,則可以加入對節奏相似但是情感卻有差別的音樂的辨析,讓學生在對比中產生對音樂更加深入的理解,使學生能夠有著欣賞藝術的水平,能夠對音樂有不一樣的見解。
本文作者:郝靜濤工作單位:吉林省通榆縣第一小學
- 上一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3篇
- 下一篇:學校與培訓機構英語教育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