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流行語藝術語言學探析

時間:2022-05-06 09:22:31

導語:春晚流行語藝術語言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春晚流行語藝術語言學探析

摘要:藝術語言學是語言學的分支學科,它獨具特色。藝術語言學強調語言藝術遵循情感邏輯而非理性邏輯;藝術語言學注重語言的變異,是一種追求異變美的語言藝術。春晚流行語充分體現了藝術語言的特色,春晚流行語的情感活動和語言變異突顯了藝術語言的風采。從藝術語言學的視角分析春晚流行語,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春晚流行語的語言魅力,也利于我們理解和應用藝術語言學。

關鍵詞:春晚流行語;藝術語言學;情感邏輯;語言變異

藝術語言遵循的是情感邏輯而非理性邏輯,這種情感邏輯就是想象、直覺、意象等思維活動。情感邏輯的實質就是發話主體對客體的屬性所產生的主觀的心理反應。藝術語言的運用遵循情感邏輯,是為了充分體現和理順發話主體的情感思緒和情感結構,因此,藝術語言的特點有別于規范語言。春晚流行語會打破語言的常規形式,忽略固定的意義或用法,創造出奇特醒目的變異形式。春晚流行語中存在大量的語言變異形式。“從藝術語言的語言形式來看,它可分為詞語的語音變異、詞語的義位變異、詞性類屬變異、詞語的組合和搭配變異、詞語色彩變異等。”[1]春晚流行語變異形式主要是詞語的義位變異、詞語的色彩變異、詞語的搭配變異。

一、詞語的義位變異

詞語的義位是指一個詞所具有的各個義項。詞語的義位變異是詞義的超常用法,也就是詞的各個義項在句子中具體運用過程中發生變異。藝術語言學中的曲解、反語等就是由詞語的義位變異而形成的。春晚流行語中有大量的詞語義位的變異,主要通過曲解的形式突顯。曲解是一種自覺的語言行為,是為了達到某種效果和目的,有意地歪曲地解釋某些詞語的意思。春晚流行語曲解的運用,活躍了輕松愉快的氛圍,增加了語言幽默詼諧的特色,有時也能達到辛辣嘲諷的效果。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外國生的,就是外甥。——相聲《五官新說》人們常用“暗送秋波”來比喻男女間暗中眉目傳情,表達相互愛慕之義。其中“秋波”是指美人如秋水的眼波,形容美女的眼睛像秋天的水波一樣清澈明亮。“秋波”含義是很明確的,沒有任何歧義。但在這里為了突出人物性格特點和表達的需要,故意歪曲解釋成“秋天的菠菜”。同樣把“外甥”曲解為“外國生的”,也是為了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這種荒唐有趣的解釋增加了春晚流行語幽默詼諧的特色,使人印象深刻。

二、詞語的色彩變異

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語言中的詞都有固定的意義和用法,這些意義用法是約定俗成的,比較穩固的。但是為了表達的需要,會改變某些詞語的固定意義和用法,賦予這些詞語臨時的新的意義和用法,這種新的意義和用法會取得巨大的藝術效果,這也是藝術語言的目的所在。春晚流行語詞語的色彩變異的藝術效果顯著。詞語的色彩主要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語體色彩等,春晚流行語詞語的色彩變異主要表現在感情色彩方面。人們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是語言。根據不同的感情傾向可以把語言中的詞語分成三大類,即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褒義詞表示的是喜愛、尊敬、贊賞、美好、吉祥、嘉許、褒揚的感情色彩;貶義詞與褒義詞的感情色彩正好相反,主要表示厭惡、否定、貶斥的感情色彩;中性詞既沒有褒義色彩,也沒有貶義色彩。一般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都有各自的固定用法,但是為了表達的需要,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它們會發生異變,出現易位現象。這種異變形式主要表現在褒義詞貶用、貶義詞褒用、中性詞貶用或褒用三個方面。褒義詞貶用是指在特定的語境中為了提高表達效果,褒義詞失去了原來的褒義色彩,而臨時產生了貶義色彩,褒詞貶用使春晚流行語通常具有諷刺的意義,能夠體現春晚流行語幽默性的特征。你是男服務員吧,長得挺委婉。——小品《不差錢》“委婉”的意思是言詞、聲音等婉轉動聽或態度誠懇。“委婉”本是褒義詞,在這里含蓄地嘲諷一個人的長相,具有了貶義色彩。“委婉”的感情色彩由褒義變為貶義,妙趣橫生,增加了這句流行語的風趣幽默感。貶義詞褒用和褒義詞貶用正好相反,是貶義詞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失去原來的貶義色彩,而具有了褒義色彩,貶義詞褒用能使表達詼諧、幽默,增加語言的表達效果。貶詞褒用運用得當,就會使語言別有一番風趣。我們女人是喜歡這種長得壞壞的男人,但我們不喜歡長壞了的男人。——相聲《這事兒不賴我》“壞”是貶義詞,這個單音節形容詞重疊后為“壞壞”,“壞壞”在這里的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喜歡”的感情色彩同化了“壞壞”的感情色彩,受“喜歡”這個褒義詞感情色彩的影響,“壞壞”由貶義色彩變異為褒義色彩。“壞壞”與“壞”感情色彩的對比,更是增加了語言的詼諧幽默,使這句春晚流行語更具感染力。中性詞既沒有褒義色彩,也沒有貶義色彩。為了語言表達的需要,有些中性詞在一定的語境里會產生褒義或貶義的感情色彩。這種色差義異變必須在特定的語境中同其他詞配合才會產生,感情色彩濃郁,語言表現力強。同樣是孫子,你這孫子咋這么孫子啊!——小品《擾民了您》這句春晚流行語中前兩個“孫子”是中性詞,后一個“孫子”摒棄了其固定的用法,發生了異變。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即做事缺少原則、不地道,后一個“孫子”臨時產生了貶義色彩,這也是語言表達的需要。這樣的異變增強了語言藝術的表達效果。

三、詞語的搭配變異

詞語一般都是按照約定俗成的規律進行搭配,形式比較穩定,但是為了表達的需要,詞語會進行超常搭配,這也是藝術語言學的主要特點。春晚流行語突破了語言理性的邏輯,遵循情感邏輯或利用語境,把不具有搭配能力的詞語進行整合,以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語言的變異性和商討性給人一種空間和能力以便仿造或創造出新的語言表達方式,這些語言或者反映社會現實,或者表達和宣泄某種情緒,往往具有勃勃的生命力,加之借助春晚這個家喻戶曉,聞名海內外的文藝舞臺,這些語言便有了更強大的感染力。”[2]春晚流行語奇特的語言形式賦予其超強感染力的語言魅力。春晚流行語中鑲嵌外語詞語的這種變異搭配特點比較突出。春晚流行語在漢語語言傳統形式的基礎上融入了像英語等外語這樣的語言因素。春晚流行語利用這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加深了觀眾的感官印象,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例如:Hello哇,飯已OK了,下來咪西吧。——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各位來賓,Ladisand鄉親們。——小品《還錢》以上的春晚流行語利用鑲嵌英語等外語因素的語言形式吸引觀眾的興趣,這種變異的語言形式,新穎獨特,生動地塑造了小品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彰顯了小品語言的幽默性,更大程度地提升了語言的表達效果。藝術語言的特點在春晚流行語的情感活動和語言變異中得到了很好的闡釋。春晚流行語的藝術語言情感狀態極富張力,它突破了人們審美慣有的準則。藝術語言遵循情感邏輯,人們為了表達對世界的情感體驗就需要對語言進行創新。藝術語言就是對語言常規的故意偏離,也就是語言的變異。這種語言變異的形式比較奇特和精辟,使春晚流行語的語言表達新穎別致、詼諧幽默,增強了春晚流行語的感染力和幽默性。

參考文獻:

[1]駱小所.藝術語言學[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2]趙峰艷.從語言順應論角度審視春晚流行語[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2011(4).

作者:才娟 呂成華 單位:綏化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