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指再植術前后的護理綜述

時間:2022-06-14 06:03:00

導語:斷指再植術前后的護理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斷指再植術前后的護理綜述

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可造成患者手指的短缺不但影響美觀,重要的是影響手的功能,易給患者造成心理壓力,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護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使這類損傷患者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從而也使手術的成功率明顯提高。通過近兩年對我院對這二十例患者的臨床觀察再植成活率較前有顯著提高,手指功能恢復良好。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收集2009年4月~2010年12月收治本院斷指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齡15~60歲,平均39.5歲。斷指類型:4指斷離5例,3指離斷10例,2指離斷20例,單指離斷15例。斷指原因:動物咬傷10例,壓砸傷8例,電鋸傷10例,交通事故傷10例,切割傷12例。斷指缺血時間最短25分鐘,最長達8小時

1.2手術方法40例行血管神經吻合并行肌腱的修復,有效的內固定,10例行自體血管移植。

2結果

斷指再植成活率92.3%。

3護理干預

3.1血液循環觀察(1)指體色澤與張力:正常時皮膚顏色紅潤,指甲粉紅,指股飽滿,當皮膚顏色蒼白,指股張力降低說明動脈危象;當皮膚顏色暗紅,發紫,并起水泡,且皮膚張力增高,說明靜脈栓塞。(2)毛細血管反應:用一細棒輕壓皮膚或甲床即變蒼白,移去按壓在1~2s內轉紅潤為正常,當毛細血管反應遲緩多為動脈危象,當毛細血管反應迅速至消失為靜脈栓塞。(3)皮膚溫度測定:再植指體皮膚溫度與臨近指皮膚溫度相等或略高或略低為正常,當皮溫較健側處下降3℃以上說明已發生血管危象。(4)指端小切口滲血觀察:當指端皮膚小切口有鮮紅色且量多的血液滲出,數分鐘后可自行停止為正常,當小切口出血少或不出血為動脈危象,小切口滲出暗紫色血液說明發生了靜脈危象,繼之會發生動脈危象。

3.2血管危象及護理

3.2.1動脈痙攣術后動脈痙攣,常因寒冷、疼痛、精神緊張、情緒低落或哭鬧及吸煙等因素誘發,多發生與術后1~3d,臨床表現為指體蒼白或呈淡灰色,指溫下降,無毛細血管充盈現象,指端小切口不出血[1]。此時應尋找引起動脈痙攣的原因,并予以清除。

若室溫低,應立即升溫;若因疼痛所致,應注射鎮靜劑;若因煩躁或小兒斷指再植術后哭鬧引起,可用鎮靜劑或人工冬眠療法。在采取上述措施同時,立即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罌粟堿或其他血管解痙藥物,一般經過20~30min動脈痙攣即可緩解,如經上述處理仍無血液循環恢復,則應懷疑動脈栓塞,準備手術探查。

3.2.2靜脈栓塞靜脈栓塞的主要原因系血管清創不徹底、血管吻合質量差或縫合皮膚過緊壓迫造成。臨床表現為指體由紅潤變為紫紅或暗紅,指溫下降,指腹張力明顯升高,毛細血管充盈現象消失,指端側方小切口放血流出暗紅色血。靜脈栓塞發生后,應根據斷指的致傷原因、離斷部位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凡單純的切割傷、電鋸傷,術后3d內發生靜脈栓塞且局部無感染,應予探查。凡絞軋性擠壓傷,局部發生感染或術后5d以上發生靜脈栓塞,可采用指端側方小切口放血滴注肝素法來保持斷指血液循環平衡,借以建立靜脈側支循環[2]。

3.3疼痛的預防與護理疼痛可使機體釋放過多損傷因子,如前列腺素、5-經色胺等,使小血管強烈收縮,易誘發血管危象[3]。護士在進行護理操作時盡盤減少疼痛刺激,術后1~3d換藥,拔除引流前30min遵醫胭給予肌內注射嬰粟堿30mg,換藥時動作輕柔并觀察患者有無疼痛感,必要時給予止痛藥物,同時分散患者注意力,以減輕疼痛。近年來止疼泵的廣泛應用也有效的減少了疼痛現象。

3.4斷指再植手功能康復與護理再植術后康復的護理極為重要及早進行功能鍛煉是患指恢復正常功能的保證[4]。早期活動的手指功能明顯優于晚期活動和不活動。早期活動原則是在不影響組織愈合的原則下對關節做輕微的被動活動并逐漸增加活動度。后期功能鍛煉以主動為主,運動強度循序漸進增加活動度。后期功能鍛煉以主動為主,運動強度循序漸進,由小關節運動逐步過渡到能完成精細動作,鍛煉時應避免暴力性動作[5]。

3.5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現代醫學模式將健康疾病現象視為一種心理社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而使人們對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提高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手指離斷傷后既影響美觀又影響手的功能,易使患者產生焦慮、恐懼心理,此時護士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做好心理護理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向患者介紹手術方式,良好的預后情況,例舉以往本院手指再植成功的實例。借以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療。

4討論

手指離斷傷后既影響美觀又影響手的功能,易使患者產生焦慮、恐懼心理,此時護士應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向患者介紹手術方式、預后情況,列舉以往本院手指再植成功的實例,借以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療。對血管危象的發生防重于治,解除一切容易產生血管危象的誘因,如寒冷、疼痛、吸煙等刺激,向患者提供溫暖、舒適的休息環境,以周到的服務、熟練的技術、耐心的解釋減輕一切不利因素,這對預防再植后血管危象的發生至關重要。同時護士應熟悉發生血管危象時的臨床表現,以便及時發現,及時向醫師報告,及時行血管探查,采取積極的補救措施也是再植后提高成活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