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及方式的轉化
時間:2022-08-22 02:50:01
導語: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及方式的轉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教學目的上來說,重點高校以及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目的上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區別。重點高校主要是為國家培養學術性人才,而高職英語教學則更加偏向應用性。不過從實際情況來說,絕大多數高職英語卻與該教學理念背道而馳,導致高職英語教學成效較低,學生英語能力薄弱等問題。結合實際情況來說,導致上述問題的原因在于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師囿于傳統教學模式,無法適應新時代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從這一點來說,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緩。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教學方式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英語素質則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一面。從這個角度來說,高職院校應當采取適當的教學計劃,著重提升學生的英語素質。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的,各高職院校均應從改善教學設施著手、調整考核制度、轉變教學理念以及方式,突破當下的教學困境。基于此,本文對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學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依托“互聯網+”的大環境,并提出了些許針對性的措施,旨在提高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針對性以及教學質量。
一、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模式單一,無法激發學生興趣。就高職院校傳統英語教學模式而言,教師所依靠的教學內容僅限于課本,而對于高職英語教學而言,僅僅教授課本之中內容難以滿足社會對于學生英語素質的要求。此外,由于課本內容大多煩瑣、枯燥,且囿于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師無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對課本知識內容予以拓展。對比初中、高中英語而言,高職英語的難度更高,且偏重于實際應用。就這一點來說,如果僅僅依靠教材內容,就導致教師的教學方式陷入固化,無法展開多層次、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大幅下降。而且,學生在經歷過高中艱苦的學習之后,其惰性會隨之增生,主要表現在自主學習能力不足,而一旦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缺乏趣味性,那么勢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在枯燥的英語課堂學習之中出現注意力分散、課堂投入度較低等問題。(二)側重考試測評,忽略綜合培養。結合我國結業現狀而言,不難發現大多數企業對于人才考核的憑證主要是關注是否通過了對應的英語等級考試而已。考慮到這一實際情況而言,大多數英語教學便將考試測評設為主要教學目標,更加偏重于對學生考試答題能力的培養,日常教學活動也多以閱讀訓練以及寫作教學為主,在對于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培養方面則缺乏足夠的關注。簡而言之,此類教學方法仍是沿用了應試教育的那一套,其最大的弊端即是導致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存在不均衡發展,可能某一方面特別優秀,另一方面又十分差,這都是為了應付考試測評所導致的結果。對于企業而言,更加熱衷于招聘具有更高綜合素質的人才,因此在教學活動之中過于側重對于考試測評的教學,無疑是與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理念相悖。而這一現象所導致的惡果,就是高職院校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在企業招聘之中優勢喪盡,處于不利地位。試想,即便高職院校如何偏向于考試測評的教學,其整體教學成果仍是不及重點高校,一旦主動放棄“應用性”這一理念與優勢,高職院校的學生又如何與各重點高校的學生競爭呢?(三)教學設施落后,教師能力不足。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活動之中,各大高校的教學設施亦隨之不斷革新換代。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之下,高職院校也隨之購入了大量的現代化教學設備。不過從實際情況來說,各高職院校均未將此類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活動之中。甚至不乏部分高職院校購入大量現代化教學設備,純粹是為了應付上級領導的檢查,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之中,此類教學設備根本未對外開放,或是缺乏維護保養的措施,導致設備損耗嚴重。由于此類教學設備不能很好地應用于英語教學活動之中,這就導致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質量堪憂。此外,大多數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已經適應了傳統教學模式,對于新的教學模式缺乏足夠的適應力,對于多媒體設備的應用也不熟練,在教學活動之中無法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優勢,導致許多教師選擇棄用多媒體設備。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個人能力的不足,也是限制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發展的一大因素。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內容及方式改善策略
結合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現狀,依托“互聯網+”的大環境,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及其方式應當做出如下轉變:(一)實現教學內容由“固化”向“適宜”的轉變。高職院校英語科目一個學期約有60學時,而高職院校英語教材內容繁多,在固定的學時內要教完完整本教材實在太過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對于部分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取舍,同時積極拓展部分課外教學內容。在進行教學內容的取舍之中,教師首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考慮這樣幾個問題: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教學內容的重要性;教學內容的學習價值。考慮到上述幾點問題,教學內容應當從“固化”向“適宜”予以轉變,做到充實、有趣、結構性完整。語言學習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就高職英語教學而言,包括詞語、語法、句型等教學內容均需建立在一定的系統框架下進行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打牢基礎,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課內外的學習均需經過精心的篩選,做到整體規劃教學。(二)重視學習深度,做到學以致用。對于高職英語教學活動而言,務必提高學習的深度,做到學以致用,不同的教學內容有著不同的學習方法。單詞短語以聽、說、讀、寫為主;語法學習要注重其規律性,做到整體化、概念化、秩序化;閱讀訓練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以及技巧;至于翻譯與寫作,則要進行系統化的訓練,從構思、起草、修改三個方面著手,在寫作之中靈活應用各方面的知識技巧,多多練習。總而言之,要注重英語學習的靈活性、趣味性、體驗性,從而現實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改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之中那種灌輸式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之中的主體性地位,讓英語切實成為學生的工具,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三)“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互聯網技術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體驗式學習提供了較為廣闊的空間,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相關App的涌現,為體驗式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舉例而言,位數不好的英語教學App與時下熱門的歐美劇集、歌曲等資源綁定,英語愛好者們可以擺脫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選擇符合自己喜好的劇集、歌曲來練習口語,提高聽力,從而切實愛上英語學習。必須肯定的是,在線學習的方式是當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方式改變的主要體現,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混合是教學是當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主要趨勢,而高職院校英語混合教學又囊括了這樣幾個方面:提供優質的網上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深化網絡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解決當下高職英語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尚有許多方法與措施,包括信息技術方面的投資,管理方式的改善等等,此類方法均值得我們予以進一步研究探討,也是未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轉變的要點。本文主要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在結合“互聯網+”時代背景之下,對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內容以及方式的改善,提出了幾點具有實踐價值的建議,希望能夠對廣大高職英語教學工作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陳泓宇.淺論“互聯網+”在高職行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6):118-119.
[2]王希峰.“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農家參謀,2019(11):261.
[3]孫宇.“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文教資料,2019(11):223-224.
[4]杜文淵.翻轉課堂及其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4):1-2.
[5]周喜歌.支架式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4):164-165.
作者:柳文娟 單位: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 上一篇:依法治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研究
- 下一篇:高等數學在經濟分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