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教育情境教學的意義建構
時間:2022-02-27 02:48:01
導語:高職英語教育情境教學的意義建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國家職業教學改革方案的提出,教學改革不斷地深入,本論文闡述了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由傳統教學方式向情境教學方式轉變的意義,以及情境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如何有效建構。提供給每位高職教師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情境教學的意義;英語情境教學的有效建構
一、引言
最新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引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促進職業院校加強專業建設,深化課程改革,增強實訓內容,提高師資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方案對職業院校及學生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需要符合時展的新要求。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伴隨一帶一路政策的推行,我們將會面對貿易和投資市場的總體開放,發展要以語言溝通為基礎,語言文化交流先行,我國的職業學院外語教育迎來了新的挑戰。在培養以“工匠”型人才為主的同時,英語教育還要結合新時期的時代特點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實施以實用性,交際性為主要內容,多種方法,多種手段相結合的英語教學方法。
二、情境教學法的來源及定義
1.情境教學的淵源。我國古代最早而又最完備的教育文獻《學記》中記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和”意思是說,教師要引導學生而不是牽著他們走,要鼓勵學生而不使他們精神受到壓抑,要啟發學生而不是代替他們求得通達。只有這樣循循善誘地引導、鼓勵、啟發,通過師生談話來創設一種問題情境使學生主動思索以獲得問題的解決。西方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也闡述了教師如何利用大自然的情境來引導愛彌兒找到回家的路。這些都是情境教學的萌芽。2.現代情境教學法的思想及創立。近現代諸多教育家曾提出情境教育的具體方法,美國著名的教育學者杜威曾提出五步教學法(即問題情境教學法)。我國著名教育學家李吉林根據保加利亞的洛扎諾夫的暗示教學原理提出了情境教學法,并創立了情境教學體系及操作體系?,F代情境教學法的創立者是英國的應用語言學家帕爾默和霍恩比于二十世紀后半葉對其發展擴充,當時霍恩比和帕爾默將情境教學法研究用到了英語的口語教學中,以語法為基礎,語法和詞匯的難易程度分層次教學,新的語言點通過有意義的情境活動達到展示和聯系。3.情境教學的定義。情境教學就其廣義來說,它是指作用于學習主體,產生一定的情感反應的客觀環境。從狹義來認識,則是指在課堂教學環境中,作用于學生而引起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
三、情境教學運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意義
縱觀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歷程,在諸多教學法中高職教師最常用的教法就是語法-翻譯法。這種教法比較刻板,學生理解起來困難,課堂氣氛較沉悶。300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情境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出相應的情境,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從具體到抽象。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學給學生的知識輸入順序。而傳統教學的一個弊端就是忽視了學生的體驗過程,違背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識規律。教學作為一種認知過程,除了智力因素還包括情感因素。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以及學生自身的表現都包含在情感因素中。情境教學中學生不僅是信息的輸入者,更成了信息的主動輸出者,在互動的過程中把原本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形象,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使原本冰冷的智力操作,變為可以引起學生興趣的火熱之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情感作用。在這種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更好得融入課堂,輕松掌握學習內容。英語能力發展的關鍵一環在于有效的輸出,即學生能通過英語流利地表達思想,熟練地與對方溝通。這就要給學生足夠的練習、展示口語的機會。情境教學可以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平臺,教師由傳統教學的主演,成為了一個平臺的搭建者,學生表現的評價者。學生由課堂上的被動學習者,成為課前為準備情境內容的主動學習者。為在這一平臺上更好地展示自我,學生會自覺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口語的練習上,教師通過評價學生的展示表現,發音的連貫準確性,語音語調與內容情感的適應性,即時回饋給學生,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情境教學對于學什么,如何學,教什么,如何教及如何用的分離提出挑戰。許多研究表明:把知行分開是錯誤的,知識總是要適應于它所應用的環境、目的和任務。為了使學生學習和保持并能應用其所學知識,我們必須使知識在自然環境中學習并使用。語言知識應該是所學知識整體的一部分,情境有利于意義的構建并促進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語言體驗的連接。因此情境既是促使語言學習動機的外部條件,也是話語生產的關鍵因素。情境可以幫助聽者理解說話者的話語,也可以引發說話者恰當地生成話語。語言離開了賴以生存的情境,便只是一串被任意宰割和切分的符號而已。
四、高職英語情境教學創設的有效建構
英語情境教學的開展應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它注重理解和體現學生在知識、智力、情感、個性等方面的要求,在注重學生興趣和需求的前提下進行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創造良好的物質情境和心理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職業學院學生的特點,教師要進行一堂有效的情境教學,課堂應該從三個方面進行創設:1.課堂前的準備階段,通過相關故事片斷、實物演示、圖畫再現、音樂渲染、表演體會、語言描繪等手段設計有效的情境代入;2.課堂中的情境實踐場的設計,在實踐場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所教內容來優化環境,通過運用情境縮短學生的心理距離,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積極對知識進行建構。還可以通過拓寬情境,促進學生智能及心理品質的全面發展;3.情境課堂后的評價。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環節,進行有效的準備與操控。以下對這幾方面進行詳細論述。1.情境創設開始的教師有效帶入原則。葉圣陶曾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它闡述了入境的必要性。教師應該更好地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根據課程內容,教師把學生的思維有效地吸引到本課所學內容的情境之中。以《新實用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二單元“SportsandGames”為例。教師在導入環節可以使用真實的體育用品,讓學生親身感受觸摸,讓學生用英語描述不同球的特點、性質及作用??梢允褂枚嗝襟w投影,展示不同的體育場地,把學生帶入體育的世界。課堂開始的帶入環節尤其注意帶入內容要與時下的熱點人物與事件聯系??梢宰寣W生看一段當時正在進行的體育賽事,可以與學生討論一下體育明星,或講述一下體育明星的故事。把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很好地融入本課的情境。2.情境創設中的靈活性與多樣性。情境教學不僅為教師開辟了一條嶄新的路,更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美麗的窗。情境教學的核心環節就是“實踐場”,“實踐場”是指為了達到一種學習目標而設置、創設的功能性情境和環境。實踐場的創設是為了給學習者提供達到學習目標的背景與支撐,以促進學習遷移的產生。在情境教學過程中,一切知識都要由學生自己獲得,或者由他們重新發現,至少由他們重建,而不是簡單地傳授給他們。情境教學的具體過程就是教師對教學過程重新創設的實踐場。教師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不應拘泥于使用一種方法,可以通過講故事,播放視頻,場地還原,角色扮演等多種方法創設情境,進行情境教學。以《新實用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五單元“goingshopping”為例,根據Nancy、Beysy、Waitress之間的對話,可以讓學生課前分組結對,結對學生在課前練習,課上在教師創設好的購物情境中讓學生展示對話,并且評比出最優秀的對話,給學生以獎勵,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語言的效率,還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分組的學生創設情景劇,以課本的對話為依據,讓學生間展開購物表演,最后由老師總結,評比出分數。有效情境建構的關鍵就是情境這個實踐場的還原與創設,教師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出可以吸引學生的情境是很重要的。3.情境教學后的有效評價。美國著名教育評價專家斯塔弗•爾比姆曾經提出:“評價最重要的不是在證明而是在改進”。我國學者陳玉琨從本質上闡釋了“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活動,是對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程度的判斷”。高職英語教學情境教學后的評價環節是有效地情境教學的重要步驟。這里涉及的評價不僅是對老師課堂情況的評價,更是教師對學生表現的評價。對高職學生的評價應與課堂情境的多元設置相對應,由于高職學生的特點,對學生的評價也應做新的思考。傳統的評價方法如考試,側重于考察學生的書本知識,確切地說,是考察學生能夠記憶老師所教知識的數量的多少,很少關注學生的能力,個體思維品質、情感、體驗、價值觀。此外,傳統評價的另一大問題是過分注重評價結果,將學生分成不同等級,嚴重地傷害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千差萬別的學生按照統一的外在標準評價和塑造自己。對高職學生的課后評價,可以主要使用表現性評價法。表現性評價就是讓學生通過真實或模擬完成實際任務來表現知識和技能成就的評價。表現性評價法采用定性評價對學生課堂表現進行評價的方法,考核的重點是學生的組織、溝通、應變能力。在英語語言方面應該有更細致的評價標準,主要從英語口語方面評價??梢詮陌l音是否清晰,發音是否準確,具體的發音問題等方面列出表格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應注意以鼓勵為主,不管學生表現的差異好壞,教師都應注意自身的語言、語氣使用。多鼓勵學生,由于高職學生的基礎較差,教師應該有更多的耐心去指導學生。4.注重情境教學中學生的合作學習。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社會經驗知識——語言、價值、規則、道德和符號系統只能在與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習得。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通過人際交往相互作用形成了共同的理解和認識。合作學習的形成為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機會,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提高認識層次,促進認知的發展。由于高職學生的特點,學生的自學能力差,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通過情境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其他同學。學生們通過討論、爭辯、表述及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彼此學習,在互動中暴露英語語言的問題,從而促進英語語言的學習。在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不斷思考,尊重學生,使他們敢于、樂于參與互動。鼓勵學生大膽創造和想象,充當“未知者”與學生一起學習,加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感體驗,增強合作學習的效能感。5.注重鞏固基礎知識,貫穿于情境教學中。由于高職院校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因此在進行情境英語教學的同時不應忘記插入語法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語法知識。一位著名的語言學家曾說:“Thegrammarshouldbelearnedfromlanguage,notthelanguagebelearnedfromthegrammar.”語法應該從語言中學習,而不是語言從語法中學習。但是當今英語教學大多采用教師直接教授法,讓學生做大量的題,硬背硬記語法,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以21世紀高職高專精品教材《新實用英語視聽說教程》為例,unit1里GettinglostandAskingtheWay,中Tom說Howlonghaveyoubeenwaiting?當學生在情境對話中交流到這里時,老師應該講解Howlonghaveyoubeenwaiting?這句話是怎樣把完成時態體現出來的,讓學生體會英語中“已經”這兩個詞是怎么表達出來的。不管傳統教學法有何弊端,對于關鍵知識點教師還是應該給學生進行相應的講解,幫助學生建設堅實的基礎知識,而后通過情境教學鞏固、拓展學生從聽、說、讀、寫到創造性思維,邏輯推演由低到高的能力的發展。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改革浪潮的興起,國家對于職業教育改革方案的提出,職業教育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要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高職英語的教學必須隨之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市場及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境教學不是新興的教學模式,但是它可以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如任務型教學,翻轉課堂等教學形式,使情境教學更具有創新性,課堂內容更豐富。通過外顯的教學活動形式,營造一種學習氛圍,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參與對所學知識的探索、發現和認識過程。教學情境的創設貫穿于課堂教學,使得課堂內容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更有利于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發展。
【參考資料】
[1]李吉林.從情境教學到情境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1994.
[2]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譚云杰.英語方法論[M].中國大學出版社,2002.
[4]金躍芳.英語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M].杭州出版社,2015.
[5]路景菊.大學英語情境教學研究[M].吉林大學出版社,2013.
[6]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7]靳玉樂.合作學習[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李曉丹 單位:山西潞安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困難與策略
- 下一篇:農牧區小學英語教育現狀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