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導向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分析
時間:2022-11-02 03:43:46
導語:職業導向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職業化為導向開展的高職英語教學,重視人才綜合素養的培養,既培養學生專業知識教育,更培養學生職業素養,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崗位工作中,符合高職院校教育戰略目標,增強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水平。因此,在高職英語學科教學中,應重視職業化的融入,以此為契機,推進高職院校英語教育革新。該文著重分析高職英語教學問題,論述職業導向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價值,提出職業導向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職業導向;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高職英語教學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中的一門以培養學生英語綜合素養、增強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為導向的課程教育形式。高職英語教育目標是在培養學生聽能力、說能力、讀能力、寫能力、譯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社會化能力,為學生今后發展奠定基礎。新時代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革新重視職業教育為導向,推進教育手法、模式的轉變、更新,實現高職英語與職業化發展融合,促進學生職業化能力的培養。因此,研究職業導向下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革新意義非凡,既是高職院校英語學科創新發展的需要,也是高職院校辦學質量提升的需要。
1高職英語教學問題
1.1教育思想革新不徹底。觀念支配行動,針對高職英語教學而言,教學觀念的轉變,即是英語教學形式的轉變,以教育觀念推進高職英語整個教學模式的轉變,包含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方面。在素質教育下,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這一思想理念已經貫徹到教師思想意識中,一些教師在以往教學模式上進行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的轉變,并且取得較為良好的英語語言教育成效。但其中也包含部分教師因思想意識認知不足,影響到高職英語教學成效的開展,使高職英語教學的革新還是停留在應試教育層面上。從教育層面來看,高職英語應試教育模式雖然能夠促進學生學習上取得進步,但在學生素養、情感、思維培養方面存在問題,不利于學生職業化能力的培養[1]。由此可見,高職英語思想理念革新不足,進一步影響到高職英語與職業化教育的銜接,影響到學生未來就業趨勢。1.2英語教材職業導向不夠。英語教材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起到引領教育效度,從教育層面而言,英語教材是什么樣的,決定了英語教學形式的開展模式。職業導向下,高職英語教材還是停留在傳統模式中,將全部教學重心投入到英語知識和技能傳授方面,并沒有根據學生職業化發展融入過多的英語職業化內容,導致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效果不突出,影響到高職英語教育效度。與此同時,高職英語教材更新度不足,并沒有立足于高職英語專業學生未來崗位發展形勢,融入相關的崗位教材內容。導致英語教學不能完成現代化建設,學生獲得的語言知識無法滿足職業發展。這一教材編排形式,因職業導向不足,影響到英語教育效度的提升,不利于學生英語職業素養的培養。
2職業導向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價值
2.1激發學生英語語言學習興趣。職業導向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將高職英語課程知識中融入職業教育內容,豐富高職英語教育形式,改變單一化的知識教育形式,增強學生參與熱情,以此激發學生英語語言學習興趣。在高職英語職業化教育中,教師在學生聽能力、說能力、讀能力、寫能力、譯能力訓練中,將職業化內容分別融入其中,增強聽能力、說能力、讀能力、寫能力、譯能力訓練積極性,營造耳目一新的教育氛圍,使學生在學習到專業知識中,知曉崗位工作形式,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提升學生綜合能力[3]。2.2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語言教學作為一門外語課程知識,語言類課程的學習,不僅要學習其語言知識,更要學習語言知識背后的文化知識,諸如政治知識、經濟知識等,開闊學生知識視野,有助于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以職業化為導向開展的高職英語教學形式,理應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跨文化交際平臺,使學生通過交流,更好地知曉語言知識背后的文化信息要素,以此為學生今后發展、語言交際、就業奠定基礎[2]。還應加強對中西文化的對比,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跨文化交際技能,以便于在未來工作中完成簡單交際和表達。而跨文化交際型人才,也是英語崗位工作需要的人才,彰顯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3職業導向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3.1重構教學目標。職業導向下,高職英語教學革新,應重新設置英語教學目標,以教學目標為基礎,推進高職英語職業化教學的實施,促進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高職英語職業化教學的開展,應以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為導向,使英語教學服務于崗位工作模式,培養學生英語職業素養。首先,高職英語教學應深入理解革新的方向,是以職業化為革新指引,意識到職業化英語教學的價值,推進自身教育觀念的轉變,促進教學目標的明確。其次,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的設計,以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作為方向,以高職英語教學為載體,融入跨文化交際內容,將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向國際化教育方向發展,實現高職英語教學與國際化英語教學銜接,提升高職英語教學層次,進而提升高職英語辦學效度。最后,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的設立,應以學生聽能力、說能力、讀能力、寫能力、譯能力為基礎,為專業化、職業化培養為導向,促進英語評價體系的構建,以職業能力為重要考核標準,了解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現狀的同時,掌握學生能力缺陷,以作出教學調整,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3.2職業化教材的完善。職業導向下,高職英語教材內容的選取與完善,應向職業化方向轉變,推進英語教材的革新,培養學生職業化能力。首先,高職英語教材內容完善,以職業化發展為導向,立足于學生實際學習需要,促進教材內容的選取。例如,根據學生英語實際學習需要,諸如興趣愛好、知識接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要素,融入相關職業發展方向的知識內容,推進高職英語教材內容與職業化內容的融合。其次,高職英語教材內容的完善,應在以往高職教材內容基礎上,融入崗位、職業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專業化基礎能力,促進學生職業化素養的培養。最后,高職英語教材內容應立足于社會發展需要,高職開展相關的實踐調查活動,收集信息資源,將整合的信息資源進行分析,將針對性、精準化的內容融入其中,使學生學習內容與崗位工作內容相適應,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高職英語教材內容的完善,能夠推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增強英語教學活動開展水平[4]。3.3教學方式的創新。高職英語教學在職業導向下,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夠推進高職英語教學與職業化教育的融合模式。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以教學方法的創新,推進英語教學與職業化教育的融合,彰顯高職英語職業化教育效度。教學方法的革新,需要在傳統灌輸式教學基礎上,融入職業教育形式,營造良好的職業教育氛圍,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在新課程理念下,高職英語教學方式的創新,需要多采取體驗式、實踐式、探究式教學方法的融入,為學生提供語言交流平臺,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學方法可以采取案例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等,加強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而彰顯高職英語育人教育效度。例如,在英語教學中,借助情境教學方法,根據書本知識內容,創設崗位工作情境,融入探究性、思考性教學方法,以議題為導向,引領學生在崗位工作中運用英語知識,加強英語語言的訓練,提升學生聽能力、說能力、讀能力、寫能力、譯能力,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5]??傊诟呗氂⒄Z教學方法創新中,應多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融合運用到其中,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帶動學生情感,引領學生深入分析英語教材內容,掌握英語課程知識內涵。3.4開展網絡英語職業化教育板塊。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網絡教育平臺的構建,需要不斷地完善,融入新的板塊知識內容,達到高職英語職業化教育效度。首先,在互聯網教育平臺中,構建英語職業化教育板塊,融入職業化教育內容,開展線上與線下職業化教育活動,以職業教育為導向,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6]。構建網絡英語職業化教育板塊,為學生開展網絡化課程教育形式,符合學生自主學習需要,學生借助互聯網教育隨時隨地獲取職業化知識內容,并通過線上線下的相互配合,實現對知識的預設和鞏固,滿足自身個性化、多元化學習需要[7]。其次,加強網絡英語職業化教育情境的開展,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借助虛擬技術,在互聯網環境中創設真實崗位情境,讓學生根據自身學習需要,融入虛擬情境中,實現自身崗位語言訓練模式,增強自身崗位用語的強化。最后,加強交流、指引板塊的構建,學生在互聯網平臺中學習,會受到自身知識體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制約,影響到自身語言學習效度。因此,構建交流板塊,由專業化、職業化強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在線為學生解答疑惑,拉近學生與知識和文化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性英語學習[8]。3.5加強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高職英語教學在職業導向下,需要為學生開展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活動,推進英語理論與實踐的融合,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平臺,促進學生將所學運用到實踐中,在實踐中感悟英語知識,以此靈活的運用英語語言知識。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開展多元化實踐教學活動是必要的[9]。首先,立足于網絡教育平臺,開展線上理論教學與線上實踐教學活動。借助線上微課教育,引領學生獲取知識,在線下為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提供崗位交流平臺,引領學生進行實踐。其次,立足于校園文體活動,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例如,根據英語教學形式,定期開展國外電影展示活動,引領學生觀賞、評價,為學生職業化發展奠定基礎[10]。最后,依托于校企合作,為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平臺,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積累崗位專業名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可為學生崗位實踐提供機會,使學生在正式工作場景中了解跨文化交際,完成對英語知識的合理應用,達到崗位技能的切實提升。
4結語
高職英語教學在職業導向下,教學目標既要培養學生聽能力、說能力、讀能力、寫能力、譯能力,更要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使學生綜合性發展,增強學生社會適應性,為學生今后畢業生活、工作奠定基礎。因此,職業導向下,高職英語教學革新,需要從重構教學目標、完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開展網絡英語職業化教育板塊、加強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5個維度進行,提升高職英語職業化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萬眾磊,萬珍妮.基于“對分課堂”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應用實踐———以江西泰豪動漫職業學院為例[J].智庫時代,2019(46):128-129.
[2]俞小麗.有的放矢,提高效率———略談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112-113.
[3]周麗麗.淺談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程改革———以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為例[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10):177-179.
[4]顧艷.基于職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0):28-29.
[5]顏碧宇.基于產出導向法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以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10):53-57.
[6]莫玉玲.以職業能力需求為導向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以Reading的設計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4):20-21.
[7]呂鳳華,田葆青,劉曉寧,等.高職英語“基礎+應用+職業”能力導向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2):129-130.
[8]韓永麗.職業導向下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策略及意義[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4):185-187.
[9]張曉春.職業導向下的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21):103-104.
[10]佘林子.職業導向下的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改革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158-159.
作者:王瓊 單位:昭通衛生職業學院
- 上一篇: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探討
- 下一篇:藝術檔案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