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培養論文
時間:2022-10-15 10:52:00
導語: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堅持為少數民族培養人才服務,為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是民族院校的辦學方向,決定了民族院校要堅持以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為中心。培養少數民族人才,不是單純的傳授專業知識,重要的是培養一批政治素質高的少數民族專門人才。筆者著重從民族院校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角度提出幾點思考。
大學生黨員是高校黨員隊伍中最具生機與活力的群體,是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加強學生黨員隊伍的建設,是事關黨的執政基礎和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前途命運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發展和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意義更加重大。這些黨員將成為解決民族問題、繁榮民族經濟、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促進整個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的中堅力量。
然而在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實際操作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民族院校的少數民族學生大部分來自教育基礎薄弱的老少邊窮地區,和其他學生相比,普遍表現出對黨的歷史和理論知識了解不多,入黨愿望不強烈,學習基礎差,學習成績不是太理想。這部分學生所具備的條件與普通院校發展大學生黨員的標準有一定差距,限制了民族院校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數量。因此,筆者認為民族院校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應從實際考慮,調整考察角度,創新培養思路,爭取培養和發展更多能為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服務的,具有較高政治素質的優秀大學生。
一、采取“五早”措施以解決黨員發展流程過長的問題
考慮到大學生流動性大、學程短,按現有黨員發展的流程,一年級培養,二年級確定積極分子,三年級發展,四年級轉正,導致大學生黨員隊伍發展緩慢,組織生活因正式黨員的流動性大而不能堅持,支部存在周期短,工作積淀不夠。到了四年級,競爭壓力大、就業難也增加了支部對黨員教育和管理的難度。因此,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發展,既要保證質量,又要確保數量,要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大膽創新,積極培養,真正做到“五早”,即早啟蒙、早教育、早選苗、早培養、早發展。
二、對不同層次的培養對象確定恰當的考核目標,以提高培養考察的實效性
少數民族大學生由于高中階段受教育的局限性決定了發展少數民族黨員前培養的重要性。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是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關鍵,對預備黨員進行繼續培養是提高黨員素質的重要保證,對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正式黨員應確定不同的任務目標進行考察、培養。培養工作不僅要提高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政治理論水平,還要在學習、科研、社會兼職和社會實踐中考察其表現。黨支部具體要做到指定聯系人,責任到人,根據實際,有意識地將一些社會工作和任務交給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去完成。可讓黨員同學在各級學生組織中擔任干部,或讓高年級黨員擔任低年級的班主任助理,使他們成為各項工作中可依賴的骨干力量。要讓黨員承擔一些實際工作任務,讓他們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給他們活動的空間和平臺,使他們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在具體的工作中,一定要作好三個結合:把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把理論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把組織教育和自我教育結合起來。
三、針對不同學習階段分層培養教育,形成入黨前、入黨中、入黨后的全程教育體系
一些學生入黨后,往往還會在思想上出現反復,對黨員的責任和義務,還不能自覺去履行,對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還缺乏主動性,要在思想上完全成熟,須有一個長期鍛煉的過程。所以要建立學生黨員教育的長效機制,不同的學習階段應圍繞理想信念的主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方式,如低年級學生通過入學教育、迎新活動等各種形式,結合由高中生到大學生角色轉變定位,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時事政策教育、介紹組織設置、入黨程序等,以幫助新生樹立遠大理想,鼓勵新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逐步建立數量較多、素質較高的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引導他們認真學習黨的相關知識,遞交入黨申請書;針對二、三年級學生進入專業學習階段,結合專業學習對他們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政策教育學生,使各族青年學生牢固樹立擁護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各民族之間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思想和風氣。要大力宣傳維護邊疆穩定、維護祖國統一的重大意義,激發他們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針對四年級學生開展畢業生黨員再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鼓勵少數民族大學生服務少數民族、服務少數民族地區,在畢業生中起到正確的擇業觀念的引導等。四、動態考核少數民族大學生待發展黨員的學習成績
發展大學生黨員對成績要求應該是首位的,但是少數民族大學生大多數學習基礎差,進入大學后和其他學生相比,學習不理想,成為發展黨員時的瓶頸。我們在實際操作中,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動態考核學習成績。入學時,就要對入黨要求強烈的學生黨員給予“特殊照顧”,不僅有專人負責思想教育、理論提高,更重要是在學習上給與幫助,幫助他們適應大學學習,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支部考核也要從他們學習態度是否端正,學習成績是否穩步提高的角度去考核,不能簡單地以是否及格,是否評上獎學金的角度去考核。
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成長而言,爭取加入黨組織的過程就是一個深刻的思想教育過程。入黨前較為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教育,能使入黨積極分子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端正入黨動機;入黨中的嚴格程序和儀式能使入黨積極分子充分體驗這一時刻的莊嚴和神圣,從而促進其思想得到升華;入黨后嚴格的組織生活和黨的優良作風的熏陶能使他們更加堅定對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成為具有崇高共產主義理想、堅定社會主義信念、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愿意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長期艱苦奮斗的真正的共產黨員。
在新世紀,積極吸收優秀少數民族大學生入黨,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培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增強黨的群眾基礎,不斷提高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的重大舉措。同志指出:“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我們的民族就是這樣的民族,我們的黨就是這樣的黨。”
探索和構建具有時效性、針對性的大學生黨員發展教育管理的全程化模式,建立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培養教育的有效機制,是時代的需要,是我們實現辦讓人民滿意的現代化大學的需要。在大學生黨員發展中,從入學教育到畢業教育,教育覆蓋要做到全程化。要將組織發展準備工作前移,主動出擊,發現好苗子,培養實現早期化。對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正式黨員要確定不同的目標進行考查培養,使管理實現層次化。由此使黨員的發展、教育和管理實現“三個領域”的覆蓋,即:從入學到畢業,覆蓋學生在校的全部時間;從學習到生活,覆蓋學生成長的各個方面;從一年級到四年級,覆蓋學生的各個層次。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保證形成大學生黨員“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發展一個,帶動一片”的局面。
- 上一篇:衛生局科學發展觀活動分析檢查階段總結
- 下一篇:衛生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