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大數據下社會哲學的理論研究
時間:2022-09-14 03:18:26
導語:網絡大數據下社會哲學的理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人類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一系列改變的同時,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方式也產生了深刻影響。基于此文章從社會哲學的定義以及大數據的應用和價值出發(fā),從大數據的視角,對社會哲學的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社會哲學;理論研究
1引言
國外的社會哲學界,早已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了大數據技術革命對社會哲學的影響,但在國內的社會哲學界,大數據還未能引起各位專家學者的重視,基于此筆者從網絡大數據的角度出發(fā),對社會哲學的理論進行研究,期望能夠給研究者們帶來一些參考和指導。
2社會哲學的定義
由于社會哲學的復雜性,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都沒能對社會哲學下一個準確的定義,故而筆者在這里探討的社會哲學的定義,其實質上是社會哲學研究什么以及怎樣研究的問題,只有弄明白該學科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方法,才能真正的取得研究成果。總的來說,目前眾多的專家學者都同意將社會哲學納入哲學的范疇,即用哲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社會問題,當然這是一個系統(tǒng)的概念,倘若要細說,各個學派的專家學者的觀點又有所差異,其中有三種觀點最為突出:第一種觀點認為所有有關社會領域的研究都能被稱之為社會哲學,例如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于歷史唯物主義方面的研究就屬于社會哲學的范疇,換句話說他們將社會哲學看作是哲學的一個分支;第二種觀點認為,社會哲學是哲學和社會學的分水嶺,比傳統(tǒng)意義上的哲學要低一個層次,還是拿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舉例,持有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里的歷史唯物主義并不能簡單的等同于社會哲學,他們認為社會哲學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子集”,歷史唯物主義則是社會哲學的進一步應用和拓展,與社會哲學相比,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對象和范圍更為廣泛,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更多;第三種觀點認為歷史哲學會隨著時代的不同,而改變研究對象。保留這種觀點的專家和學者指出,社會哲學是在社會變革和轉型的過程中產生的,因而社會哲學可以理解為社會變革和轉型的理論基礎,同時社會變革和轉型又可以理解為社會結構的變遷,換言之,現(xiàn)代社會哲學研究的對象就是社會結構的變化,也正是因為近代中國社會結構的不斷變化,為社會哲學研究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機。除了以上三種較為大眾的觀點之外,還有一些較為小眾的觀點,有些學者認為社會哲學主要是研究社會科學中的某些哲學問題,而另一些學者則認為社會哲學應當是一個包含經濟、政治以及文化哲學在類的能夠從不同層次區(qū)分的“學科群”。鑒于筆者學識有限,無法一一對其進行研究,因而筆者選取專家學者普遍認可的觀點即社會哲學是哲學的分支,從大數據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
3大數據的應用及價值
與其他新技術一樣,大數據一面向市場就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和追捧,給社會帶來了巨大改變,通訊行業(yè)是最早運用大數據的行業(yè)之一,是大數據應用的“領頭者”,緊隨其后的是電子商務行業(yè),其借助大數據,實現(xiàn)了經濟快速增長的目標,同時在教育行業(yè),大數據給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帶來了沖擊,線上學習如火如荼。就連政府部門也利用大數據建立了電子政府構建了多層次和全方位的服務體系。總的來說,目前世界各個國家,都在試圖利用大數據實現(xiàn)國家產業(yè)轉型和升級,并以此制定相關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然而與大數據運用得方興未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們的大數據意識還沒有樹立,對大數據的價值也沒有進行深入思考,雖然人們在運用大數據的過程中,對大數據的價值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實現(xiàn)了其基本價值,但最終能否將大數據的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化,仍然是我們要綜合考慮的問題之一,態(tài)度決定方法,倘若我們對大數據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且能夠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式對待它,其也將必然會給予我們更多。
4大數據視角下的哲學研究
馬克思認為機器是剝削剩余勞動的主要手段,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資本同工人的對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機器的發(fā)展。但同時馬克思也承認事物具有兩面性特征,雖然機器的發(fā)展拉大了貧富差距,使得富人更富,窮人更窮,但另一方面也減少了人類的勞動力,提高勞動效率。因而我們在大數據的視角下,也要辯證分析大數據給社會哲學研究帶來的優(yōu)勢及劣勢,以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為指導、歷史、系統(tǒng)、辯證去看待大數據時代的社會哲學。大數據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社會,在未來,隨著人工技術的進一步突破和發(fā)展,電腦終有一日會代替人腦,產生自主意識,也就意味著僅僅依靠傳統(tǒng)的社會哲學理論無法對社會的發(fā)展進行預測,這時大數據的優(yōu)勢就顯現(xiàn)出來,大數據會讓你仿佛置身于具體的情境之中,在進行細致的觀察上進行邏輯判斷,從而用哲學思想對社會進行研究,而不是原來的僅僅依靠大致觀察和大致判斷來認識社會及世界。也就是說大數據對社會哲學理論研究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這兩個方面。數據技術和量化方法作為社會哲學研究的兩種基本方法,借助數據技術和量化研究方法能夠使得社會哲學研究向科學化和精確化方向發(fā)展,但在大數據真正出現(xiàn)和得到發(fā)展之前大家都過于重視量化方法,卻忽略了數據技術的方法,隨著大數據概念的提出和發(fā)展,人們開始重視到數據技術的重要性,雖然有些學者擔心數據解讀過度,但大數據的深入分析和挖掘以及預測功能使得社會哲學的思維走向了整體思維,為社會研究的方法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不僅僅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一種指導思想,倘若能夠應用得當,對實踐給予指導,就能夠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解放人類社會生產力,推動物質文明,促進人類的主體意識覺醒,進一步建設精神文明。同時在大數據的影響下,人們會形成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構建一種全新的社會關系,能夠進一步推動社會文明,有利于我國從工業(yè)經濟向生態(tài)經濟轉變,實現(xiàn)生態(tài)文明。
5結語
總的來說,大數據推動了社會哲學研究的發(fā)展,但同時大數據也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運用不當則會害人害己。因而我們在看到大數據給社會學研究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它在道德、法律方面存在的問題,在進行社會哲學研究時要在大數據的視角下學會用新的眼光和角度合理合法的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研究,掌握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推動社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汪業(yè)周,張瑜.哲學社會科學視閾下大數據的若干基本問題[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1):1-7.
[2]肖宏,張義川,伍軍紅,等.從文獻大數據看近十年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發(fā)展狀況(2006—2015)[J].中國社會科學評價,2017(1):90-124.
[3]黃欣榮.大數據哲學研究的背景、現(xiàn)狀與路徑[J].社會科學文摘,2016(1):96-102.
作者:鮑嘉琪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 上一篇:公路工程設計招標探討
- 下一篇:戶外重組竹生產技術及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