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經濟管理成本控制論文

時間:2022-10-26 08:31:31

導語:建筑經濟管理成本控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經濟管理成本控制論文

摘要: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最終的目的是在進行社會資本生產的同時,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對于一個企業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對于成本的控制。在任何工程項目的實施前,企業都會對該項目所會消耗的各項生產建設資料的成本進行規劃統計,在能夠保證優質、高效、安全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的投入。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如何對成本的控制進行創新已經成為了建筑行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將對成本控制的創新進行論述,然后提出一些對企業成本控制創新有益的建議。

關鍵詞:建筑經濟管理成本控制;創新思考

一、成本控制的現狀以及面臨的問題

(一)思想故步自封,缺少創新意識。雖然我國的建筑行業發展較為迅速,但是對于企業建筑成本的控制觀念還沒能跟上建筑行業發展的步伐,在我國的大多數建筑企業中對于建筑成本的控制還僅僅停留在過去的對人工、材料、機械、管理費用以及納稅上。這些在建筑工程項目中雖然代表了大部分的建筑成本,但是在具體的建筑施工中施工項目可能會進行具體的調整產生一些額外的資金投入,并且對項目的前期策劃以及施工中的驗收費用都沒有算在成本之中,這就使得成本的控制程度不夠高。(二)對于成本控制的概念認識度不高。在現如今的大多數企業中,無論是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還是基層工作者對于企業的成本控制概念都沒有一個清晰地認識,大多數人都認為其實管理部門所屬的工作范疇,與自己無關。在進行具體的項目實施中這種對于成本控制概念的不清晰,會導致非管理部門的人員進行項目施工時對于成本的無計劃,無限度的使用忽略成本的存在,最終導致公司的利益嚴重受損。(三)考核制度不健全。在進行具體的施工前,對于施工項目的所有成本進行測算是每個企業都會進行的必要性工作。在測算之后企業內部應該對于結果進行考核,檢測其是否準確全面。但是因為施工項目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問題特別多,所以企業對于這種情況很難制定一個健全有效的考核制度對其進行考核。除此之外在有些企業中對于考核的指標規定并不明確,最終導致考核制度的不了了之。(四)前期制定的目標成本管理不合理。在目前的建筑行業中,對于施工項目的初期成本管理上大多數都是參照其他相似的項目成本進行成本的設置和管理。在這種情況中企業未能根據自身企業情況和項目的具體情況設置符合自身的成本管理體制,照搬他人,所帶來的效果是非常小的,可能還會因為一些沒能考慮到的情況對本身的項目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另一方面,在一個項目落地前,因為其進入了未知的市場環境,所以對于市場中的資源和其他的條件都不了解很難制定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機制。(五)對于施工隊伍的考察重視度不足、談判細節不夠。深入在建筑企業中,下屬的建筑工程隊伍有很多,對于每一個施工隊伍的資質的優劣不能做到全方位的了解,尤其是因為項目的因素而進入不同的市場環境中,進行具體的施工建設需要選擇合適的施工隊伍。首選就是當地的施工隊伍,但是對于施工隊伍的質量一定要慎重。在現實中許多的建筑企業在和當地的施工隊伍進行合作時,大多數的企業對于與其合作的施工隊伍并沒有進行深入的考察和考驗,對于施工隊伍的各項能力完全是流于表面。還有就是對于那些已經有過合作的隊伍再次進行合作時,有些企業對于各種的合同并沒有認真對待,只是在付款額,結算方式等大的要求進行規定,對于具體施工中所會出現的細節問題并未做細致的商談,在后續施工中出現問題后,糾紛不斷,對于施工進度和施工成本的增加是不可預計的。

二、建筑經濟中成本控制的創新思考

(一)健全成本控制的基本工作。在企業的運轉中任何工作都不能單獨進行,企業的成本控制也是如此。在進行行建筑的成本控制工作時亦是如此,此項工作需要多部門的協同努力才能夠完成。進行成本控制需要多部門所統計的信息作為基礎,沒有這些基礎數據,成本控制工作將很難展開。因此企業必須對所需要的材料支出和人力投入都進行細致的統計和匯總,使成本控制的原始數據更加準確與全面,然后進行科學的成本定額。(二)成本控制與戰略分析結合。企業所實行的各項管理措施都是為了能夠企業的戰略目標,所以在進行成本控制工作是要時刻將戰略目標納入到成本管理中來,結合實際的戰略目標隨時調整成本控制額度。(三)完善成本控制體系。想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需要從建筑項目的設計與實際施工中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將整個施工過程中所消耗的成本與實際所能獲得的收益相結合,對于建筑成本的控制給出最合理的方案,尤其是在項目設計階段所消耗的成本的統計是極為重要的,這一階段的成本控制極為重要。(四)建立成本控制考核體系以及加強施工隊伍考察。任何一個好的體系想要長久良好發展,在其具體執行過程中就必須要進行考核與評價。在建筑行業中,通過對已經完成的成本控制工作進行考核,判斷其具體執行可行性以及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分析,進一步加強完善成本控制的準確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對于施工所選擇的合作隊伍一定要加強考察工作的深入力度,對于其具體的作業能力有一個詳細地了解,判斷其是否能夠勝任工作,以免在后期造成不必要的糾紛與損失。

作者:章為溥 單位:鴻廈建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朱淑軍.建筑企業經濟管理戰略初探[J].中國集體經濟,2015,46(12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