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服務業發展狀況分析

時間:2022-06-18 03:12:23

導語:新型城鎮化服務業發展狀況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型城鎮化服務業發展狀況分析

【摘要】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服務業逐漸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文章對1990-2014年兵團及十四個師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服務業發展狀況進行時間和空間上的分析,研究發現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兵團服務業發展水平偏低,但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這與兵團以農業為主,產業在逐漸轉型有關。

【關鍵詞】兵團;新型城鎮化;服務業

2016年兩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服務業開始逐漸成為第一大產業,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加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服務業消費開始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而兵團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1990年至2015年提高不到10.0%,漲幅較小,在全國副省級城市及直轄市中并不處于領先方陣,要加快發展兵團服務業,必須了解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服務業發展狀況,提高服務業在在兵團經濟中的比重,促進兵團經濟全面協調發展,因此研究兵團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服務業發展狀況就顯得愈發重要。

一、服務業含義

在我國國民經濟實際工作中,服務業定義為除農業、工業之外的其它所有產業部門。本文參考國內外學者的服務業分類標準,與兵團實際相結合將服務業分為兩類,即傳統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傳統服務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它服務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第三產業的其他行業則全部劃分為現代服務業的范疇之中。

二、兵團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服務業時間發展狀況分析

1、兵團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服務業總體增長狀況。文章將服務業增加值界定為連續兩年服務業產值的差,本文用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來描述服務業的發展狀況,如圖1所示。圖1服務業總體增長狀況從圖1可以看出,1990-2002年的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低,增長緩慢,均處于10.00%以下,2003年之后增長迅速,高達30%以上,原因是2003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起步年,也是實現"十五"計劃的關鍵年,兵團各級按照兵團黨委五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兵團經濟工作表彰大會的部署,圍繞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國民經濟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2、兵團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服務業就業狀況。服務業發展水平還可以用就業人數來衡量,為了清晰得看出兵團就業人員的增長狀況,將第一、二產業、服務業1990-2014年就業人員比重繪制在一張圖中,如圖2所示。圖2服務業就業狀況從圖2可以看出,服務業就業人數比重隨時間不斷增長,說明兵團就業人口逐步從以務農轉變為從事服務業,服務業就業人員比重從1990年18.29%提高至2014年41.03%,25年間增加了2倍多,伴隨著城鎮化發展,服務業就業狀況穩中有升。

三、兵團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服務業空間發展狀況分析

1、兵團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各師服務業競爭性分析。本文采用區位商來反映兵團十四個師服務業發展競爭程度。區位商也稱為地方專業化指數,實際上,它和區位基尼系數的性質是一樣的,但區位商更強調從地區的調度著眼。區位商主要用于衡量某一區域要素的空間分布情況,公式為LQ=(YaiYa)/(YiY),其中Yai為兵團各師服務業就業人數,Ya為兵團三個產業就業人數,Yi為新疆服務業就業人數,Y為新疆三產業就業人數。LQ>1表明該師是在兵團服務業發展較好集聚區,在新疆服務業處于優勢,競爭力較強;反之,越小于1,集聚特征越不明顯,在新疆服務業處于劣勢,競爭力較弱。兵團十四個師在1990-2014年原始數據連續完整,采集《新疆統計年鑒》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年鑒》中的相關數據,代入公式可計算出兵團服務業區位熵值(其中波動不大的年份略去),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兵團服務業集聚變化特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01-2002年,各師服務業聚集程度呈下降趨勢,第二階段:2003-2014年,各師服務業呈上升趨勢,尤其以第八師為代表上升趨勢大,其他各師也出現區位商明顯增大變化,說明空間集聚程度明顯加大。,本文研究的兵團十四個師區位商均小于1,說明十四個師在新疆的服務業發展均處于劣勢,競爭力較弱,主要原因是因為兵團以農業為基礎產業,工業為輔,服務業緩慢發展。2003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起始年,按照兵團黨委五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兵團經濟工作表彰大會的部署,逐漸將發展中心轉移到服務業,兵團服務業開始呈現經濟總量增加、企業規模擴大、領域拓寬、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2、兵團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各師服務業綜合發展聚類分析。本文選取1990-2014年兵團十四個師服務業年末就業人數做聚類分析,如圖3所示。通過DPS9.50數據處理完成圖3,距離70000的前提下,將兵團十四個師服務業的發展狀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第一、二、三、四、六、七師,均值為23333。第二類是第五、九、十、十二、十三、十四師和建工師,均值為7827。第三類是第八師,均值為83721。第一類聚類水平中等,第二類聚類水平最低,第三類聚類水平最高。根據各師地理位置,南疆區域第一、二、三師就業人數居于中等水平。南疆工作會議指出推動南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要堅持就業第一,產業帶動,大力發展吸納就業多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中小微企業等,使得南疆服務業從業人員增加,推動南疆服務業快速發展;第十四師地理位置偏遠,棗農業處于領先地位,服務業就業人數少。北疆區域第四、六、七師就業人數居于中等水平,地理位置處于經濟發達的地區,充分發揮良好的地理優勢,經濟發展水平高,靠近中心城市,綠洲面積較大,新型城鎮化基礎建設較好;第五、九、十師居于較低水平建師均晚,且主要以農業為主,服務從業人數少;建工師和第十二師雖建師早,但主要以工業為主,服務業發展較為緩慢。東疆第十三師處于較低水平,以少數民族為主,其農業發展仍占絕對優勢,農業人口比重大,新型城鎮化發展緩慢,導致新型城鎮化與服務業整體協同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第三類第八師地處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建師最早,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較好,基礎設施完善,服務業發展水平高。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兵團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服務業整體有了較快的發展,但是兵團經濟發展緩慢,服務業起步晚,政府在兵團新型城鎮化和服務業發展中起到很大的導向作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將第一產業為主、第二產業為輔的經濟發展模式逐步轉化為以服務業為主,第一、第二產業為輔的經濟模式,大力發展服務業,轉變人口生產方式,增加優惠政策,增加服務業就業人數,促進兵團新型城鎮化和服務業的發展,從而促進兵團經濟可持續增長。

作者:底陽陽 張鵬程 單位:1.塔里木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2.塔里木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黎冰冰,劉春.湖北省城鎮化與服務業協調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46)

[2]江紅莉.現代服務業內部各行業競爭力綜合評價及提升對策-基于廣州市數據[J].西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