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思考

時間:2022-06-02 05:01:25

導語: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思考

[摘要]加快家政信用體系建設是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重要基礎,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對增強家政服務行業主體誠信意識、營造優良的信用環境、推動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提質擴容為背景,分析了我國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積極進展和存在問題,論述了加強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提出了推進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對策建議

家政服務業事關千家萬戶福祉,是朝陽產業、民生工程。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加速,工作生活節奏變快,居民消費能力增強,特別是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居家養老、烹飪保潔、育嬰育幼等多樣化的家政服務需求呈現剛性增長,家政服務業逐步成長為一個重要的生活性服務行業。從總體上看,家政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但還存在企業“小、散、弱”,行業發展不規范,市場競爭無序,消費者滿意度不高等一些突出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信用建設滯后、信用體系缺乏。因此,加快推進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不僅關乎家政行業提質擴容,更關系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全。

一、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現狀

(一)信用制度體系初步形成。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家政服務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各地區探索推進,一批信用體系建設的規章制度標準相繼出臺,家政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國家層面,先后出臺了《商務領域信用信息管理辦法》(2007)、《家庭服務業管理暫行辦法》(2012)、《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2014)、《關于對家政服務領域相關失信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2018)、《關于建立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的指導意見》(2019)等規章制度,為推進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地方層面,各地區加緊制定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具體方案、行業制度標準,如《南京市家政企業評等定級標準(試行)》、《鄭州市家政服務機構誠信紅黑榜制度(試行)》等,不斷促進服務流程和服務內容的標準化,探索打造家政服務標準體系,推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高質量發展。(二)信用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大力推進“互聯網+家政服務”管理模式,建設全國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和各地區家政信用平臺,歸集家政企業、從業人員等基礎信息和信用信息,并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共享信息。依托全國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和“信用中國”網站,開發“家政信用查”“家服e”等應用程序(APP),向消費者提供家政企業、家政服務員的身份認證、信譽核查等服務,實現家政服務能知情、服務可查詢。截至目前,全國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已收集到10000余家家政企業的信用信息、700多萬名家政服務員的基本信息, “家政信用查”APP訪問次數近5000萬。“家服e”APP接入商務部業務系統統一平臺,已在全國10多個省市近100個城市簽約上線,打通與公安、銀行及政府部門各大信用平臺的對接,實現了信息的高效互通。(三)信用聯合獎懲力度大幅提升。嚴格信用監管,強化聯合獎懲。2018年,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等28個部門聯合簽署《關于對家政服務領域相關失信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在保險補貼、參與政府采購、融資貸款、交通出行、生活消費等領域對家政服務業失信主體進行聯合限制和懲罰。2019年,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公安部等7個部門聯合開展家政服務領域信用建設專項行動,進一步強化聯合懲戒力度,提出對對逾期不糾正失信行為的企業啟動聯合懲戒,適時提出第一批正式黑名單等舉措,初步建立起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家政服務領域聯合懲戒機制,積極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聯合懲戒大格局。

二、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家政信用立法不健全。目前還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家政信用管理法律法規,只是在《刑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中,零散地涉及到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部分立法,還不能對家政企業和家政服務員的各種失信行為形成強有力的法律約束。(二)家政信用服務不充分。家政信用服務市場發育緩慢,缺少專業的家政信用服務機構和懂家政信用服務與管理的專業人才,信用服務體系不成熟,服務行為不規范,社會公眾認可度不高,制約了家政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三)家政信用獎懲不到位。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尚不健全,對家政企業和家政服務員的具體失信行為,具體法律條文沒有提出明確的懲處規定,缺乏懲戒依據,導致守信者得不到有效激勵,失信者得不到應有懲處。(四)家政信用氛圍不濃厚。家政行業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偏低,履約踐諾、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保姆虐待孩童”、“護工毆打老人”、“雇主不給保姆工資”、“家政公司亂收中介費”等失信事件時有發生,家政行業信用道德環境有待保護,距離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一定差距。

三、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有利于保障家政服務市場健康運行。我國家政服務業正處于提質擴容、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建立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是整頓和規范家政行業市場經濟秩序、改善市場信用環境、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前提,是優化家政服務行業營商環境,促進家政服務業提檔升級的迫切要求。(二)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有利于提升家政服務行業供給質量。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推進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是深化家政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家政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家政服務業規范化、標準化和精細化發展的迫切要求。(三)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有利于提高家政服務行業管理水平。四中全會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家政服務需求更加多元化,各種矛盾凸顯,家政行業管理方式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完善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是增強家政行業主體誠信、促進供需雙方和諧、營造科學管理服務環境的有效手段,是實現家政服務業服務機構管理規范化、從業人員組織化、政府監管信息化的迫切要求。  

四、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家政信用法律法規。加快推進家政信用立法工作,使信用信息征集、信用信息安全和主體權益保護等有法可依。大力推進部門和地方家政信用制度建設,制定地區家政信用建設的規章制度,推動家政信用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全面推進家政信用標準體系建設,支持各地政府、行業組織制定家政信用標準規范,形成完備的家政信用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體系。(二)培育規范家政信用服務市場。發展家政信用服務機構,推進并規范家政信用評級行業發展,科學公正開展家政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劃分與等級評價。完善家政信用服務市場監管體制,健全監管制度,明確監管職責,切實維護家政信用服務市場秩序。建立家政服務機構準入和退出機制,加強家政信用服務行業自律,實現公開透明、科學管理,提升信用服務機構誠信水平,促進信用服務業健康發展。(三)構建優化家政信用懲戒機制。加快推進家政失信主體多部門、跨地區聯合懲戒機制,推廣規范家政信用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鼓勵家政企業開展信用承諾、信息披露等信用制度建設,加強企業、員工的信用規章約束。充分發揮家政行業協會的自律功能,增強成員的誠實守信和維權意識,搭建完善家政行業信用數據庫。完善社會輿論監督機制,建立家政主體失信行為有獎舉報制度,加強對家政主體失信行為披露和曝光,使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四)培育構筑家政信用生態環境。把誠信教育作為家政企業、家政服務員培訓的重要內容,與市場準入、信用等級評價等掛鉤,引導家政服務行業主體誠實守信、遵德守禮。開展家政行業信用試點示范,樹立誠信典型,推動各地區開展家政信用建設試點,組織家政行業協會、家政企業開展誠信創建活動,使誠實守信成為家政企業和家政服務員的行動自覺。持續開展家政服務業信用建設專項治理,糾正造假欺詐、損人利己、失信違約等歪風邪氣,樹立家政行業誠信風尚。

[參考文獻]

[1]推進信用監管消除家政行業信任鴻溝何玲中國信用2020(1).

[2]我國家政服務業發展趨勢展望蘇海南小康2020(4).

[3]建好用好信用平臺完善江蘇家政服務誠信體系施歌改革與開放2019(5).

[4]信用監管推動家政行業提質擴容劉夢雨中國信用2019(9).

[5]家政服務業:向法治化和體系化方向發展祁建建家庭服務2019(9).

[6]以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推動家庭服務業新發展宋娟中國勞動2019(4).

[7]完善我國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的思路及對策張安忠中國經貿導刊(中)2020(3).

作者:張志東 單位:黑龍江省商貿服務業和投資促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