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動員體制構建分析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1 02:18:00
導語:國民經濟動員體制構建分析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本文針對我國國民經濟動員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從傳統經濟動員體制的弊端入手,通過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我國經濟動員體制制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構建新時期我國國民經濟動員體制的初步設想。
國民經濟動員是戰爭經濟準備與經濟保障的重要手段,科學的國民經濟動員體制對于把經濟力導向戰斗力,并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具有極端重要的作用。
一、傳統經濟動員體制的弊端
我國傳統國民經濟動員體制雖然經過多年的改革和調整,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觀,但是其本身固有的弊端仍然對國民經濟動員帶來了眾多不利因素,主要表現在:
1.傳統經濟動員體制組織結構不合理。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動員管理的基本原則是統一領導、全面規劃、分級管理、分工負責。按照這個原則進行管理的情況是:國民經濟動員的組織和領導以原國家計委為主,軍品動員工作的組織、領導和計劃由原國家計委負責歸口。這種組織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期對國民經濟動員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民經濟動員能力。
2.國民經濟動員管理的主要手段不合理。長期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動員是在以公有制為基礎的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進行的。經濟動員管理的主要手段有:運用政府權力,實行行政干預;采取供給制辦法,保證經濟動員任務完成;依托單一公有制,采用單一計劃調控;以思想政治工作為先導,提高完成動員任務的自覺性。這些手段在當時的確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卻顯得與時代不相融合。
3.動員主體企業的地位不突出。在傳統經濟動員體制下,企業基本上是一個生產車間。軍品動員任務按行業分配到各工業部門,動員企業的選點、定點,或以企業歸口部為主,或以國防工業部門和地方為主,接受國家計委的宏觀指導,試制生產計劃是由國家計劃下達到各部門,各省、市、自治區,經綜合平衡后,按國家計劃進度要求,分別下達到所屬動員企業,動員組織技術措施、所需原材料或由各部門或由省、市、自治區組織實施。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民經濟動員所面臨的問題
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使我國經濟動員所有制結構、調節手段、管理方式、企業地位等方面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雖然對增強國民經濟動員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這些變化也使我國國民經濟動員面臨一些新的問題,突出表現為:
1.動員目標的政治性與經濟利益的多重性的矛盾。國民經濟動員是經濟活動,但這一經濟活動的最終目標是保障戰爭的需求和社會的穩定。其“價值取向”主要是政治而不是經濟。動員的這一特性,決定了一切動員活動,首先考慮的是國家的政治利益。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獨立的經濟實體,它們有自己獨立的經濟利益。這與原來那種強調“國家、企業、個人利益完全一致”的狀況不同。在利益多重的情況下,只能用經濟的方法,使被動員者的利益得到相應的補償。
2.動員手段的計劃性與市場經濟的自發性的矛盾。動員是為戰爭服務的,它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對抗性、時效性特別強。因此要求計劃周密、銜接緊湊。這只有采取強有力的計劃手段才能達到目的。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物價的漲落、物流的波動、人才的進出等等,都有比較強的自發性。國家為了達到軍事目的,往往要通過其他形式才能實現。
3.動員時間的緊迫性與市場調節的緩慢性的矛盾。動員活動,無論是平時還是戰時,對時間的要求都是十分嚴格的。而市場調節,由于有“看不見的手”的活動,其結果往往要經過迂回曲折的形式表現出來,花費較多的時間。
三、我國國民經濟動員體制的構建
基于以上對傳統經濟和市場經濟中國民經濟動員不利因素的分析,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本文認為我國的國民經濟動員體制構建,從總體上看,應包括最高決策機構、中央協調機構、執行機構、企業動員機構等。
1.最高決策機構。建立有權威的經濟動員決策機構,是保證經濟動員高效率運行的前提條件。一般來說,經濟動員最高決策機構是和國家戰爭動員決策機構相重疊的。經濟動員最高決策機構為非實體機構,需要決策經濟動員重大問題時,由國務院決策后交有關機構執行。
2.協調機構。中央協調機構是經濟動員最高決策機構的辦事機構與咨詢機構。一般來講,其具體職能為:為經濟動員最高決策機構提供咨詢,起草方針、政策等各類文件,組織調查了解全國可動員資源和生產能力,依據軍隊需求計劃編制經濟動員計劃草案,組織、協調各部門(行業)和戰區實施經濟動員等等。
3.執行機構。部門執行機構主要是指中央政府有關部門為貫徹執行國民經濟動員最高決策機構的指令,實施部門(行業)經濟動員所成立的機構,是連接中央領導機構和(企業)動員機構的中介環節。其主要職能一是保證經濟動員最高決策機構頒布的政策、指令在本部門(行業)的落實;二是依據國家經濟動員總計劃,負責編制本部門(行業)的經濟動員計劃,并具體負責該計劃的實施。公務員之家
4.執行機構。民經濟動員中,地方執行機構與部門執行機構相協調,主要負責本地區動員計劃編制,并組織本地區實施經濟動員計劃,具體承擔物資、技術、交通運輸與勞務動員。
5.動員機構。動員機構是經濟動員的基層機構。建立健全企業動員機構,不僅決定著企業的動員效果,而且決定著國家經濟動員的成敗。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益走向成熟完善,國民經濟動員體制的基礎——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獨立商品生產和經營者,而不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生產車間”政府由直接下達指令性計劃,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轉為利用宏觀調控等經濟管理職能和生產資料終極所有權,實現對經營權的約束。軍隊由傳統經濟動員體制下的只向行業部門提需求,與企業進行象征性訂貨,轉變為聯系供給、實現需求,軍隊與企業建立起廣泛的經濟聯系。
參考文獻:
[1]王立新劉義昌等編著:《國民經濟動員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吳景亭:《戰爭動員》,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
[3]李紹莊:《東南沿海地區軍事斗爭后勤動員準備研究》,《軍事經濟研究》,2004.09
- 上一篇:股票市場與國民經濟探析論文
- 下一篇:當代高速公路景觀設計創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