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學經濟課程設計思索

時間:2022-00-00 12:00:00

導語:建筑學經濟課程設計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學經濟課程設計思索

建筑學經濟課程設計思考在傳統的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育中,建筑師常常被優先培養成一個藝術家,在他的學習與工作中,建筑的經濟問題只是在一種特殊的聯系中才提到它,例如在公用建筑設計中,如果從經濟學角度來考慮,這似乎對建筑師的創造性造成了威脅。事實上,建筑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在建筑設計中,沒有單一的決定論,建筑設計不論在方法上還是在結果上均具有二元性。據統計,參與建筑設計決策的因素達40多個方面,如建筑師、業主、建造方、開發公司、咨詢公司等,這就意味著建筑設計在構思和決策上包含不同程度的社會協調與合作,使得建筑設計成為一種社會生產,故方案設計也歸屬于經濟范疇。因此,不論在知識結構方面,還是設計思想方面,在藝術與經濟之間建立一種平衡意識和能力將是未來建筑設計和方案決策的指向和基礎,這正是建筑經濟課程內容所具有的觀念。建筑經濟課程對于建筑學專業學生的素質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對培養高素質的職業建筑師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遺憾的是這一點過去往往不為人們所重視,學校往往忽視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究其原因,固然與教學方式、教學手段落后,對學生缺乏吸引力有著密切聯系,但更重要的是現行的建筑經濟課程設置本身存在著較大問題,導致學生意識不到此門課程的重要性。鑒于建筑經濟對建筑學專業教育和對建筑師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該課程的設置進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至關重要的。

一、建筑學專業開設建筑經濟課程的意義

1.建筑經濟課程的開設是職業建筑師教育的基礎目前,我國的建筑學教育與人才培養、市場需求尚有脫節的地方,比如在知識結構與能力方面的實踐性和技術性還有所欠缺。建筑學專業中開設建筑經濟課程適應了職業建筑師專業教育的要求,改變了我國目前建筑教育中存在重藝術、輕技術的傾向。建筑經濟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與房屋建筑學、建筑施工、工程項目管理等先修課程密切相關,具有綜合性、實用性、實踐性和政策性等特點。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建筑業、建筑市場的經濟活動及其規律,掌握設計方案分析評價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樹立設計工作的經濟性理念,使畢業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2.建筑經濟課程的開設是高等學校素質教育的要求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學科分類日趨專精,使得人文與科學具有彼此疏遠的趨勢。在大學教育中加深科學與人文這兩種文化的深刻對話,可以使大學生的科學素質和人文素養得到和諧的發展。建筑經濟是一門介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邊緣科學,它以工程技術為基礎,以建筑業及房地產業為對象,研究如何有效地在各種技術之間配置資源,尋求技術與經濟最佳結合的交叉學科,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科學與人文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

3.建筑經濟課程的開設是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拓寬就業范圍的重要途徑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受歡迎。作為建筑師,不僅僅需要提出新穎的建筑方案或技術,而且還要對這個方案或技術實施的結果進行熟練的財務評價和管理。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的變動和人才的流動不斷加劇。加強對學生經濟、管理等知識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可以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使建筑學專業畢業的學生不僅可以在設計院、房地產公司等專業性要求很強的地方工作,也可以走向更為寬泛的就業領域。

二、目前建筑經濟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建筑經濟課程在建筑學專業課程體系及建筑師職業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很多高校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對開設此門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主要表現在一些學校不重視此類課程,對課程的開設沒有相對穩定的規劃,對同一門課程是選修還是必修、是開設還是不開設都有很大的隨意性。相應的課程建設、師資力量方面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2.對課程體系沒有詳細研究一方面,建筑經濟與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項目造價、建設法規等課程有很大的相關性,全部開設必然造成講述內容重復,浪費教學資源,加重學生負擔;另一方面如果部分開設,對教師要求比較高,可能會顧此失彼,造成學生知識掌握不全面。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3.在教學實踐中往往不能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建筑經濟與現行國家制度、設計規范及法制法規等內容密切相關。國家相關部委會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建筑業的運行規律,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建筑市場的運行機制。如2001年加入WTO后,中國建立了更為完整、合理、先進的建筑業法規體系和質量管理條例等。由于教材的滯后性,往往不可能及時更新,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不斷改進更新教學內容,使課程內容能夠與時俱進,保持時效性。

三、對建筑經濟課程的改革措施探討

1.充分認識到建筑經濟課程在建筑師職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意識到其重要性,才能發揮此門課程的作用。這一點已在上述內容中提及,不再贅述。

2.對建筑經濟及相關課程的設置進行統一規劃、調整要提高建筑經濟的教學效果,關鍵是要把相關課程作為一個課程群來研究、規劃。在考慮市場需求和專業教育的課程規劃基礎上,研究課程群的核心內容,理順授課順序,優化課程之間的銜接,刪除課程間重復的內容,適當增加一些與建筑師職業教育相關的內容。

3.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目前我國的建筑法規和標準、規范不斷健全、更新,要求我們利用網絡等媒體了解國家的現行政策、法律,了解規范、標準的頒布情況;利用各種學術會議、學術刊物了解新的教育理念、思想,積極參與工程設計和管理的實踐工作,了解建筑經濟課程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情況。

四、小結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筑業的發展需要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提高建筑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幫助他們盡快適應社會需要,成為復合型人才。根據建筑師職業教育和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建筑經濟學這門課程應單獨設置,并應設為建筑學專業基礎必修課,建立建筑經濟學教學體系。同時開展相關的教學研究和課程教學改革工作,切實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