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競爭力研究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5 05:22:00

導語:企業競爭力研究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競爭力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戰略聯盟是介于市場與各層組織之間的一種組織機制,經歷了價格聯盟、產品聯盟與知識聯盟三種形式。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可防止過度競爭與分散研發風險,使企業在聯盟范圍內有效地組織和利用經營資源,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

關鍵詞戰略聯盟知識聯盟企業競爭力價格聯盟

1戰略聯盟的演進形態

戰略聯盟(StrategicAlliance)一詞最早是由美國DEC公司總裁簡·霍普蘭德(J.Hop1and)和管理學家羅杰·奈格爾(R.Nigel)提出的。根據OECD的定義,戰略聯盟包括從短期契約式的合同協定到合資公司的一系列合作形式,其核心是雙方通過共享,如技術、技能等資源以提高雙方競爭戰略的效率而形成的合作關系。在此基礎上,筆者將戰略聯盟定義為,企業為了突破自身資源與能力的缺陷,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和能力,達到擴展新市場、研發新產品、增長新知識等戰略目的而尋求適當的伙伴,通過一定形式的契約實現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網絡組織,是介于市場與各層組織之間的一種組織機制。

1.1戰略聯盟的初級形式——價格聯盟

在工業化初期,由于產品之間的強替代性,導致產品的競爭在市場上體現為產品價格之間的競爭。因此,控制價格成為企業取勝的關鍵,此時價格是企業所渴望的最稀缺資源。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尤其是寡頭市場中,寡頭企業發現如果相互聯合控制價格,而不是一味地打價格戰,會給自己帶來超額利潤。于是在19世紀末,企業戰略聯盟以卡特爾的形式出現。卡特爾及其以后的經濟聯合組織辛迪加、托拉斯,基本上都是以控制銷售價格及采購成本為目標的聯盟形式。一般認為,這是戰略聯盟的初級形式,其特點是目標單一、合作比較簡單。在產品差異度小、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的產業中,價格聯盟很容易被采用。

1.2現代意義的戰略聯盟——產品聯盟

隨著競爭的日益加劇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合謀來獲取壟斷、違背市場競爭中的公平原則、以明顯的價格聯合為目標的聯盟已不合時宜,在此情況下,現代意義的企業聯盟應運而生。對于現代戰略聯盟,美國戰略管理家邁克爾·波特的定義是,“企業間達成的既超出正常交易,可是又達不到合并程度的長期協議。”這里,戰略聯盟涵蓋產品價值創造的全過程,即在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均有創造聯盟的機會。其定義把股權與非股權合作均包括在戰略聯盟之中,這樣極大地擴大了聯盟涵蓋的范圍。

1.3新興的戰略聯盟——知識聯盟

在以往的經濟社會,知識還不是一個獨立的生產要素,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將取代資本成為最重要的資源。因此,新興的企業戰略聯盟便是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知識聯盟及相似的聯盟形式。企業經營必須掌握的知識是一種組織知識,包括組織、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知識使用的非排他性和知識產品交換的高成本,決定了企業只有通過知識聯盟,才能改善企業無法高效地獲得自身所稀缺的知識資源的狀況,并與其他組織合作做出新的創造。與現代意義的戰略聯盟相比,知識聯盟具有以下特征:學習和創造知識是知識聯盟中的中心目標;知識聯盟伙伴之間的關系要比產品聯盟密切;知識聯盟的參與者范圍較廣;知識聯盟比產品聯盟具有更大的戰略潛能。

2戰略聯盟的時代背景

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無論是競爭的強度、方式、手段和策略,還是競爭的范圍及結果都大大超出了以往。企業為了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優化產品、技術、資本、市場和人才等資源結構,紛紛尋求與其他企業建立各種形式的企業戰略聯盟。許多世界級的跨國公司都是通過不斷地購并和建立企業戰略聯盟使其經營規模日益擴大,技術的控制能力和市場的競爭能力日益增強。

據美國的布茲——艾倫——漢密爾頓咨詢公司估算,在1995~1997年的兩年間,國際間的各種經濟聯盟大約有15000萬起,其中75%是企業間的戰略聯盟。20世紀90年代,世界500家最大跨國公司中,以不同形式結成的企業戰略聯盟的已經達到90%。所以,企業要想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充分發揮自身核心專長的同時,必須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沒計,新工藝采用、新質量標準控制、新市場拓展等各方面與其他企業合作,建立企業間的戰略聯盟,實現企業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的優化組合,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產品和技術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產品的復雜化,產品和技術的開發所涉及的領域和學科越來越多。高科技產品從構思、設計、研制到設備選購、安裝調試,生產安排,質量控制直至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售后服務等,呈現出日益龐大的系統工程。在技術進步日益加快的全球化市場競爭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開始認識到,單憑企業自身的資源能力已經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研制出更先進的產品和技術,很難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生存和發展,更無法實現其更高層次的戰略目標。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和應對強大的市場競爭壓力,企業在不斷地通過購并優化資源結構、產業結構,擴大企業經營規模,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同時,開始對企業間的競爭關系進行戰略性的調整,紛紛從對立競爭轉向合作競爭,其合作競爭的主要形式就是建立企業間的戰略聯盟,實現既合作又競爭而避免兩敗懼傷的雙贏戰略。企業戰略聯盟作為現代企業組織制度的創新,已經成為企業強化其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企業戰略聯盟的興起與迅速發展推動了企業管理理論和實踐的進步,從而使企業管理逐步形成了以合作和競爭替代單純強調競爭為特征的新的企業戰略管理模式。企業戰略聯盟與企業合并或兼并不一樣,它是企業之間達成的既超過正常交易,可又達不到合并程度的長期協議,企業購并意味著投入大量資金,全盤接受對方企業的全部各類資產,操作復雜而且風險很大,而企業戰略聯盟則強調伙伴之間的全面相容性,它所重視的是相互之間某種經營資源的共同運用,謀求共同的經濟利益和尋求優勢互補,在合作的基礎上強化其核心優勢。

3戰略聯盟提升企業競爭力

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很容易產生惡性的過度競爭行為,惡性的市場競爭不僅會減少各自的經營利潤,還會導致兩敗俱傷的后果。通過建立企業間的戰略聯盟可以既合作又競爭,共同維護有效的競爭秩序,減少應付激烈競爭的高昂費用,防止過度競爭。隨著技術研發的日益復雜化,新產品開發的費用越來越高,企業承擔的失敗風險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為了降低開發成本,縮短開發時間,分散開發風險,通過與相關研究機構或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可以有效地降低研發費用,規避技術創新的風險。企業通過建立戰略聯盟可以使企業在聯盟范圍內有效地組織和利用經營資源,使企業內部的各類資源得以充分有效利用,進一步節約某些固定資產的投資和各種生產儲備費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經營成本。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是企業內部精細生產、外部組織內部化,尋求合作伙伴并建立戰略聯盟的重要動機。企業通過購并可使其短期內達到規模經營,但如果購并產生的管理費用大大超過預期,企業往往更傾向于建立企業戰略聯盟。

企業戰略聯盟作為一種創新的組織形態和競爭模式,因其不涉及企業內部組織的膨脹,又能有效地擴大企業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分界線,從而實現避免企業組織機構過于龐大,因購并企業的管理風格不同和企業文化的差異所帶來的沖突,又可以通過聯盟企業分享技術和市場等外部資源,并克服市場交易的不確定性帶來的種種不利因素,把經營的風險盡量降到最低程度,可以說戰略聯盟是企業實現規模經營以降低經營成本的有效手段。企業聯盟使合作伙伴的專業化生產和分工的程度提高,在專業技術特長、零部件生產、質量控制、成品總裝、市場銷售、售后服務等各環節中的各自的相對優勢得以整合,使最終產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大提高聯盟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科技的發展已使企業從技術自給轉變為技術合作和互相依賴,而戰略聯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企業通過建立戰略聯盟,共同支付技術開發費用,共同承擔開發風險,最后共同享有技術開發成果。企業戰略聯盟也是企業獲得關鍵技術的捷徑,通過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實現技術優勢互補,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外部環境的復雜多變增加了企業的技術開發、產品開發、市場開發和投資的風險,為避免在諸如競爭、研發、特許及貿易等方面的糾紛,企業之間通過建立戰略聯盟,共同規范市場環境,共同參與制訂游戲規則,維護公平的競爭秩序,能有效地防范經營風險。現代企業的競爭已不是單一企業與單一企業間的競爭,而是一個由企業的原材料、零配件供應商,技術成果提供者、商品的銷售商或商等組成的企業群之間的競爭,或者說是企業戰略聯盟之間的競爭。企業戰略聯盟伴隨經濟全球化而出現,它是企業從采購、生產、存儲、配送、分銷直至最終送到顧客手中的全過程里所包含的計劃、獲得、存儲、分銷、服務等一系列銜接活動,及其在供應商與生產商之間、生產商與銷售商之間、銷售商與消費者之間形成的一個個環環相扣的鏈條。可以預見,在21世紀的市場競爭環境里,沒有一個企業能夠僅僅依靠企業內部的實體資源來謀求競爭優勢,企業必須把經營過程中的供應商、銷售商、分銷網絡、顧客群有效地納入一個緊密的企業聯盟之內。

企業戰略聯盟在國外已經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競爭戰略,國內企業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外企業的成功經驗,趨利避害靈活地加以運用。既要避免國外企業已經在聯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也要創造出具有我國特色的優勢互補的企業戰略聯盟,以充分發揮企業戰略聯盟的優勢,通過建立戰略聯盟給企業帶來互補性的技術創新、資源和市場重新整合,聯盟企業應充分尊重對方的傳統文化和經營理念,借鑒和融合對方的文化優勢、管理優勢、技術優勢、生產優勢和市場優勢,使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大大增強。

參考文獻

1沈青.企業戰略聯盟與企業競爭力關系的思考[J].商業研究,2003(13)

2宋華.網絡化經濟時代企業戰略聯盟的競爭力分析[J].經濟科學,2004(4)

3史占中.企業戰略聯盟[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4金焙.競爭力經濟學[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