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建設分析

時間:2022-09-29 08:55:26

導語: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建設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林業在發展方式上有了一定的改變,生產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要想促進林業逐漸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就必須加大力度構建林業經濟管理學科,進而更好地指導林業建設。

1現代化林業建設的本質含義

隨著現代化林業理論逐漸與具體實踐的結合,現代林業的含義為:在現代社會熟悉掌握森林演變規律的前提下,以互相了解社會經濟體制與森林生態環境體系為基礎,講科學技術大力應用于日常生產及保護森林資源和自然環境,進而促進林業生產力的提高,同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林業發展體系以及利益分配方式,實現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保護森林資源。從林業的地位、發展理念、動力及發展環境的角度來說,與以往的林業相比,現代林業發展出現很多新變化,這主要是由于國家政策的變化。以此為前提,林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發展社會經濟。

2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屬性

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屬于管理學的范圍,是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主要內容是林業經濟學,這是一門從一般經濟學理論的角度對林業經濟活動規律進行闡述的學科,對林業經濟管理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歷史的原因,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在理論基礎及知識結構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足,進而影響了人才隊伍的建設,限制了學科在促進林業發展方面發揮作用。目前,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性質出現了顯著的變化[1]。首先,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主要研究對象已經從林業資源配置轉化為對林業經濟發展及存在問題的探究。其次,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研究方法主要出自經濟學科的相關科學,例如福利經濟學。再次,近幾年來,一些人將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劃分到應用經濟學科的范圍。最后,我國在林業經濟管理的研究上,主要的命題一般都屬于應用經濟學的研究范圍。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應該是林業的生產力,因此,林業經濟管理學科應被劃分為應用經濟學科。

3林業經濟管理學科領域的延伸

對林業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對于掌控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發展方向十分的重要,現代林業的建設不僅擴大了林業經濟活動的范圍,也促進了林業經濟活動方式的變化,進而深化林業經濟發展的內涵,促進林業經濟管理學科領域的擴大。3.1林業經濟研究領域的拓展。現代林業經濟活動領域的延伸為林業經濟研究創造了范圍更大的空間。現代林業經濟活動已經從以往的以木材為主的生產活動轉變為以非木材產品為主的生產活動,同時,在研究過程中國際合作的趨勢不斷增強,這就要求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必須創新研究視角,促進學科領域的不斷延伸。除此之外,從價值形式及利益分配方式的角度來說,林業的價值形式逐漸體現在公益價值上,林業資源配置機制主要分為基于市場的價值實現形式及非市場的價值實現形式,這就造成了林業利益分配方式的變化,要求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在林業利益的分配中,應在資源分配、生態補償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3.2林業經濟研究視角的豐富。由于現代林業經濟活動的主體與客體逐漸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所以豐富了林業經濟研究的視角,并促進了不同學科理論與研究方式之間的融合。現代林業經濟活動的主體已經由資源的所有者轉變為林業的政府行為及社會行為。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林業經濟活動主體范圍的拓展及多元化的屬性使現代林業逐漸向著系統性的方向發展,并豐富了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視角,完善了經濟資源的配制方式。同時,現代林業的發展促使林業經濟活動的客體由林業生產資料轉變為森林生態體系與林業生產活動的關系方面。林業經濟活動客體的變化,要求林業經濟學管理體系應融入一些經濟學與社會學的理論及方法,進而促進福利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及區域經濟學之間的融合。3.3林業經濟研究命題的多樣化。由于林業經濟活動組織形式的創新,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研究命題逐漸向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林業經濟活動以往組織形式的主體主要是生產經營者,隨著現代林業的不斷發展,林業經濟活動的主要組織形式顯現出產權清晰、活動主體明確的特點。并且有很多政府機構及非政府機構也以特殊的方式參與到林業經濟活動中去,促進了林業經濟活動形式的多樣化。林業經濟活動外在形式的變化,體現的是利益體系及社會林業責任體系的轉變,因此,必須完善相關的林業管理機制,并積極進行理論創新。林業經濟管理學科領域的延伸對學科自身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林業經濟管理學科應積極進行理論創新,另一方面應加強對新領域的重視與分析,進而建立健全學科理論框架。除此之外,林業經濟管理學科領域的延伸也對教學及人才隊伍的建設方面提出了相關的要求[2]。

4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建設的重點

要想使林業經濟管理學科不斷地促進現代林業建設,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建設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4.1加強教學與人才培養。根據林業發展的實際要求,林業經濟管理學科應該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加大對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養力度。當下,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01年開始,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將不再招收專科生,1989-2016年,本科的招生人數比以往增長20.71%,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培養人才的學歷層次得到了相應的提升。因此更要積極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及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時要注重傳授經濟學知識及相關的方法論,并且要注重對學生自身創造能力及實踐能力的訓練[3]。4.2強化實證研究。對于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研究來說,應注重與現代林業發展的熱點問題進行結合,并且保證研究的整體性與連續性。與此同時,可以依據各個高校的自身特點及地域優勢,形成具有特色又具有協調性的研究局面。4.3加強隊伍建設。林業經濟管理學科應積極引進經濟學的人才,并注重加強對已有人才的培養,進而提升相關學科人才的專業水平與科研能力,爭取打造一批在國際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才隊伍[4]。4.4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在國內,林業經濟管理學科應積極與農業經濟學科、生態環境相關的學科進行溝通與交流,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在國際上,應積極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同時與國際上的權威機構展開合作,進而提升我國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在國際上的整體地位。

5結語

只有全面把握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特征及屬性,并積極明確其學科的建設重點,培養一批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林業經濟管理學科才能不斷完善,我國林業才能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屹,溫亞利,劉俊昌.試論現代林業建設背景下的林業經濟管理學科建設[J].中國林業教育,2012(1):33-36.

[2]劉金龍.迷茫中林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旅程的斷裂和知識結構的困惑[J].林業經濟問題,2016(1):89-96.

[3]何會平.淺談山區小康林業建設與脫貧致富[J].農業與技術,2017(4):164.

[4]佚名.四川向黨外人士通報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和林業建設情況[J].四川統一戰線,2017(2):6.

作者:王志鋒 單位:江西省德興市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