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濟發展對比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5 10:43:00
導語:歐美經濟發展對比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試圖改善經濟表現的改革中,西歐大陸國家可能成為檢驗文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的重要觀點的試驗場。
正如越來越多的人承認的,歐洲大陸幾乎每個國家的經濟表現和美國相比都是糟糕的,個別有些國家和美國有類似的特點。歐洲大陸三巨頭德國、法國、意大利的生產力在1990年代初期就停止迫近美國了,然后因為最近的緩慢發展和美國的加速發展失去了爭奪的基礎。失業率遠遠高于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以色列。勞動力參與率(laborforceparticipationrates)處于低水平已經幾十年了。與之相關的是,調查發現的員工敬業度(employeeengagement)和工作滿意度也普遍偏低。
有理由推斷歐洲大陸的經濟制度構造不利于經濟發展。在我看來,歐洲大陸的經濟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就開始表現不佳了,而且一直如此,從戰后以來幾十年這里修修,那里補補,有改進也有失誤。從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的黃金歲月里沒有意識到結構上的缺陷,當時海外未被開發利用的技術的輕易實現的目標,和歐洲人重新獲得在戰爭中失去的財富的迫切愿望推動了經濟迅速發展和高就業率。但是現在,意識到問題存在了。
這些表現不佳的根源是什么呢?或許歐洲相對糟糕的工作滿意度和職工敬業度是糟糕的參與率和失業率最直接的理由,雖然不是重要理由。高失業率能導致工人和工作的錯位,造成工作滿意度、職工敬業度下降。主要任務是發現失業率高,生產率低下,職工敬業度和工作滿意度低的整個綜合癥的重要理由。
許多經濟學家把歐洲大陸的高失業率和低參與率,如果不包括低生產率的話,歸咎于其社會模式,尤其是社會保險津貼和支付這些的稅收的泛濫。但是,這種標準觀點是錯誤的。隨之而來的稅后工資率的下降不大可能是對工作的持久抑制作用,因為收入減少將導致儲蓄減少,一旦私人財富降低到從前的稅后工資程度,就可能像從前一樣工作了。
津貼的罪狀應該集中在福利國家在最后的掃尾工作中創造出來的巨大的“社會財富”。但是福利花費對就業的影響的統計測試得出不穩定的結果。不管怎樣,很難看到減少福利津貼就能給經濟表現帶來多大的變化。(實際上,有些經濟學家看到隨著提高人口的意愿來經受市場動蕩,幫助企業家資助創新社會和私人財富的增加,但我表示懷疑。)
在我的論文里,歐洲大陸經濟的根源問題是經濟動力機制的缺乏,籠統地說是商業上成功的改革創新。一個國家變化很慢的動力機制(dynamism)不是根據中短期的增長率來確定的。動力水平是國家接受可能有利潤前景的革新觀點和思想的肥沃程度的問題,這個國家在確認和繁榮擁有最好前景的思想方面多么擅長和內行,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準備好評價和嘗試投放市場的新產品和方法。
這種缺乏是有證據的。德國,意大利和法國好像比美國等國動力機制就弱。進入一流大企業的行列的公司在這幾個國家就少得多,更少的員工被報道擁有在決策方面的寬廣自由度的工作,這種自由度對忙于新穎,創造性活動的公司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我認為動力缺乏的大部分原因,如果不說全部原因的話,在于大部分歐洲大陸國家的“經濟模式”。一個國家的經濟模式決定了它的經濟活力。經濟模式擁有的經濟活力反過來是國家經濟表現的重要決定性因素。在具有更多創業活動的地方,更多的創新,更多金融和管理活動導致需求更多的工作,這些額外多出來的工作相對來說是需要全心投入和給人成就感的。參與率因而增加,生產率攀升到很高的水平。因此我看到歐洲國家運行的經濟模式是它們死氣沉沉的經濟特征的主要原因,也許是最大的原因。
一個國家的經濟模式有兩個維度。一個包含經濟機構。歐洲大陸的這些機構看起來不利于活力發揮。他們典型地表現出分裂化金融領域圈內人,大量的障礙和懲罰強加在圈外企業家身上,消費者領域對于新產品不夠大膽嘗試,缺乏必須的教育,管理決定上的工會投票(不僅僅是建議)和國家干預主義。我曾經研究過造成發達經濟活躍性缺乏、無法對技術革命作出及時反應的因素,結果發現力量在于不那么活躍的經濟限制性機構的強大力量,如就業保護法律、官僚主義、以及授權機構的軟弱比如正常運行的股票市場和充足的人文藝術教育水平。
經濟模式的其他部分包括國家的經濟文化的各種因素。國家的有些文化特征除了它們通過形成的機構施加的間接影響外,可能對經濟表現有直接的影響。價值觀和態度和機構一樣是經濟的一部分,有些起阻礙作用,有些起推動作用,在決定經濟表現時一樣重要。顯然,對歐洲大陸經濟表現的任何研究如果缺少了這個部分只能產生出來一些不知道可靠性的結果了。
當然,人們或許從根本上說都希望同樣的東西。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要求和追求最能服務于他們最終目標的東西的本能。密執安大學“價值調查”對歐洲大陸三巨頭和美國等比較國的工作年齡人群的研究結果顯示雙方不同,在工作場所表達出各種各樣的價值觀。
這里對可能影響活力的價值觀有特別的興趣。相對來說三巨頭里比較少的人報告說他們希望得到工作機會是為了成就感(法國42%,意大利54%,而加拿大和美國平均是73%)工作中的主動性的機會(法國38%,意大利47%,而加拿大和美國平均是53%)工作的趣味性(法國意大利59%,而加拿大英國是71.5%)。相對來說更少的人熱心承擔責任或者自由(德國57%,法國58%,而美國61%,加拿大65%)相對來說更少的人對別人的吩咐感到高興(意大利在總分3.0中得1.03,德國得1.13,而加拿大得1.34,美國得1.47)。
或許許多人愿意想當然地認為激勵精神,解決問題,熟練和發現等精神對國家的活力有影響,因而對國家的經濟表現也有影響。在精神虛弱的國家,思考創業啟動的企業家可能被嚇跑了,因為看到缺乏熱情和工作經驗的員工的前景,或許根本就沒有多少這樣的企業家。幸運的是,我去年夏天對18個發達國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國家間在經濟表現指標上的區別可以在相當程度上被這些國家的文化價值觀的國家間差異來解釋。(幾乎所有的價值觀都對許多指標產生相當的影響。)
歐洲國家這些價值的虛弱不是唯一影響那里經濟恢復的障礙。那里有保護“社會合伙人”(socialpartners)如社區、地方、店主、有組織的勞工和行業團體免受市場力量破壞的社會連帶主義者目標。還有阻礙缺乏利益相關者比如雇員,顧客,競爭性的公司,以及除了所有者以外的有利益關系的人同意的經營主動性的共識主義者(consensualist)的目標。有產生于西方文化中的從反對物質主義和平等主義觀點,即智慧提高和社會責任優先于個人參與和發展的曲調。還有認為國家指導下的研究是提高生產率的關鍵的科學主義(scientism)。同樣的,歐洲國家還有等級組織的傳統。最后,還有反商業主義(anti-commercialism)的曲調,經濟學家漢斯?韋爾納?辛恩(Hans-WernerSinn)曾經對我說“一個德國人寧愿說他繼承了祖先的財富也不愿意說自己白手起家。”
在我的早期著作中,我曾把思想圍繞一些歐洲大陸上作為對啟蒙運動和19世紀的資本主義的反應而出現的思想潮流比如社會連帶主義(solidarism),共識主義(consensualism),反商業主義(anti-commercialism)和順從主義(conformism)來進行。如果這樣的一種氣候讓未來的企業家感到沮喪的影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坦率地說,我沒有想象到歐洲人企業家精神會少些。我也沒有想到他更少需要思想挑戰,解決問題,主動性和責任心。
在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進行的歐洲人研究結果顯示發揮自由和責任很少有機會展現或者得到回報,他們學會不怎么關心這些價值觀。同樣的,已經同化吸收了自由和主動性幾代人的美國人認為這些價值觀是天經地義的。這可能就是托克維爾(Tocqueville)想的“美國人在管理自己過程中更大程度的參與,他們相對寬廣的教育和更加寬廣的機會平等都鼓勵產生有技能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的‘行動者’”。
讓人著迷的基本點是與此相關的實證結果,它支持國家的文化最終影響到經濟表現的各個方面如生產力,繁榮和個人發展等的啟蒙運動主題。
歐洲大陸人認為他們表達了正確的價值,但是這些所謂的正確價值是錯誤的。這些價值讓歐洲采用的經濟模式的經濟表現不佳,多數工作年齡層的人現在不滿意。解決問題辦法---從不盡人意的經濟表現變為非常高的經濟表現---不僅需要改革機構,或許還要改變促成這些機構形成的哲學源頭的文化。
- 上一篇: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我國貿易順差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