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經濟學的方法論特色
時間:2022-03-26 11:05:00
導語:新制度經濟學的方法論特色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從科斯《社會成本問題》看新制度經濟學的方法論特色科斯的《社會成本問題》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在理性選擇模型基礎上的以案例研究為主的實證經驗分析。在此文中科斯運用了“某工廠的煙塵給鄰近的財產所有者帶來的有害影響”、“走失的牛損失鄰近土地谷物”、“斯特奇斯訴布里奇曼”案、“庫克訴福布斯”案、“布賴恩特訴勒菲弗”案、“巴斯訴格雷戈”案等多個案例,其中有些案例已成為制度經濟學研究的典范。通過對案例的實證分析和精確的演繹,科斯從多個角度反復論證一個問題,即后來被斯蒂格勒稱之為科斯定理的東西。現(xiàn)實經濟世界及其中包括的制度的復雜程度是經濟學家所公認的,正是由于這種復雜性使得關于制度在經濟中的作用要么像新古典經濟學研究不得不假定制度是外生給定的,或者假定制度不影響績效,要么像馬克思古典制度分析和老制度經濟學分析那樣假定制度可以無成本地運用,或者沒有專門分析制度運行成本。而科斯在《社會成本問題》一文中開創(chuàng)性地用以案例研究為主的實證分析向人們揭示了制度在經濟中的作用,科斯之所以采用案例研究的主要原因在于實際經濟過程的復雜性,這導致制度研究必然從細節(jié)入手,從講故事中解釋制度對現(xiàn)實經濟世界的重要作用。自科斯以來,以案例研究為主的實證經驗分析已經成為新制度經濟學研究最突出的方法論特色。
二、案例研究對經濟學研究的意義
對于現(xiàn)實經濟關系的復雜性從來就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否認過,之所以羅賓遜夫人、弗里德曼以及科斯本人關于經濟學的前提假設的論述聞名于世的最直接動因就是現(xiàn)實經濟世界的復雜性?,F(xiàn)實經濟關系中錯綜復雜的各種因素都是難以完全用數(shù)量關系來精確計量和完整描述的,至少是在人類現(xiàn)階段所掌握的知識所無法完成的,現(xiàn)實經濟世界復雜到了經濟學研究即使放棄假設前提條件的真實性也要使假設前提條件易于處理的地步。而案例研究是對經濟問題和經濟決策的再現(xiàn)和描述,或者叫做講故事,這種方法能夠對經濟過程及其復雜的情景進行深入刻畫和分析,而不會產生因假設前提條件問題所產生的因素遺漏。換言之,案例研究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性,是真實經濟世界具體再現(xiàn),雖然個案不是全部的經濟世界而只是真實經濟世界中的一點,但僅就這一點而言,案例包含了它所代表真實經濟世界中這一點的全部的信息,它向人們展示了這一點所包含的真實問題、矛盾和困境,人們可以從這種豐富的信息中得到和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對于實證經濟學研究來說,案例研究為何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可以從《社會成本問題》一文中找到答案。一是發(fā)現(xiàn)意義??扑雇ㄟ^對一系列案例的連續(xù)性展示,發(fā)現(xiàn)了如果產權能夠界定:能夠自由轉讓且產權的轉讓交易成本為零,那么,資源的使用配置并不依賴這種權利的初始界定(除了影響雙方之間財富分配可能發(fā)生的差別之外),即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與產權的初始界定無關。也就是說,如果產權的初始界定可能導致不利于資源配置的結果時,可以通過一個自愿合約自動地轉讓使資源配置最優(yōu)。因為,合約的實施是沒有成本的,而且雙方都可以從合約的轉讓中獲得利益。二是檢驗意義。就是對已有的假設和命題進行檢驗,提供一個證明或否證。科斯從新古典經濟學假設交易成本為零的假設出發(fā),通過精致的案例分析得出了與現(xiàn)實經濟世界不相同的矛盾,從而否證了交易成本為零的假設。由于現(xiàn)實世界交易成本不為零,因而經濟制度結構,包括不同形式的合約及其不同的法律制度的存在才有必要?;蛘吒鼫蚀_地說,不同的制度安排在于節(jié)約交易成本,并努力使其成本最小。
三、案例研究的局限性及其辯護
案例研究在經濟學中的應用較少,在國內經濟學研究中應用得就更少,其主要原因來自于其本身的局限性。關于案例研究的局限性問題,必須從著名的“歸納問題”說起。自從休謨以來,哲學家們一直為“歸納問題”感到憂慮,因為從特定的事例歸納到普遍的規(guī)律在思想上需要一種非邏輯的跳躍,這是極有可能從真的前提導出假的結論的額外因素。如人們從太陽在早晨升起這個過去的經驗中推斷出太陽總是在早上升起這個一般規(guī)律;然而,從真的前提一定包含著真的結論這個意義上看,這在邏輯上并不是一個結論性的推斷,因為根本不可能保證我們迄今所經歷過的必然會和將來的保持一致。休謨并不否認我們不斷地把個別的事例一般化從而得出習慣,不否認思想上的自發(fā)聯(lián)系,但他否認這種推斷在邏輯上可證明是正確的?!皻w納問題”至今是邏輯無解問題,以至有人說:“歸納法是自然科學的勝利,卻是哲學的恥辱?!?可以說,休謨的困境就是人類的困境。實證經濟學常用的兩種研究方法計量分析和案例研究都無法回避休謨的詰難,但我認為,一方面人類作為茫茫宇宙的一個嬰孩,要認知這個世界無論從本體論還是認識論的角度來說,歸納是人類必須采取也只能采取的認知策略。換句話說,我們也許無法證明歸納的正確性,但通過歸納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地認知這個世界,向真理無限逼近。特別是對經濟學來說,認知這個世界,增進全人類的福利比獲得經濟學的真理更為重要。另一方面,案例研究雖然有歸納的成分,但并不完全是歸納,如《社會成本問題》中的案例研究運用更多的是精致的演繹。案例研究在發(fā)現(xiàn)新問題、認知世界方面完全不受“歸納問題”的限制,在這方面案例研究與計量分析相比有著明顯優(yōu)勢。計量分析是一種均衡分析,其前提是必須構造一個普適性的假設,通過對樣本的數(shù)學處理,得到一種事物發(fā)展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因此,無論計量分析的模型多么復雜,相對于更為復雜的現(xiàn)實經濟世界來說都過于簡單,從而計量分析也就難逃“歸納問題”的詰難。但案例研究就完全不同,應用案例研究當然可以進行歸納研究,但我認為案例研究最主要的作用還在于通過案例包含的真實而豐富的信息認知世界、發(fā)現(xiàn)問題,案例研究還可以檢驗一個命題及其假設,雖然案例研究并不能完全證偽什么,但通過案例研究我們至少能從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經濟世界與我們現(xiàn)有經濟理論中不一致的地方,從而對我們有
所啟示。因此,從認知世界、發(fā)現(xiàn)問題和證偽的意義上來說,案例研究并不受“歸納問題”問題的限制。我認為上述原因就是科斯沒有采用計量經濟學模型,而是選擇了個案,通過個案的連續(xù)性展示發(fā)現(xiàn)后來的所謂科斯定理的原因。
四、趨向律、現(xiàn)實主義與案例研究
無論是在自然科學研究還是社會科學研究中,“假定其他情況不變”應用非常廣泛,也就是說我們在研究中通常只是對一個因果關系進行檢驗,而且假定在檢驗之外的其他有關起始條件和有關這些條件的因果關系不變的情況進行的。舉例說我們在實驗中研究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時,通常假設摩擦力為零,而實際上摩擦力并不為零。經濟學研究中的這種情況更為普遍,如新古典經濟學研究中假定制度是外生給定的,或者假定制度不影響績效;如企業(yè)金融理論中的##定理,假設資本市場是完全的,沒有企業(yè)和個人所得稅影響及破產風險等等。經濟學研究中的“假定其他條件”和自然科學研究中一樣,把所研究的因果關系之外的因素作為干擾因素,在研究中都要排除理論中專門解決問題之外的所有可變因素,從而抽象掉大量的現(xiàn)實干擾得出結果。所以,我們通常說一個結果,實際上只不過是“向著這種結果的趨勢———這是向著這種結果的方向以一定強度運動的力量?!薄耙虼?,可以說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的幾乎所有理論命題都是趨向律?!?趨向律無論是在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中的應用無疑是正確的,通過趨向律的應用我們排除了大量干擾因素,得以認知復雜的世界。但是,趨向律的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經濟學中的應用使得我們經常會得出與現(xiàn)實經濟世界相矛盾的結果。這是因為我們排除了干擾因素的干擾,而這些干擾因素也像古典力學中的摩擦力一樣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如關于制度,我們現(xiàn)在已經知道制度并不是無成本地運行的,并不是不影響績效的。正是由于“假定其他條件不變”的應用所引起的經濟理論與現(xiàn)實世界的差異,導致了經濟學研究中的現(xiàn)實主義運動。以科斯在#$%"年發(fā)表的《社會成本問題》為標志,制度主義作為現(xiàn)實主義運動的一面旗幟,正引導著現(xiàn)代經濟學去探索更加紛繁復雜的“真實的經濟世界”。要研究“真實的經濟世界”就要正視那些過去被我們視為干擾因素而舍棄的因素,探尋這些因素的自身規(guī)律,使經濟理論更加接近現(xiàn)實的經濟世界。可以肯定地說,在以往的經濟學研究中被我們舍棄掉的而對經濟世界影響較大的因素決不止制度一項。而近年來國內外經濟研究中放寬以往研究中假設條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對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和交易成本為零等假設的放寬等等,這些成果更加說明現(xiàn)實主義經濟學研究將是未來經濟學研究中成果最多的領域。而現(xiàn)實主義運動所倡導的和最成功的研究方法就是案例研究。它為經濟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真實的場景和真實的過程,只有在沒有失真的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提煉和邏輯演繹才能使我們的結論更加接近“真實的經濟世界”。舉個例子說,如果我們以“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為出發(fā)點進行研究,恐怕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勞,因為我們從開始就錯了。
五、案例研究與中國經濟學發(fā)展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悠悠文明史,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特別是自#$&’年以來,中國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是一個巨大而深刻的極其復雜的社會制度變遷和社會轉型過程。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一轉型時期,在!"世紀的后!"年里,我們取得了年均()*增長居世界首位的成績。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認識和實踐可以說是同步進行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摸著石頭過河,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對是如何摸著的石頭,是如何過的河,也就是對改革過程中所隱含的復雜的經濟規(guī)律還有待進一步理解。改革取得的成績和帶來的問題在給我們帶來一個個迷團的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研究中國經濟問題最詳實的案例。所以,在中國運用案例研究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最有可能產生屬于中國的原創(chuàng)經濟學。目前,國內理論界已經開始了對運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中國經濟問題,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出版了《中國制度變遷案例研究》一書,為國內經濟研究帶來了一股新鮮空氣。自科斯發(fā)表《社會成本問題》以來新制度經濟學在現(xiàn)實主義原則基礎上所倡導的以實證為主的案例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案例研究的方法對經濟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研究“真實的經濟世界”具有重要的意義。大力倡導案例研究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深刻認識中國社會轉型時期改革背后的復雜經濟規(guī)律,提升中國經濟學在國際主流經濟學中的地位。
- 上一篇:傳統(tǒng)文化中經濟理論思想
- 下一篇:網(wǎng)絡對青年影響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