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領導人激勵與約束機制淺議論文

時間:2022-01-05 02:54:00

導語:國企領導人激勵與約束機制淺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企領導人激勵與約束機制淺議論文

論文摘要:如何培養和造就一支優秀的中國國有企業企業家隊伍是一個多年以來一直困擾社會的問題。企業經營隊伍中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不健康的因素,致使一批廠長、經理無法擺脫金錢誘惑,以身試法、身敗名裂。因此,為了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不僅要為其成長壯大創造有利的環境務件,更應重視能促進企業家隊伍健康成長的機制,即對企業家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論文關鍵詞:企業家;激勵;約束

激勵和約束是一對既對立又統一的有機體:激勵意味著給予企業家以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以刺激其為企業的利益工作,而約束則是運用法律、道德等手段抑制企業家對個人欲望的追求。激勵和約束過多,都會提高企業的工作成本,一般來講激勵過度的管理者必然約束不足,而約束過度的管理者則激勵不足,二者成此消彼長的勢態,這體現了二者的對立;同時,激勵離不開約束,沒有約束的激勵就好像沒有監督的權利,必然引發企業家對其個人利益的極度追求而損害企業的利益,而約束亦離不開激勵,離開了激勵的約束就會缺乏動力,其直接結果就是效率的喪失。激勵和約束正如胡蘿卜(carrot)與大棒(stick)的關系,是一把雙刃劍,時刻懸在企業家的頭頂,督促其按照企業的利益行事。

一、我國國企企業家激勵與約束機制的現狀分析

根據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發表的調查報告,目前我國企業經營者或企業家認為最有效的激勵因索是高收入,最有效的約束因素是法律法規和自身修養。

調查表明,被調查者對于“企業家激勵機制的建立”的滿意程度比較低,表示“不太滿意”與“很不滿意”的人數為38%,表示“很滿意”和“比較滿意”的人數為25%,表示“一般”的人數為3_4%。大多數企業家感到自己承擔的責任和風險并沒有得到合理的報償,只有7.1%的人認為自己的責任與風險“全部得到了報酬”,那么什么是最有效的激勵因素呢?有74.3%的企業家認為是“與業績掛鉤的高收入”。

本次調查了解了企業經營者對于最有效的約束因素的看法,結果發現,選擇“法律法規”和“自身修養”的比重最高,分別為78.6%和61.4%,其它因素依次為:董事會及監事會、職工民主監督、消費者、社會輿論監督、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內黨組織。相對而言,中西部企業的經營者選擇“職工民主監督”和“企業內黨組織”的比重高于東部企業,而東部企業的經營者選擇現代企業制度中的監督方式,如“董事會及監事會”的比重高于中西部企業。

以上調查表明企業家的激勵與約束機制的最有效的方式是高收入與法律法規。隨著我國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多年形成的企業制度正在被打破,企業家的激勵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企業家與企業職工2-3倍的收入差距已經突破,多種激勵方式的探索正在進行,相同的約束機制也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形成而不斷的增強。

二、我國國企企業家激勵與約束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家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1.激勵主體不明,導致激勵強度不足

在現實中,企業家的激勵主體,既有作為政府代表的工委和人事部,又有作為投資人代表的上級主管部門,還有作為企業自身代表的董事會或職代會。這是典型的政資不分、資企不分。其實只有投資人及其代表才是作為經營職能代表人的企業家的激勵主體。對經營者激勵不足特別體現在:(1)在我國的企業中,大型企業家的經營者激勵不足比一般中小企業更突出,這些大企業本身行為比較規范,經營者自我約束較強;同時受國家有關政策的制約,不如地方一般中小企業政策靈活,因此經營者收入分配一般偏低。(2)在經營者中,主要經營者激勵不足比一般經營者更突出。平均主義在企業經營層中更難打破,許多企業在改革分配制度時,職工的平均主義大鍋飯打破了,但經營層的大鍋飯卻繼續保留著,主要經營者與一般經營者的收入差距一般較小。(3)越是優秀的企業家越是激勵不足。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管理越嚴格,企業家收入越規范,其自我約束也越強,職權消費越少。這些企業家往往政治榮譽較多,但經濟上的收入相對較低,這嚴重不符合企業經營目標的要求。

2.激勵原則不確定,導致激勵內容繁復

在企業家經營業績的評價上,有的側重企業效益,有的側重股票價格,還有的側重企業的安定等。企業家個人收人應當占企業稅后利潤的多大比例,企業家所持股份應當占股本的多大比例,企業家基本收入應當是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多少倍,各地并元統一的標準或者稍具說服力的原則。其實,企業家經營業績的評價標準應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相機選擇,企業家個人收益與其經營業績掛鉤的比例更是企業家與企業之間的復雜博弈過程的結果。在實踐中,這種情況的發生,導致激勵內容除了基本的經濟收益激勵外,還有工作創造性和自身價值顯示性的激勵,社會責任感的道德激勵,升官晉職的權力激勵和政治地位激勵等也是主要方面的激勵方式。

這表明,中國國有企業的企業家不僅是自然人,而且是企業經營者,社會活動家,政府官員的復合體,他們的身上賦予了太多的使命??谄鋵?,社會分工日趨深化,企業家就是企業經營者,雖然有很多方面的利益追求,但都應當內生于自然人和經營者的復合體。

(二)企業家約束機制存在的問題

1.約束原則絕對化與約束形式簡單化

中國國有企業企業家的約束問題的突出特點是求全責備,實際上要求企業家為人處事必須盡善盡美。這不僅有悖常理,而且在實踐中把道德水準置于經營能力之上,也有違委托人關系下企業家產生的一般特征。這種情況導致“不檢點”的能人紛紛落馬,平庸無能卻沒有明顯過錯的企業領導人比比皆是,“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觀念長期盛行。此外,應當保持企業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的對稱性,只強調約束而不重視激勵,或者只強調激勵而不重視約束,都是不適當的,也是行不通的。

在實踐中,中國國有企業企業家約束的形式過于偏好行政約束、道德約束和員工約束,相對忽視正當自我利益約束、財產關系約束、組織關系約束和市場約束;過于注重“人”的約束,相對忽視制度和環境的約束;也沒有把約束形式與激勵形式結合起來。¨其實對企業家約束應當是建立在企業內部各種利益關系相互制約基礎上的博弈行為,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制度建設,而不是相關約束形式的簡單比較和選擇。

2.監督機制存在缺陷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營的是國家財產或來自于以國家財產為主的多方的財產,其生產經營活動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所以,對它的約束必須從全方位、多層次進行,監督方式上也應實行監事會監督和社會職能部門監督共存的方式,如:審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的介入等。但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建立的當前,由于行業自律、職業道德等方面的缺陷,使得這些以誠信為準則的中介部門也在暴露著有失公允的道德風險,因而也不敢妄斷它們能對國企行使客觀、公正、有力的外部監督。目前這種情況已引起有關部門和學者的重視,并據此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觀點和措施。值得注意的是,修改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雖規定了會計人員的法定職責、對會計的監督,并強調了嚴格規范會計工作的任務和對會計人員違反規定時的具體處罰手段,但仍然在承認會計人員獨立性問題上缺乏明確規定,這對于企業家的監督很不利。

三、我國國企企業家激勵與約束機制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我國國企企業家激勵機制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明確激勵主體,加大激勵力度

增強激勵主體的明確性,從而提高激勵的力度。目前,我國國有企業要根據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要求,清晰產權,明確權責,科學管理。同時,我國的企業的管理層,特別是企業家,對企業的經營決策和日常運作負有主要責任,因而承擔著主要風險,企業的失敗,往往要歸咎于企業家個人的失敗,如此的對應關系使得企業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所以要實施報酬與風險相匹配的原則。否則,喪失的就不僅是效率,還會是效果。風險與報酬的嚴重脫節,是目前現實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將會讓一系列的問題迎刃而解,即使不能立竿見影,最起碼也能有助于問題的初步解決。因此,激勵的力度在于切實貫徹報酬與風險匹配的原則,使企業家從內部產生動力,主動加強自我激勵,實現激勵的最佳效果。我國國內的一些民營企業和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一些知名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拉開收入的檔次,加大激勵力度,發揮企業家的最大作用。

2.明確激勵的原則,以利益激勵為核心

對企業家的激勵機制主要包括利益激勵機制,晉升激勵機制和榮譽激勵機制。我國企業要以利益激勵機制為核心,這樣才能明確激勵的原則,在我國企業中,建立健全企業家的利益激勵這一原則,首先應當把企業家作為一個獨立的利益主體對待,把他們的利益和一般職工利益區別開來,適當拉開收入差距,逐步提高他們的收入。其次,必須改變企業家收入形成的形式。在股份制企業中,董事長,總經理和董事的工資標準和獎勵辦法應該由董事長,總經理提出方案,由董事長批準。企業家的收入可以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工資。工資的形式可以是月薪制,也可以使年薪制,工資要進入成本。二是獎金。它要與企業家的績效掛鉤。獎金只能從企業利潤中開支,沒有利潤不發獎金。三是股份收入。通過一定方式,企業家可以有優先認股權。他們可以通過股份或股票的升值獲得收入。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激勵原則更加明確,企業家的積極性才會提高,企業的目標才能實現。

(二)我國國企企業家約束機制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加強法律約束

企業家的法律約束是極為重要的約束。從我國目前的現狀看,完善企業家的法律約束的主要措施應包括:一是要完善公司法,增加公司法中有關規范企業內部利益主體的法律條文。公司法不僅要對企業的地位及行為作出明確的法律規范,而且也要對企業內部包括企業家在內的各種主要利益主體的地位及行為作出明確的法律規范,使公司法能夠對企業家發揮應有的法律約束;二是考慮到企業家已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社會群體,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應該制定企業家法,對企業家的地位及其責權利等做出明確的法律規范;三是要從刑法和民法上增強對出資人財產的保護力度,尤其是考慮到目前對民營經濟私人財產保護力度仍顯不足的情況,應從刑法上加大對民營經濟出資人的私人財產的保護力度,糾正和防止企業家對民營經濟出資人的私人財產的侵犯。

2.建立監督實體,使監督機制更加完善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監督是否重要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監督機制不完善、企業家的需求層次還很低的情況下,我國的激勵機制主要在于物質激勵,很容易受到物質利益的影響,所以除了對人進行激勵外,監督手段也是不可廢弛的。而監督的關鍵就在于解決所有者缺位問題。

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所有者缺位問題,但其本身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所以也就無從解決所屬企業的缺位問題。股份制企業治理結構在現代企業制度中可說是比較有效的,但在企業上市以后,企業的經營就與資本市場相分離了,股票交易使得企業的股東群體轉換很快,并且很多股東持有股票也不是為了參與企業經營,所有者缺位依然嚴重。所以,股份制改造應當成為國有企業改制的主流形式,股份制企業中應當加強監事會的職能,不僅要使監事會成員的構成多元化,例如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股東、債權人、企業職工、主管機構派員及專家,而且要強化其職權,擴大其監督的權利,還應當在監事會下設立內部審計職能部門,以彌補內審的獨立性不足缺陷,添加監事會的監督手段。建立健全監督實體,對于規范企業家的行為起到了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