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危機及預防研討
時間:2022-11-24 11:53:00
導語:企業財務危機及預防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很多上市公司和大型集團公司的經營管理逐漸由資產經營為主轉變為資本經營為主,進入了財務為導向的企業管理階段。在這種經濟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將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問題。作為風險管理核心組成部分的財務風險管理已經伴隨著風險管理全球性運動的興起而備受世界各國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重視。
從經濟學角度看,現代企業的財務風險是一種微觀經濟風險,是企業所面臨的全部風險的貨幣化的表現形態,是企業經營風險的集中體現。在當今高度貨幣化的經濟社會中,企業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組織生產經營活動所面對和承受的各種風險,其發生、發展和危害都集中地反映為企業的現實或潛在的經濟利益損失,各種非經濟損失也可以按一定方式折算為經濟損失。從這個角度看,企業風險的大小及損失程度都直接和清楚地表現于企業財務收支的變化之中,最終表現為企業財務收益的減少。
由此可見,對公司存在的財務風險分析其成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防范和管理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二、財務風險定義及成因
財務風險是企業風險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它強調風險主體是市場經濟的參與者和競爭者。對企業財務風險的理解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的財務風險通常被稱為舉債籌資風險,是指企業用貨幣資金償還到期債務(即償還到期的本金加利息)的不確定性。這種觀點認為財務風險只與負債經營相關,沒有債務也就不存在財務風險。
廣義的財務風險就是指企業財務活動由于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企業實際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因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它不僅僅是籌資風險,還應包括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收益分配風險等。
企業外部環境的復雜性是財務風險產生的外部原因。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外部因素影響包括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市場因素等,它們是對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產生影響的外部條件,外部因素的變化對企業來說是難以準確預見和把握的,具有不確定性,勢必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自然因素的影響。自然界總是處于一種運動變化之中的,而自然災害往往對企業的正常運營造成破壞性的影響,這些最終都要反映到企業的財務成果上來。社會因素的影響。企業生存的社會環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國際國內政治形勢、社會制度與文化、顧客的消費習慣與價值尺度、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財政信貸政策、宏觀經濟狀況等因素的變化,都有可能使企業的財務風險加大。市場因素的影響。市場是企業生存的基礎,但市場總是處于高度的變化之中的,市場信息的不確定性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價格水平的升降、各國匯率的變動、競爭對手的策略調整,以及市場信息的不對稱等因素都可能導致企業的財務風險增強。
內部因素的影響。在企業內部,為了適應市場的要求和加快企業的發展,現代企業的財務活動日益復雜化和多樣化,在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運營、收益取得等方面的風險日益加強。同時,企業的管理水平、產品或服務質量、經營條件、工作效率、員工素質等也會給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帶來風險。
三、防范財務風險,使企業的財務風險減少到最低
第一要樹立風險意識。加強企業管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企業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增強他們在認識風險、分析風險和防范風險的能力,提高管理決策水平。基于財務人員在企業財務風險防范中的重要地位,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培訓不應只局限于會計繼續教育,還要全面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素質,掌握企業風險管理理論,能夠準確地分析企業的外部環境及其變化,時刻關注國家的經濟政策調整,以便能夠及時做出防范措施,以減少企業的財務風險。
第二要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建立財務預警系統是財務管理制度創新的必然選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與不確定性,經常有企業發生財務風險甚至破產。歷史情況表明,財務風險并非在一朝一夕內形成,而有一個較長的潛伏時期,因此有必要建立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監測、信息反饋,在財務危機的萌芽狀態預先發出危機警報,促使經營者及時采取有效對策,改善管理,防止企業陷入破產的境地,以保護各相關主體的利益。
第三要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為防范財務風險,企業必須理清內部各種財務關系。首先,要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應承擔的職責,并賦予其相應的權力,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各司其職;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應兼顧企業各方利益,以調動各方面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使企業內部各種財務關系清晰明了。
第四要建立合理的資本結構。財務風險本質是由于負債比例過高導致的,因此企業不但應該設計合理的資金結構,保持適當的負債、降低資金成本,而且還要控制負債的規模,保證謹慎的負債比率,避免到期無力償債或資不抵債,從而來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為自己創造了良好的融資環境,吸引各方投資。
四、總結
企業的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預見和進行控制的。企業只有在對財務風險有了一定認識,在制定決策時考慮到財務風險,定期對企業各類財務信息加以對比分析,找出企業潛在的風險因素,建立起財務風險防范體系之后,才能夠使企業最大限度地避免財務風險,實現最終的目標,獲取更多的收益,健康持續地發展。
- 上一篇:縣域金融體制革新考究
- 下一篇:構建物資采購業務報告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