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收入差距與經濟發展論文

時間:2022-03-25 03:10:09

導語:城鄉收入差距與經濟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收入差距與經濟發展論文

一、文獻綜述

經濟增長和收入差距的關系一直是學者和政策制定者關注的重要問題,有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現有文獻主要有以下三類觀點:

第一,經濟增長會擴大收入差距。LundbergandSquire基于聯立方程模型,得出收入不平等會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也會促進收入不平等水平上升。張雪玲基于實證分析,得出短期和長期中二者均呈現正相關,經濟增長是收入分配的單向格蘭杰原因,即隨著經濟發展,收入不平等會加劇。

第二,經濟增長會縮小收入差距。陸銘等通過分析得出收入差距對于經濟增長始終呈現出負的影響。經濟增長縮小了收入差距。因此,縮小收入差距有利于經濟增長,并反過來促使收入差距縮小,從而可能實現平等與增長相協調的目標。

第三,經濟增長與收入差距間是非線性關系。Kuznets最早提出了經濟發展與收入差距呈“倒U”型關系,即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經濟發展會擴大收入差距,當經濟發展超過一定水平后,經濟發展會促進收入差距的縮小。陳昌兵分析了經濟發展與收入差距間的相互作用機制,經濟增長會通過不同的途徑影響收入差距,其會通過人力資本途徑縮小收入差距,而物質資本途徑卻增加了收入差距。王少平等通過分析得出城鄉收入差距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是由正向逐漸平滑轉換為負向,且負效應呈逐年增加趨勢。郭娜等利用非線性協整模型,得出行業收入差距擴大對經濟長期增長的作用由促進轉變為阻礙,誤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表明行業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的長期穩定關系,對短期的經濟增長和收入差距沒有顯著影響。呂煒和儲德銀從理論上分析二者間是倒U型的關系,并得出東部地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正相關,但中部和西部地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均與經濟增長負相關。張濤等進行實證分析得出庫茲涅茨曲線在中國顯著存在,而且當人均實際GDP達到20000元左右時,中國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隨著人均GDP的進一步增加而逐漸下降,與跨國面板的實證結論一致。由于我國的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的區域差異較大,有一些文獻分區域對我國的收入差距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分析。陳安平基于實證分析,得出在全國和東、中、西部地區,存在著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的多樣關系。王亭喜等基于實證分析,得出在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縮小了居民收入差距,在中部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擴大了居民收入差距。縱觀以上主要文獻,我國經濟增長與收入差距可能存在非線性關系,但沒有給出實證結果,也沒有指出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經濟增長與收入差距之間的系數差別。因此,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本文使用門限面板模型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這樣可以區分出不同經濟增長階段,經濟增長對收入差距的影響,從而詳細分析二者間的關系。由于二者關系可能存在區域差異,可使用省級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以更好地反映經濟增長對收入差距影響的區域差異。

二、結論與啟示

本文通過構建門檻模型,并選取中國大陸30個省、市、自治區(西藏除外)的1998—2013年的平衡面板數據進行回歸,很好地驗證了經濟發展對城鄉收入差距的門檻效應,得出以下結論和啟示:

第一,對于全國而言,經濟發展處于較低水平時,會擴大城鄉收入差距,并且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作用在增強,直到當經濟發展水平高于6.7751時,經濟繼續發展會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這表明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還處于會擴大收入差距時期,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大力推出“惠民生”的措施,而且這些政策要向農村地區傾斜,以防止收入差距過大不利于邁過“中等收入陷阱”。當經濟發展水平超過6.7751時,經濟發展會促進收入差距的縮小,因此應該繼續大力發展經濟,以更好地實現經濟發展和收入差距縮小共存的格局,進而促使整體經濟進入良性循環的態勢。因此,在促進經濟發展,縮小收入差距時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出臺不同的措施。

第二,東部地區呈現典型的倒“U”型,經濟發展處于低位時,經濟發展擴大了城鄉收入差距;當經濟發展處于高位時,經濟發展縮小了城鄉收入差距。因此,東部地區經濟發展與城鄉收入差距的關系與全國的情況類似,也是需要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即經濟發展處于低位時要同時兼顧經濟發展和采取措施降低收入差距問題;當經濟發展處于高位時,重點是大力發展經濟,此時經濟發展會自動縮小收入差距。另外,東、中、西部地區中,只有外商直接投資的系數是顯著的,而且是正的。說明了東部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擴大了收入差距,可能由于外商直接投資更有利于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而對農民收入的提高不明顯。

第三,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處于低水平時,其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不顯著,當經濟發展處于較高水平時,擴大了城鄉收入差距。這可能是由于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經濟發展對收入差距的影響不大;但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時,中部地區可能會發生產業結構升級,由先前的以農業為主轉向大力發展新型工業,這樣經濟發展就會拉大城鄉收入差距。因此,中部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對經濟發展和城鄉收入差距縮小可分別采取不同的措施,不用關注二者的交互影響,但是當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時,要同時兼顧經濟發展與收入差距縮小問題。第四,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不管處于哪個水平,都擴大了城鄉收入差距。這可能是由于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對資源的依賴性比較大,而資源大多數被城市人口所擁有,農民所擁有的資源很少,因此經濟發展會不斷擴大收入差距。因此對西部地區而言,在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都要同時兼顧經濟發展與收入差距縮小問題,尤其要重點關注收入差距問題。

總之,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由低收入階段開始過渡到中等收入階段,一定要注意經濟發展與收入差距的關系,而且要根據不同地區二者關系的差異,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更好地實現邁過“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標。

作者:林立達單位:福建江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