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低碳經濟發展途徑探討
時間:2022-06-14 09:22:20
導語:制造業低碳經濟發展途徑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制造業作為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成為目前碳減排的主戰場。然而,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支柱,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但全球環境的惡劣使得低碳經濟的發展已經不容刻緩,如何解決低碳經濟與制造業發展之間的矛盾,是當下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
關鍵詞:制造業;低碳;科技;創新
一、制造業低碳經濟發展現狀
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其每年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較高,制造業的發展能夠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與其他行業相比制造業的能源消耗總量過高,能源利用率低,浪費了大量一次性不可再生資源,不僅造成資源枯竭的局面,還嚴重影響的環境,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加劇了全球的溫室效應。我國制造業能源消耗總量大,能源利用率低,不僅浪費了大量一次性能源,早在“十二五規劃”中就特別強調低碳經濟的發展,全面各地已經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有關溫室氣體排放的統計監測和分解考核體系,切實保障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
二、鹽城制造業發展現狀
制造業的智能化成為鹽城市近幾年發展重點,成為穩定經濟增長、調整經濟結構、促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向,企業智能裝備、智能生產、智能服務等成為重點發展領域,挑選骨干制造型企業,成為重點項目的實施單位,并開展試點示范,提升制造行業的創新能力。為機械、汽車、化工、紡織等行業發展制定智能車間的發展方向,引導制造企業能夠結合行業特點加快智能制造業發展步伐。鹽城制造業的智能化發展目前已見成效,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試點,以現有的機械裝備和信息技術產業為基礎,推進電子信息技術與各領域進一步的深度融合,該區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截止2016年鹽城市投資84.9億元用于50項智能制造項目計劃、工業機器人新增346臺、企業用工人數減少1796人。樂洲科技年產500萬臺手機智能車間、輝豐農化年產1100噸原藥生產線、輝山乳業年產18萬噸乳制品生產線智能改造等一批智能化項目陸續竣工投產。劍橋涂裝、大洋精鍛、豐海新能源、江森座椅、華稼食品5個智能車間項目通過2016年度省示范智能車間現場審核。
三、鹽城制造業低碳經濟發展的思考
鹽城制造業仍存在著制約發展的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技術創新投入不高、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偏低、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缺乏核心技術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技術、管理體制落后、不適應形勢的發展需求等方面。對此,應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1.各行推進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江蘇省節能減排的具體要求和各個地區所分解的任務指標,鹽城市應降低制造企業產品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危害居民身體健康的氣體排放量。應加強資源、廢棄物的利用率,加快能源的回收利用產業的發展速度,促進行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如今所面臨的資源枯竭、能源損耗嚴重的局面,而制造業作為能源、資源密集型行,需要實行循環經濟模式,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須采取措施避免遭遇資源困境。即使目前智能化的實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目前鹽城的制造業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的問題,這“三高”對于低碳經濟的發展存在很大的威脅,為了能夠使制造行業擺脫困境,需要實行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大力整頓制造行業,淘汰、兼并重組落后產能企業,達到節約資源和能源的目的。如若制造業繼續走老路,安于現狀不實行改革,必將會受到政府、法律、市場等各方面的諸多限制,如在項目審批立項時會受到環境保護法等制約而最終導致項目無法實施,長此以往,必然會被市場所淘汰。2.注重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對于低碳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只有技術創新才能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政府應該鼓勵企業進行技術開發,特別是制造企業,應當開放應用可循環的作業流程技術,開發新材料替代原先舊的材料。除此之外,應加快技術改造的步伐,只有進行技術改造才能促進制造業的優化升級。技術改造應以產品質量、節能降耗、智能生產等作為重點,引進新技術、先進工藝、智能裝備,對現有的生產機械設備、生產工藝進行改造,優化生產流程,升級企業技術裝備,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增強企業新產品的開發能力,加快產品的升級換代,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目前鹽城引進大量的創新型企業,給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但一些傳統的企業卻仍然維持現狀,特別是一些老的機床廠,現在智能化的生產有些跟不上,近幾年面臨巨額的損失,只能通過地產投資來彌補虧損,長此以往必然會被淘汰,需要引進先進技術來改善現狀。3.引進學術專家,強化技術創新型人才隊伍的建設。企業的創新人才隊伍至關重要,制造業低碳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這只隊伍,具備一支適合制造業循環經濟型人才隊伍,可以滿足不同制造類型企業的需求。目前鹽城缺乏這樣的技術創新型人才隊伍,雖然近幾年在不斷引進但是成效不大。其中企業對技術創新所需要的中高級技術工程師和熟練技術操作人員的需求尤為突出,同樣也缺乏科學技術骨干、學科帶頭人,急需引進和培養這樣的專業技術人才,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制造業低碳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還能滿足鹽城市中長期戰略發展的需要。為此建立后備人才選拔方案,注重人才儲備庫建設,避免人才隊伍參差不齊。與高校合作研發,滿足企業對學科建設、骨干人才的需要,努力使制造行業內從事循環經濟技術創新的人才在年齡、專業、分工、數量或級別上處于合理的配置狀態,從而優化人才結構。4.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第一,在制造業中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引導自覺實施清潔生產。制造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往往不會注重清潔,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情況嚴重,而發達或較發達國家和地區進行污染防治的成功經驗就是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量和排放量,促進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第二,增強作業人員的環保意識。制造業員工往往會缺乏的環保意識,對排放的污染物的危害得不到正確的認識。鹽城市的相關政府部門要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如組織單位和職工學習并遵守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增強其環保意識,開展系列活動,行業人員進行交流,將可能產生的污染物的排放量進行有效控制,盡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第三,引入環保型新材料和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選用新型環保材料是解決制造業廢氣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的主要途徑。要在加大對環保型材料研制和開發力度的同時,積極開展制造業材料的環保認證工作。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不僅能夠提高產品質量,還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例如先進的混凝土澆灌技術有效地降低了建筑施工場地的噪聲。第四,加大對垃圾和固體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監督。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建筑垃圾基本都可以回收利用,建立群眾環保監督機制,設立群眾環保監督小組對制造業的污染物排放。5.進一步提高國際化水平。鹽城制造業的國際化趨勢開始很早,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障礙”很多。如渠道障礙、品牌障礙、技術障礙、資源障礙、非關稅壁壘、人才壁壘等。即使存在障礙,在經濟發展中仍必須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加強國際化經營,深化經濟技術合作。鹽城市制造行業應充分利用進一步擴大制造業對外開放程度,鼓勵國外先進知名制造企業參股和投資國內制造企業和項目,在產品深加工領域投資設立企業和研發中心,提升鹽城市制造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比如:悅達起亞與韓國的親密合作,但同樣其業面臨銷售的困難,可以加深與國際企業的合作,壯大企業的銷售團隊,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帶動汽車制造業的發展。
作者:丁金蘭 單位: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宋洪.低碳背景下戰略產業的選擇與發展(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2]邱振卓.低碳經濟視角下的吉林省產業轉型升級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6月.
[3]張歡.我國低碳技術進步對制造業產業競爭力的影響研究(D),東華大學,2016年1月.
- 上一篇:大學校企合作模式可持續發展探析
- 下一篇:實體經濟發展的困境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