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

時間:2022-07-19 09:52:43

導語: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

1農民專業合作社概述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中以承包制為基礎、以農民家庭為單位的農村農業生產經營產品方面的聯合經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整個合作社的經營是遵照民主的方式進行,并根據實際的情況來指導具體的合作社經營。在組織職能的分類上,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種由人民群眾自發成立,具有民主管理性質的自發性經濟組織。

2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現狀

自我國關于農民合作社的法律頒布后,我國就開始了在農村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進程。在我國,農村地區發展經濟也成為了各個地區發展的重點,并在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中發揮了積極地作用,對于傳統農村經濟發展形式加入了新鮮的血液。盡管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在很多地區得到了良好的應用,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也逐漸向著更多的地區發展,但由于剛剛起步等方面的原因,在整個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也就制約了其在農業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可能。

2.1技術含量較低

目前的經營狀況來看,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是以農民為主的結構組成,由于目前我國農民在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建設還需要繼續加強,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中就必然會存在一定的水平問題,限制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1]。在當代社會中,由于人們對于生活水平和物質需求不斷提高,對于農業產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也就要求在農業生產中需要更高技術水平的生產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撐部分來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此外,市場的風向本就是多變的,農業參與到市場的運作中時,本身就屬于弱勢的一方,而此時在經營方面如果不能夠利用科學的經濟管理,那么勢必會形成更加弱勢的經濟結構的出現,而現在正是由于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缺少能夠進行專業經濟管理的人才,也就導致了這類問題存在的隱患。

2.2農村產品的市場地位

在經營農村產品時,由于傳統農業生產和經營意識的根深蒂固,在很多時候農業產品不會形成品牌,即便能夠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但在經營方面仍會受到一定限制,難以在市場中形成獨特的品牌影響力。大多數農業無法集中參與到市場經營中,就不能夠在市場中形成一種特殊的影響力,沒有品牌作為經營的保障,很多市場也就因為這樣的原因在不斷丟失,使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市場經營中的影響力還達不到預期的水平。

3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作用

3.1改善農村土地和生產工具問題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組織聯合上具有獨立性和民主性,而且是以農民為主要成員,這也就意味著每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都能夠支配和使用相當一部分的土地使用權,那么在經營方面就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農村用地結構,根據不同的市場需要,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當中的土地進行作物選擇。分析歷史也可以看到,在過去施行的家庭聯產承包制對于特殊時期的生產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目前社會的發展速度之快已經使得過去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無法完全適應當代農業的發展任務,因此在農業土地的管理上就需要一種新的方式來實現現代農業生產的改革[2]。而農民專業合作社正是能夠利用結合來自農村的優勢整合優化土地資源,并根據一定的市場規律對農村的土地使用、農具使用以及生產資源實現分配的合理優化,這種優化方式在一些土地較為分散地區的優化更加明顯,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能夠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大型的生產設備參與到農村的生產工作中,通過集體使用的方式使更多的農村生產設備投入到農業的生產和使用中。

3.2加強農民與政府之間的聯系

我國農民的分布是以村莊為主要形式聚居,農民基數大、受理人員的不足導致了基層農民在與政府溝通交流時,很難具體的表達出意見。這樣一來,上級的政策在傳遞和宣傳中就會缺少具體的渠道,農民的問題上傳時也會缺少足夠的渠道而顯得缺少重量。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通過在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上級政府中建立的聯系,有效增加農民與政府之間的交流,并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經濟市場影響力的加深擴大自己的影響,以此來確定農民在政府表達自身意見的話語權。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解決農村事務,會使政府機構在潛意識上認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執行權力,尊重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尊重了農民的利益和訴求,在個體農民和政府之間產生了一個有效的溝通渠道,保障了上下信息的溝通交流。

3.3解決農村生產勞動力問題

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彌補家庭承包責任制的缺陷,它主要通過農戶之間的結合,完成農村經濟的改革。此外,農村人口的就業問題一直阻礙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而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緩解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壓力。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來說,不僅僅是進行農業生產,還可以發展養殖、產品再加工等方面,多樣化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完全能夠解決富余勞動力等問題。

3.4解決農村生產資金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經濟發展前期發展速度迅猛,后期較緩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農村的發展資金不足,一家一戶的資金數量嚴重缺乏。通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由社員入股出資,為農村的發展節約了資金成本,不用貸款,通過閑散資金的集合便壯大了資金的規模,農民原先想辦而辦不成的事,現在都可以迎刃而解。3.5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1)把薄弱的家庭農戶組織起來,促進農業規模化發展,提高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提高農業的標準化水平,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有效提高農民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克服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讓農民“抱團”闖市場,獲取規模效益。(2)為農民的農業生產提供系列技術服務,有利于先進農業技術的實踐推廣,提高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3]。(3)加強社員自律,協調專業合作社的內外部關系。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利用組織方式規范農戶行為,維護農村社會和諧,增加農業產量,提高農產品質量。

4結語

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的不斷深化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工作仍然任重道遠,還需要更多農民和其他人員共同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提供更多的意見和發展空間。通過在農業方面不斷的發展,同時也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在農業方面提供的支持。不僅確立了農民利益的不斷擴大,同時也能夠促進我國農民在社會地位的提高和確立。在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綜合建設中提供一個可行的執行方案,并以這種方式促進我國綜合化現代化的社會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

作者:海力其古麗·汗木都 單位:新疆鄯善縣農經局

參考文獻

[1]滕海霞.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甘肅農業,2015(22):27-28.

[2]郭志偉.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中的地位及作用[J].中外企業家,2016(16):253-254.

[3]郝俊英.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農村經濟作用和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6(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