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共享經濟發展研究

時間:2022-09-04 03:37:17

導語: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共享經濟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共享經濟發展研究

摘要:共享經濟的本質是依靠互聯網技術,實現閑置物品或服務等資源共享,對促進信息公開透明、實現社會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大數據與區塊鏈技術的融合提供了一種新的發展思路與模式,成為促進共享經濟新發展、完善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有力支撐。

關鍵詞:大數據;區塊鏈;共享經濟

一、引言

自2015年“互聯網+”戰略提出施行以來,迅速崛起了一批共享經濟企業,這些企業融入租賃、金融等多個行業,并逐漸遍布市場多個領域。但是,在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共享經濟模式在信息安全以及監管保障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一方面需要解決技術難題,在另一方面,就必須依靠政府,企業和市場的力量。因此,將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相結合,優勢互補,這樣的新模式可以為共享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思路和契機。

二、共享經濟只運用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問題

(一)個人信息安全難保障,信息安全存在隱患。在共享經濟之中,消費者獲得的是商品的有限的使用權力,并不是完整使用權和所有權。因為使用權與所有權是脫離的,所以用戶一旦失去暫時使用權,就很難再接觸到商品,無法控制自己信息的走向,可能導致信息泄露。在共享經濟下會產生許多附加的共享信息,那么大量的用戶信息就會被后臺運營商掌握,很可能被用于大數據分析來進行市場交易,因此非常容易發生信息盜用現象。(二)信息化建設不完善,信用數據的缺乏。豐富海量的數據資料是大數據技術的基礎和核心,因而,共享經濟想要得到快速的建設就必須要建立一個完善完整的信息數據庫。但是如今市場上的不同行業之間所建立的信息數據庫都各不相同,完整度上也都有著比較大的區別,行業不同,信息化程度也不盡相同。另外,由于不同行業的原始數據信息標準不同,致使搜集到的數據需要經過加工或者翻譯,統一標準后才能使用,所以在準確程度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三)運用的技術過于單一,與傳統產業融合有待加強。目前共享經濟依賴于大數據技術,首先建立數據模型,然后采集用戶數據,最后進行大數據分析,從而探索出用戶需求變化以及市場未來發展方向。以用戶使用數據來確定市場變化,這樣分析出的結果不免有些片面,無法準確地把握市場動向,技術的安全性與成熟度有待進一步完善,所以對新技術的需要迫在眉睫。比如共享單車,由于用戶個人素養的原因,出現了許多車輛損壞、私人占用、亂停亂放等問題,這種問題表明雖然現在共享經濟有大數據作為支撐,但是信息數據仍然不夠完善、安全,不能過于依賴這種不完整的數據。此外,共享經濟與傳統產業目前還沒有完全融合,出于利益和機會成本考慮,共享經濟企業不愿意將數據公開給傳統企業,不利于兩者間的合作共贏。

三、共享經濟引進區塊鏈技術存在的優勢

(一)降低交易成本,實現最優配置。隨著共享經濟模式的逐漸發展,共享經濟發展的活力之源是共享經濟企業對其產品的大力補助。以網約車為例,在軟件剛投入市場時,會發放大額優惠券,增加交易成本。并且,司機在接單時的所在地與用戶所在地存在一定距離,去接乘客的過程中會增加額外成本,當用戶等待的位置距離司機接單的位置越遠,額外增加的成本就越高。但是如果利用區塊鏈技術,就能夠智能地將距離最近,成本最低的司機分配給用戶,進而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實現共享資源的最優配置,依靠區塊鏈技術達到信息高速傳遞以及最低成本的目的。(二)完善信用體系,保障用戶信用真實。良好的信用有助于成功建立交易關系,是交易雙方進行市場交易的基礎。以共享單車為例,為了防止單車不被故意破壞與丟失,企業需要用戶提供相應的信用信息,這樣才能使用共享單車,而如何確保信用信息的準確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區塊鏈技術有著數據公開透明、能為交易雙方建立一份智能合約的特點,從而能使交易正常進行,合約的形式具有約束力,可以約束交易雙方不得隨意中途退出,以免在交易的過程中出現經濟損失的現象,從而維護共享經濟可以在正常情況下運行。區塊鏈技術下,采用P2P模式來進行數據上傳和查找,交易任何一方都可進入該系統來智能查找,通過簡單操作就可一目了然看到對方的信用記錄,數字加密不可篡改,既簡便快捷又不易造假,有效增加信用信息可信度,避免信用造假引發的不必要損失和糾紛。(三)加速實現產業融合,促進全球經濟信息共享。區塊鏈技術的引入,能夠使全球數據資源在安全范圍內實現共享,不受時間以及空間上的限制,有效地解決不同行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困難問題,從而使得信息數據不再只被少數幾家企業所掌控壟斷,推進全球的產業融合的進程。信息數據的分享在區塊鏈技術中是采用節點同步式,而大數據技術則是用來對數據進行采集以及分析處理,區塊鏈技術保證數據真實安全共享。同時,區塊鏈技術構建電子交易貨幣系統,能夠有效消除國際匯率波動的影響,也避免了國家間法律標準不統一造成的問題,得到較為統一的標準,加快實現全球范圍內的信息共享經濟時代。

四、構建基于"大數據+區塊鏈"的共享經濟模式的對策

(一)企業層面:推動“大數據+區塊鏈”模式實踐。企業是共享經濟模式的實際操作者,在共享經濟市場中居于主體地位,承擔著落實與發展“大數據+區塊鏈”共享經濟的職責。一方面,企業應引進及培養大數據及區塊鏈專業技術人才;另一方面,企業應在數據化建設與管理上下苦功,通過“大數據+區塊鏈”共享經濟新模式在一些業務中進行試點運行,逐步實現模式的改造與升級。企業可以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不斷對區塊鏈技術進行研發與完善,同時,企業還應當成立專門從事互聯網技術研發、管理與運營的獨立部門。(二)技術層面:促進“大數據+區塊鏈”技術融合。首先,開發融合大數據與區塊鏈技術的程序接口,保障區塊鏈技術能順利嵌入大數據程序中。其次,利用區塊鏈技術數據透明不易篡改的特征,檢驗大數據搜集來的數據真實性,檢驗結果清晰直觀,可信度強,能有效防止信息造假。最后,搭建大數據信息共享平臺,用來對區塊鏈系統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儲存。在區塊鏈這一系統中,每一個單獨的塊節點都包含系統完整的信息,并且所有信息都具有明確的來源,可以進行追溯定位。每一次信息記錄都需要進行檢驗,讀取時也需要檢驗,經過多次信息記錄與讀取才可以達到最終交易的目的。因此,將區塊鏈技術融入大數據技術中,能夠使得交易過程簡化高效。在現在的計算機技術能力下,借助搭建的大數據平臺,以此為基礎,如果能研發出將區塊鏈技術融入大數據技術中的程序與接口,就可以實現這兩項技術的充分融合并為信息搜集及保密提供高效途徑。(三)政府層面:助推“大數據+區塊鏈”。模式規范化發展首先,政府應看到共享經濟對社會資源有效利用的重要作用,提高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識,對共享經濟的發展應該給予特別的重視,并且適當地對其提供一些技術上的支持以及資金的幫助。其次,政府應該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政策,以政策形勢有力支持鼓勵共享經濟發展。政府部門應重視產學研結合,支持我國基礎信息建設,并且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建立信息資源數據系統,統一不同行業的信息標準,促進信息資源搜集與整合,為建立“大數據+區塊鏈”共享經濟模式提供相應信息支持。最后,制定區塊鏈技術相關的法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監督管理,為共享經濟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Bughin,Jacques.Livingston,John,MarwahaSam.SeizingthePotentialof“BigData”[J].MckinseyQuuarterly,2011.

[2]KKFung,SHKolar,PKarnam.RegulatingNaturalMonopoly:FlashAnimation[J].JournalofEconomicEducation,2007,38(2).

[3]蔡余杰,共享經濟一引爆新一輪商業革命[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5.

[4]付鋒莉.基于“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的共享經濟模式構建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8(5):63-64.

[5]鄭志來.“互聯網+”背景下共享金融發展路徑與監管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6(8):86-91.

[6]黃駿.對我國共享經濟發展的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2):245.

[7]劉海英.“大數據+區塊鏈”共享經濟發展研究——基于產業融合理論[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1):91-95.

[8]高原.共享經濟的現狀及其在中國的發展趨勢[J].經營管理者,2015(35):232.

作者:張紅雷 蘇瑩 單位:徐州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