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才隊伍建設思考
時間:2022-06-06 03:39:31
導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才隊伍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黨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將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進行深度融合,這就意味著人工智能將作為新一輪的產業變革核心驅動力,會將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巨大能量釋放,會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而人工智能發展的最關鍵要素,是對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在國家公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指出,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的尖端人才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要把高端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人工智能發展的重中之重。不僅僅是人工智能方面,中國未來的核心競爭力還是高科技,高科技的競爭力第一是人才,主要是高端人才。
1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端人才隊伍的現狀
1.1目前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端人才的存量。截至2016年底,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創新人才加快集聚,國家千人計劃累計18名、省雙創人才24名、省雙創團隊2個、姑蘇領軍人才37名、吳江科技領軍人才184名,設立吳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開發區園區,建成海峽兩岸人才交流中心,成功承辦江蘇首屆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大會。同時創新主體加快成長,擁有各類工程研發中心、技術研究中心10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個,高新技術企業126家,高新技術產品688項,累計有效發明專利達1207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40.28件,引進武漢大學吳江技術轉移中心、西安理工大學吳江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類項目。1.2目前開發區高端人才現狀中存在的困難。隨著區內企業轉型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的節奏加快,高端技術崗位的招聘和引進已經成為企業招聘的重點和難點。開發區根據企業轉型升級需求提供獵頭服務,在智能裝備、機器換人等領域適時推出中高端人才招聘會,全方位滿足企業人才儲備的同時,為開發區“二次創業”打好基礎。目前還有以下幾點困難。(1)高端人才的各種需求需逐漸配套。在高層次人才交流會上,高端人才以及博士(后)們在討論引才等話題時,非常關注子女教育、住房、醫療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從低到高來看,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逐步滿足,對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是生理、安全需求,更多的是社交、尊重的需求,并更注重是自我實現的需求,那么作為縣級開發區要想引入更多的、更優秀的高端人才,保障其相應的高級需求就尤為重要。高端人才是個稀缺資源,在國內或者國外都是優秀的人才,因此其本身可供選擇的城市范圍非常之廣,若沒相應優質的城市配套資源,高端人才豈會選擇相應的小城市發展?(2)信息交流和項目對接的困難。在高端人才來看,博士(后)們相當多的時間在實驗室里而忽略了信息交流和項目對接,于是創新創業背景下的跨界合作與交流顯得十分重要。不僅跨界合作交流成為高端人才的焦點,而且還跨界合作信息的快速交流也是高端人才聚焦的重要話題,博士們若能與不同行業的專家進行交流,就能夠找到自己的創新空間和事業方向,向行業內的專業人士學習,積極參加高層次人才的協會組織或者各種社會活動,這些都是盡快融入獲得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3)科研圈的問題。目前開發區傳統和新興產業不斷聚集,高層次人才大致分布在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而且還在不斷地吸引著創業者和高技術開發者,另外,開發區的科研力量不足以及信息交流的不通暢,無法提供相應的更多的高端科研平臺,會讓部分高端人才有所顧慮,導致在做項目時需要到其他城市求助,無法高效率地完成研究。
2解決措施
2.1以政策配套招才引智。為了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因此在政策扶持方面,吳江區大力支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設,給予設站單位60萬建站資助,開題可享每只題目3~8萬元經費補貼,給予博士后研究人員6萬元生活補貼,兩年期滿,博士繼續留在吳江工作的,還可享受到30萬的補貼。在站期間申請吳江區級以上各類人才項目還可享受到相應的人才資助,可謂政策優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高技術人才與企業搭起了橋梁,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僅是企業實力的代表,也是企業科研水平的代表,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歷來非常重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這一平臺建設,早在2011年就建立了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013年升級為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總站下已經設立了7家分站,在站博士11人。為今后校企長期合作搭建橋梁,充分利用好高校資源,真正實現校企有“合”有“作”,進一步提升產品研發手段,把技術研發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開發區將為博士后開展研究工作提供優越的條件和后勤保障。2.2暢通科研圈信息交流渠道尤為重要。目前開發區擁有各類工程研發中心、技術研究中心10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個,高新技術企業126家,高新技術產品688項,累計有效發明專利達1207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40.28件,引進武漢大學吳江技術轉移中心、西安理工大學吳江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類項目,這些機構均分布在企業內,為本區的產業發展服務,但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傳統企業需要的博士后,對其專業要求既要集中在某一方面,又要求與產業緊密結合,這些工作站難以招到適合的人才。而這些博士后一般在做完某項研究后,就會離開企業。一般博士后更傾向于到高校、科研機構的流動站工作,這些地方能提供更多的實驗力量和支持。而目前本區的發展水平還難以引進世界頂級的博士。博士后難招,招了難以留下,這是本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因此對于引進和留住博士后等高端人才,除了給予優惠政策外,政府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做好實驗力量的支持和暢通科研圈信息交流的服務,讓他們能做成事。高端人才的分布與教育基礎、企業數量、投資情況等緊密相關。在總量方面,美國優勢明顯,而高端人才則集中于美國、德國和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之所以能聚集全球較多的高端人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發達的科技產業和雄厚的科研實力。推進產學研合作的新培養模式,發揮領軍企業的人才培養作用。鼓勵企業創辦研究機構,與學校聯合建設實驗室,培養人才。針對中國研究機構散而小的問題,成立公私合作的國際化、實體性、規模化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鼓勵研究人員在高校和企業之間流動。鼓勵創業創新,促進人工智能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鼓勵精準引進一流人才,鼓勵企業和高校院所聯合引進人才。搶抓新一輪海歸人才潮機遇。大量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先進發達國家的海歸成為中國高端人才的重要力量。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市場廣闊、資金充沛,要積極吸引海外相關高端人才回國創新創業,共同推動中國高新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綜上所述,未來我們要依靠全球化的人才流動,要發揮全球人才的紅利,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來中國,特別是要把出去的高端人才吸引回來,再把國際上其他國家的高端人才吸引到中國來,由此才能支撐中國未來的高速發展。在這經濟形勢下,近年來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構筑人才高地,將博士后工作平臺建設作為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博士后等高端人才建設的工作發展,努力發揮“聚才效應”,本區正成為“人才向往之地”和“人才集聚之地”。
作者:陶靜宇 單位: 江蘇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
精品范文
10經濟運行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