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貿易外匯風險與防范策略
時間:2022-09-27 02:58:29
導語:國際經濟貿易外匯風險與防范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國際經濟與貿易中,外匯風險是一種常見的風險表現形式,對于從事跨國貿易的企業而言,可對企業競爭力和發展情況造成明顯的消極影響。因此此類企業的管理者在企業的日常運營過程中,必須要加深對各類外匯風險的有效認識,并根據風險的不同來源和表現形式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為對國際經濟貿易中常見外匯風險進行有效分析,企業在開展切實的風險管控之前需要積極明確國際經濟貿易過程中的常見外匯風險類型、產生外匯風險的原因,并對各類外匯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具備清晰認識,詳見下文。(一)國際經濟貿易中存在的外匯風險類型。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外匯風險大體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類。狹義的外匯風險一般指匯率風險,即因匯率發生不良變動帶來的風險,廣義的外匯風險則在除匯率風險之外,也包括了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二)產生外匯風險的原因。產生各類外匯風險的主要原因主要來源于兩方面:從客觀角度分析,貿易過程中各國貨幣兌換方式、結算方式和交易方式的不一致,以及進行貿易的過程中產生的匯率不良變動,均會導致外匯風險;從主觀角度分析,我國外貿企業面對風險的應變能力不足、相應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則進一步加劇了外匯風險。(三)外匯風險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外匯風險對企業造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匯率變動造成的貨幣兌換損失或由于其他原因導致的賬面損失,并會對企業業務量造成不利影響。由于在實際處理業務的過程中,相當一部分外匯風險無法完全避免,只能采取一定措施加以防控,若企業無法在面對外匯風險時作出有效應對,則會導致或進一步加劇外匯風險給企業帶來的消極影響,從而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和競爭力提升,影響經濟效益[1]。
為有效防范國際經濟貿易中存在的各類外匯風險,企業應積極采取措施有效樹立應對外匯風險的防范意識、從完善企業機制出發,建立并加強針對外匯風險的防范機制,并在做好理論與機制準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外匯風險的全面管理與防控,詳見下文。(一)積極樹立企業管理者與員工應對各類外匯風險的防范意識。為有效在運營企業、處理業務的過程中實現對各類外匯風險的有效防范,企業的各層管理者與員工均應積極樹立起應對各類外匯風險的防范意識;這是加強企業外匯風險防控機制、實現針對外匯風險防控管理的重要基礎。對此,外貿企業應積極加強對企業文化的有效建設,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積極加強員工對于外匯風險的有效認知,將企業價值觀念與風險教育有機結合,提升員工面對風險的敏銳度與工作責任感,從而提升員工對外匯風險的防范意識。在加強企業文化教育的同時,企業也應積極建立并完善相應的風險責任制度,將風險管理明確到具體的部門或特定的人員,從而實現企業員工外匯風險防范意識的有效提升;同時,企業應進一步加強風險處理相關部門的有效建設,以保證在面對外匯風險時,相應的風險防控部門可積極制定、實施緊急策略,從而有效達到防范、控制外匯風險的目的,將企業的損失控制在最低范圍內。積極樹立企業管理者與員工應對各類外匯風險的防范意識,需要以積極提升人員素質為基礎和前提。對此,企業管理者應積極實現自我提升,積極學習與外匯風險防控相關的最新知識理論成果,及時更新管理理念與風險防控意識,并立足實際,積極運用于實際的企業管理過程中;為進一步提升企業員工的風險防控意識,企業管理者應積極組織員工培訓,加強與外匯風險相關的宣傳教育,并在培訓過程中積極對各類防控措施進行講解與闡述,幫助員工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外匯風險防控措施,積極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為外貿企業日后的外匯風險防控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二)建立并加強針對各類外匯風險的防范機制。在積極加強理論學習和素質培訓、提升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綜合素質與風險意識的同時,企業也應著手于相應管理制度與機制的有效建設,積極建立并進一步建設針對各類外匯風險的有效防范機制,從而有效實現防范、控制外匯風險的整體目標。對此,企業可積極從其他成功企業的防控嘗試和成功經驗中汲取經驗教訓,并積極將習得的知識、經驗、教訓與自身企業的發展實際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建立適合自身需要的風險防范機制,并在后續工作中進一步加強機制建設。在風險防范機制的實際運行過程中,相關風險防控部門應積極加強對外匯風險產生和影響的環節的嚴格、嚴密分析,積極通過各類風險分析法加強對風險因素的評估與預測,從而及時發現導致企業外匯風險的來源與原因,并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與防控措施[2]。(三)加強對各類外匯風險的防控管理。在積極樹立應對各類外匯風險的防范意識,并積極建立、加強針對各類外匯風險的防范機制的同時,企業管理者與員工應從企業內部防控管理措施出發,積極加強對各類外匯風險的防控管理,并積極加強外匯風險防控相關人才的引入與培養,加強風險防控隊伍的建設與儲備,以便增強企業面對外匯風險時的適應能力。對此,外貿企業應積極提升企業內部的真題管理水平,加強相應的外匯風險防控措施與應對機制。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外貿企業應積極著手于提升外貿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綜合工作素質與能力,采取有效選取結算幣種、在外貿合同中積極制定并實施保值條款等措施;此外,企業也可進一步擴大外幣貸款規模,從而有效防范由于本幣匯率變動等問題引發的匯率風險等。此外,對于涉外企業而言,在制定外匯風險防控措施的過程中,應始終立足于貿易雙方的實際情況與具體需要,遵守對方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與相應的會計制度,并始終保持相關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從而盡可能實現對外匯風險的有效規避與防范。在加強防控管理的同時,外貿企業也應積極根據實際情況,選取并采用適合交易雙方實際要求與需要的外幣結算方式,從而有效規避、防范由于匯率變動帶來的各類風險。企業在與外貿客戶簽訂貿易合同后,在具體執行合同內容時,應時刻堅持對貨幣收付的密切追蹤,時刻注意匯率變化,并及時預測匯率變動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合理、有效的外幣結算方式,從而降低匯率風險對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業務量損失和其他不良影響。另外,目前外貿企業在選擇具體的融資方式時一般選用信用證出口押匯的方式,該措施對解決短期資金問題可起到積極作用,但在運用于長期融資的過程中,則需要相應保理業務的有效配合。關于該方面的相關措施選擇與衡量,外貿企業和客戶應積極加強協商與溝通,在不影響雙方經濟利益的情況下,立足于實際情況選擇適合雙方的融資與結算方式,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3]。
三、結語
為有效防范并控制國際經濟貿易中存在的各類外匯風險,企業管理者應積極加強應對各類外匯風險的明確認識,并積極樹立對各類外匯風險的防范意識;在此基礎上,應積極從完善企業機制出發,建立并加強針對外匯風險的防范機制,相應加強對各類外匯風險的有效管理與防控,以保障企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懷軍.國際經濟貿易中潛藏的外匯風險及防范對策[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5(06):67-69.
[2]楊鵬飛.國際經濟貿易中外匯風險的防范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09):21-22.
[3]王同娟,關小艷.國際經濟貿易中外匯風險及防范措施探討[J].經濟師,2015(09):54-55.
作者:路平 單位:中鋁國際物流(天津)有限公司
- 上一篇:建構主義下高職美術教學探究
- 下一篇:人民幣國際化現狀對我國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