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貿易戰略制定分析

時間:2022-09-27 03:09:22

導語:國際經濟貿易戰略制定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經濟貿易戰略制定分析

【摘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國際經濟發展呈現失衡狀態,區域經濟蓬勃發展。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家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但在面對不斷變革的國際貿易新形式時,需要利用我國資源優勢,制定的合理的戰略。而本文主要從國際經濟貿易角度入手,分析我國為應對全球經濟趨勢制定的對外貿易戰略

【關鍵詞】國際經濟貿易;對外貿易;戰略制定

隨著我國對位貿易的發展,國民經濟取得了進一步增長,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但我國的市場競爭力也不斷增大,導致我國在進入到國際經濟貿易市場時,不僅會面臨各種機遇,而且會面臨各種挑戰。面對這一現狀,就需要制定相應的對外貿易戰略,并將戰略落實到實處,使其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發揮更大作用。

一、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特點

(一)多邊貿易談判進程緩慢。在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基本的貿易形式是貿易自由化,同時這種形式也是實現不同國家共同參與國際對外貿易和利用全球資源的重要途徑。由于在任何時期的貿易自由化都不是絕對的,這主要是為了實現對正常經濟貿易的保護,通常會制定一些約束策略,因此次貿易的自由化是相對自由的。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全球經濟愈加呈現出總體發展不平衡的趨勢,并且這種趨勢依舊不斷在增強,其中歐美地區的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經濟更是領先對他國家,并且隨著這些發達國家的經濟轉型,核心經濟愈加科技化、高端化,這就導致了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更加明顯,全球貿易市場的競爭力不斷增加,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在進入新世紀以來,發達國家的對外貿易經濟增長呈現遲緩的狀態,同時發達國家為了改變這一狀態,不斷加大對外貿易力度,這就導致了全球競爭的再次加劇,致使對外貿易矛盾升級,而為了減低矛盾的影響新的貿易保護政策也被制定。但在新的多邊貿易談判中,各國為了維護自身發展的利益,以及受世界經濟多樣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導致競爭、矛盾更加激烈,進而延緩了談判的進程。(二)區域貿易相對活躍。自上世紀90年代以后,一些經濟轉型國家發生經濟轉軌現象,使得區域經濟出現的合作現象,總體呈現較為良好的發展形式。新世紀以來,由于國際雙邊貿易談判進程減緩,使得區域間的經濟合作,成為全球各國對外貿易的新渠道,加大了國際經濟貿易的自由化程度。現階段,全球多數國家都通過域經濟合作的形式進行對外貿易,這種方式推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的發展,同時也使得區域自由貿易的發展愈加活躍[1]。(三)服務貿易發展迅猛。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服務貿易在發達國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到九十年代,全球服務貿易增長速度加快,比商品貿易增長速度更加顯著。尤其是在進入21世紀后,服務貿易的年增長率約為9.5%,已經成為了國際經濟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在國際經濟貿易背景下我國對外貿易戰略制定

(一)轉變對外貿易的出口方式。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變革和市場開放程度的加深,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取得了極大的進步。現階段,通過對我國的外貿易戰略進行分析,可以發展是以出口貿易為主的貿易戰略,并且出口貿易為我國的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發展的動力,但出口貿易的結構和方式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影響了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快速發展。而存在下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在出口產品結構上,多是以勞動密集型的工業制造產品為主,因此,獲得了我國的“世界工廠”稱號;第二,出口的市場產品較為單一,產品的類型較少,難以真正滿足多數人的需求,國際市場競爭了低下;第三,出口的產品科學技術含量低,勞動占比較大,多為中低端產品,這就導致了市場競爭力低,長此以往不利于我國的對外貿易經濟的增長。因此,我國在進行對外貿易時,就需要時轉變對外貿易產品出口結構與方式,增加產品中的科技含量,提高高精端產品的出口量,同時還需要不斷的轉變對外貿易經濟的增長方式,促使我過的對外貿易發展實現由產品數量增加逐漸向質量提升方向轉變,加強對技術和科技密集型產業產品的生產,制造環保型產品,積極引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先進設備技術和經營理念,從而促進我國在世界市場中競爭力得以提升,實現國內企業技術水平優化目的。(二)制定合理的進口貿易戰略。由于在對外貿易中,進口貿易是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還涉及到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和國家經濟安全。對此,就需要應制定科學合理的進口戰略,為對我貿易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依據。在制定對外貿易戰略時,需要制定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和吸收策略,以此來提高我國產品技術的含量,增加國際市場競爭力,這樣有助于促進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安全。同時在進行對外貿易戰略制定時,需要重點突出進口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地位,適當的的擴大產品進口量,在保證國內市場不受到過大沖擊同時,引進信息產品滿足國內需求。在此過程中,尤其是需要重視引進先進技術和原料資源,以此保證國家資源產品多元化進口模式,推動國家經濟安全提升,促進國民經濟增長。(三)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背景下,為了保證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提高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就需要積極參與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的國際市場合作當中,合理利用國際市場中資源和技術優勢,提高我國自身在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實力。對此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考慮:第一,加強國內大陸與港、澳、臺地區間的市場經濟貿易合作,推動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第二,需要從多方面看待區域經濟一體化現象,找出其中對自身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問題,合理的利用機遇促進我國經濟的進步增長,同時不斷通過利益需求互補合作關系彌補自身的不足,應對對外貿易中的挑戰[2]。(四)加快發展服務貿易。在世界對外貿易中,服務貿易不僅是對外貿易的重點突出方向,而且服務貿易發展水平還國家現代化經濟發展水平的中重要體現。但現階段,我國的對外服務貿易發展水平還比較滯后,并且總體的競爭力也不高,這就導致了我國的經濟轉型較慢。對此,就需要在國際服務貿易發展中,不斷推動服務貿易的發展,確保在加快傳統服務業發展過程中,不但實現新興服務業的發展,這樣有助于提高服務貿易競在國際市場中的爭力,并且還可以更好的工業和農業服務。在發展服務貿易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政府部門強化對市場的基礎性服務設施建設,并不斷的提高對人才資源和技術的投入力度,這樣可以為服務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需要重視服務貿易立法的建立和健全。并根據規定合理開放服務貿易市場,以此來引進更多外資;最后,需要不但提高服務企業的服務質量。對此需要加大對傳統服務行業的人力資源開發力度,提高企業人員的素質,促進服務質量提升。另外,還需要引進先進的改革管理制度,不斷提升國內企業管理水平,借鑒外資企業高校的服務貿易方式,進而提升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在國際貿易中,我國作為發展中的國家,為了從世界經濟市場中獲取更多的利益,提高我國的經濟水平,就需要積極參與到全球經濟對外貿易中,并且要全面把握國際貿易發展的總體趨勢,制定完善的對外貿易發展戰略,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

【參考文獻】

[1]吳義強.從國際經濟貿易角度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戰略制定[J].時代金融,2016(29):25-26.

[2]江夢川.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以及我國對外貿易的戰略選擇分析[J].商情,2017,(45):47.

作者:龔炳維 單位:紹興文理學院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