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區可持續發展論文

時間:2022-07-06 10:09:58

導語:灌區可持續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灌區可持續發展論文

1灌區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大部分灌區都建設的比較早,建成于上個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因為受到當時科技條件、歷史條件及材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工程施工質量較差,管理模式也較為落后,在工程多年的疲勞運行,然而因為資金投入不足,造成很多需要修理的建筑物無法得到及時的修理,不同程度的造成了建筑物和渠道產生老化失修的現狀,功能及效益越來越下降。我國許多灌區由于地質及自然條件的限制,渠道地勢陡峻,有較長得到渠線,有較大的水量損失,即使有的也建立了渠道,但是在長久的運行中,也出現滲漏嚴重的現象,使其渠系利用率較低。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干旱少雨,直接影響了河道來水量,滿足不了農民用水,使其工程難以發揮效益。灌區的下游是受益面積最大的區域,此區域的管理人員較多,有較大的維修費用,在加上不斷減少的水量,使其灌溉成本提高,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對農民種田的積極性有直接的影響,使得灌區正面臨水難放、錢難收的新的困境等問題都是灌區現在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了灌區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的渠道灌溉工程是大部分屬七、八十年代修建。渠道老化,混凝土已剝落,渠堤不平整,土渠運行大大降低灌溉水利用系數,大水漫灌現象突出,灌溉水量欠缺,末級渠道無水可灌。為了盡力減少泥沙淤積或沖刷,要加強流量調配管理,對渠堤應分片治理和管護,渠道護坡定期維修,實行渠道管護破壞報告制,水主管部門長期調控監管。才能保證水利工程和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使老工程為灌區做岀新貢獻。

2促進灌區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基于以上問題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灌區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灌區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因此,在灌區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引下,必然要加強對灌區的管理,以探索出灌區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該文在灌區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一直致力于尋找改善灌區管理現狀,探索灌區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下面就是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2.1做好灌區安全管理

在積極主動爭取各級財政對污水處理、水利管理投入的基礎上,要抓好水質安全管理:主要是通過工程管理、技術管理和信息管理來保證工程安全;抓好法制管理,依據現有的法律,法規和各種規章制度依法管理,努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證各項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抓好經營管理,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和水資源及其它優勢,下大力氣,開展各種經營活動,積極開展水資源調查,對缺水、貧水區域,利用現有工程和做少量工程,在灌區用水淡季,向區域外及時補充地下水等,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統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保持灌區建設可持續發展。

2.2做好灌區的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發揮工程效益延長工程壽命,保證輸水安全重要措施。俗話說:“光建不管,能用幾天”。因此必須加強對工程的維修養護和管理工作,并建立起一套必要的規章制度。做到建好一處、管好一處、用好一處,更好的為農業生產服務。

2.3做好建筑物及渠道的維護管理

渠道是灌溉排水的重要設施,是工程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對渠道和一切水工建筑物,能否進行有效的養護和管理,對延長工程壽命和灌區建設發展都會起到積極地作用。渠道的流量設計都是按照水工建筑物的承受能力和渠道比降等要素來設定的。所以我認為:(1)放水期間水位、流量必須嚴格控制在設計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以下,并經常觀測水位流量變化。(2)調水時要輕壓閘,慢啟閘,保持水態平衡過渡,杜絕下游沖刷,上游決口的情況發生。(3)對影響輸水的雜物及時清理,對沖毀的渠堤要進行修復。(4)放水前后要認真巡回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5)對各項措施要制度化、經常化,切實落到實處。

2.4做好灌區水價管理

根據已經出臺的《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積極主動地對水價改革進行研究,將水價預算工作做到實處。同時也要進行供水體制改革,努力做好水費計收工作,完善供水計量設施,將用水計量收費進行推廣。采用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管理模式,將農業供水收費環節減少,將水費收取率提高,以達到減輕農民負擔的目的。另外要重視水費支出管理,水費用途規范化管理,主動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做到政務公開,避免產生水費亂用的現象,以促進灌區管理良性發展。

3結語

灌區是農業基本的水利工程之一,針對我國灌區呈現出的各種問題,該文提出了在灌區管理方面的幾點建議,為灌區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一點貢獻。為解決灌區存在的問題,要加強安全管理、工程管理、建筑物及渠道的維護管理及水價管理,以此使灌區可以持續發展,發揮其功能及效益,促進農業的發展。

作者:劉亞超 單位:河南省人民勝利渠管理局東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