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單位經濟可持續發展策略
時間:2022-08-15 10:05:41
導語:地勘單位經濟可持續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立足資源供需狀況和地勘單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從深部找礦、走出去、加強與政府部門聯系、成本控制,遏制潛虧等方面探索地勘單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出路。
關鍵詞:能源供需;機遇挑戰;深部找礦;服務地方;成本控制;遏制潛虧;走出去
一、能源供需狀況
山東省既是我國礦產種類比較齊全又是查明礦產資源儲量比較豐富的省份。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15種支柱性重要礦產在山東均查明了資源儲量。山東省儲量居全國前三位的礦產資源有金、金剛石、自然硫、石膏、菱鎂礦、石墨等30種。目前,山東絕大多數煤炭資源已被開發利用,按目前的生產能力和回收率,僅能維持20年左右。資源的嚴重浪費加劇了有限煤炭資源的短缺。
二、改革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面臨的機遇
隨著經濟的發展,用于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方面的財政投入和社會投資將會大幅增加,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依然面臨良好機遇。從山東省內看,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黃三角開發建設全面推進,有利于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從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看,業務歸口省國土資源廳管理,調整為省直事業單位,確定了“十三五”宏偉藍圖,為我們滿懷信心開創“十三五”新局面提供了奮斗目標。
2.面對的挑戰
一是缺乏與政府部門的溝通聯系,沒有真正融入地方經濟發展;二是自我發展能力不強,經濟基礎比較薄弱;三是礦業開發受政策制約,獲取難度越來越大,獲取成本越來越高;四是公益性地質項目嚴重不足,市場項目承攬價格偏低和施工成本不斷上升的兩難問題擠壓著利潤空間;五是技術裝備落后,專業技術人員短缺,“打工者”的身份短期內難以改變。
三、對策及建議
1.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發展
要把自身優勢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起來,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要圍繞地方重大建設工程和政府關心的重要資源、環境等開展工作,為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首先,進行深部找礦。“攻深找盲”尋找大礦富礦是國家資源戰略需要。目前我國礦業發展已陷入資源短缺的窘境,后備探明儲量嚴重不足。據第三次全國煤炭資源預測與評價顯示,我國煤炭埋深在1000m以下的為2.95萬億噸,占煤炭資源總量的53%,山東省埋深-1200米以下的原煤層大多集中在菏澤等中西部地區。目前我國國有重點煤礦礦井平均開采深度約420m,開采深度超過1000m的僅有10余處。當前,1500-2000米深度開采從工藝與成本上都已能接受,只限于亟待勘探手段的跟進,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深部定位預測和找礦提高到重要位置,進行“攻深找盲”。一要遵循“遙感掃面、物探先行、鉆探驗證”的原則。二要加強成礦理論研究,確定成礦模式和展布規律。三要加大先進技術方法和儀器研制開發。其次,培育新興能源產業,助推低碳經濟發展。煤層氣、地熱能、風能、太陽能儲量大、環保節能、應用廣泛,部分還可以再生,都是傳統能源的替代能源。我國埋深2000m以淺的煤層氣資源總量為36.81萬億m3,可直接用于民用燃料、汽車燃料、發電以及使用范圍極廣的化工原料。我國開采深度在2000米以上的地熱資源相當于4000多億噸標準煤的儲量,廣泛應用于發電、采暖、醫療保健、養殖、種植等領域,世界上已有110個國家在開發利用地熱能,并以12.8%的速度遞增。目前太陽能熱水器已成為我國第一個實現商業化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勘探、開發、應用以上能源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是值得考慮的發展方向。一要積極研究新興能源開發、運用的政策,摸清新興能源的分布和用途,制定開發利用規劃,推動新能源業的開發利用;二要加強與相關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強地熱成礦模式、勘查技術、開發利用等專題研究。再次,走出去尋找新的礦產基地。就山東煤炭資源而言,省外儲備儲量是省內的12.5倍,但這遠不能滿足經濟的發展。所以一定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對走出去的短期和長期效應有合理的預期,同時要對走出去的困難和問題有充分的準備。要充分利用我國政治優勢和地緣優勢,把礦產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我國周邊和非洲國家作為主要目標,選擇那些受發達國家控制程度較低、地質工作政策法規較成熟和規范的國家作為重點發展對象。要立足國內資源短缺且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礦產,把國內急需的重要礦產資源作為主攻方向,獲取國家和省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財政支持。
2.著力進行礦權運作
一要做好立項工作。一方面要學習研究國家的礦權申報、轉讓政策;另一方面要認真研究資料,實地踏勘,摸清資源狀況。二要立足實際抓礦權。煤炭礦權屬于《礦產勘查開采分類目錄》規定的二類礦產,可通過勘探入股、參股等方式取得。地熱資源屬于《礦產勘查開采分類目錄》規定的一類礦產,目前登記和轉讓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登記地熱礦權潛力巨大。三要認真做好地質工作。投入地質勘查工作,提高礦業權的含金量。
3.提供保障和支撐
一是加強人才工作。要大力引進人才,敢于使用人才,能夠留住人才。要圍繞重點工作、重點項目實施引智工程。要著重內部培養,用事業、待遇和感情留人。要突出能力和業績導向,敢于使用人才。二是加強成本控制。就鉆機成本控制應該把握以下幾點:一要建立鉆機成本控制臺帳;二要明確責任人,建立誰采購、誰報銷,誰審核、誰負責的工作機制;三要進行價格比對,嚴控預算外支出;四要定期進行成本分析,杜絕弄虛作假、欺下瞞上的現象。三是加強潛虧控制。一是建立內部會計管理規范,明確崗位責任;二是建立內部會計工作檢查制度,對會計工作、會計信息質量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分析、評比;三是建立貨幣資金預算、資金管理、財務處理等控制規范;四是建立實物資產控制制度,進行定期盤點、財務記錄、財務核對;五是建立應收賬款控制制度,進行賬齡分析和逾期催收,進行壞賬損失核銷備查及追索;六是建立風險預警制度,通過評分法來預測、預報經營危機和財務危機;七是提高財會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進行責任追究。
作者:李丙慶 單位: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隊
參考文獻:
[1]王金亮.淺談地勘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與途徑[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9,22(2):43-45.
[2]平措卓嘎,占堆.實現地勘經濟可持續發展策略[J].經濟視野,2014,(19):366.
- 上一篇: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7篇
- 下一篇:人力資源管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