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協同發展研究
時間:2022-04-23 04:50:58
導語: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協同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簡要闡述了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概念和重要性,分析了當前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展策略,以期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
在我國現階段的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仍存在較大的問題,導致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受到阻礙。在我國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有必要針對農業現代化建設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以推動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進程,保障我國農業經濟現代化發展的穩定,從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
1農業現代化建設概述
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持續增加,人均可耕地面積逐漸減少,人民群眾對農產品品質和數量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不斷顯現。針對這一現狀,我國提出了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指導理念和思想,即重點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村居民收入,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現代化農業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融合現代化科技手段及管理方法,通過引入市場機制、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改善傳統生產方式來提高農業生產力,實現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促使農業建設更加符合社會和時展的規律,保障我國農村經濟的平穩運行[1]。
2當前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之間存在的問題
2.1農業生產理念落后。由于我國傳統農業經營理念根深蒂固,造成了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民的經濟思想觀念較為落后,缺乏農業現代化生產和建設意識,導致在傳統農業管理向農業現代化管理發展的進程中,缺乏科學合理的理論指導,阻礙了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同時,由于偏遠地區農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思想觀念較為保守,在城鄉發展以及商業交流活動中往往處于劣勢地位,導致其對農業現代化的認識較為薄弱,經濟管理意識不足[2]。2.2農業經濟管理體系不完善。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時期,然而源于計劃經濟發展模式下的我國農業經濟管理已經與當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求產生較大的差距。如在山西省長治地區,農經管理機構設置從省級到地市再到縣區、鄉鎮,都存在不統一、不完善的情況,由于機構不統一產生“政出多門”現象,造成資源的過度消耗和浪費,機構不完善也帶來農業現代化管理的缺失;同時基層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素質還有待提高,特別是鄉鎮以及村一級的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其知識結構和認知層面還有待提高,不能適應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的需要。2.3生產規模較小。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以獨立或分散的家庭式經營為主,在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的地區尤為突出,致使農業生產規模化經營發展進展緩慢。雖然我國已經針對土地經營方面落實了土地經營權流轉的相關政策和制度,但在實施土地資源整合的過程中進度仍較慢,農業生產經營規模仍然較小。對于山地丘陵地區在農業生產中的機械化應用尤其是信息化技術作業仍未實現全面推廣,科學技術宣傳力度不足,導致技術普及范圍不夠,使得很多農民在當前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中沒有得到更多的實惠,對農村經濟管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3促進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的策略
3.1創新協同發展管理理念。一方面,在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創新農村經濟管理理念,優化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機制。同時,在我國提出大力支持農村經濟轉型的背景下,各地可根據現行的農村經濟管理體制,創新符合本地區現狀的發展理念和相關政策,加強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保障各項政策措施能夠落實到農業生產基層。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現代農村管理優勢,引導農產品向商品化、市場化發展,根據農產品市場的經營管理特點,對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進行不斷的摸索和創新,以提高農業現代化建設水平。3.2建立健全農業經濟管理體系。農業是滿足人類生存需求的基礎保障,也是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根本需求。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資和土地資源,其次還要投入必要的人力和技術支持,最后還需要發展農業機械來獲取產品,并逐步建立農產品市場機制,促進農產品銷售渠道的暢通。在農業生產的一系列過程中,每一步都需要農業經濟管理工作者作出科學合理的指令和運作,才能利用有限的資源獲取最大的收獲。基于此,相關部門要重視新型農村經濟管理體系的作用和構建,提倡和引導低碳環保式現代化農業建設,合理利用各項資源,樹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理念,提高現代化農業建設成效。同時,還要積極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配合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建立農村經濟產業鏈,提高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3.3提高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提高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有利于推動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其主要內容是對現代化農業開展扶持和培育,鼓勵先進農戶擴大生產規模,政府部門還要出臺相關扶持政策,促使當地農業生產經營形成產業化,構建合理有序的農產品產業鏈。
綜上所述,農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推動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有利于構建健康、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為農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動力和保障。在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充分結合當地農業生產經營現狀,積極探索農村經濟管理模式,實現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的協同發展,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歡.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10):28,34.
[2]孫德才,王相杰,許家銘.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經濟管理協同發展研究[J].鄉村科技,2019(16):28-29.
作者:吉磊 單位:長治市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局
- 上一篇:農村經濟環境對幼兒成長的影響
- 下一篇:簡述不動產登記對房地產經濟的影響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