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探討

時間:2022-08-12 11:02:36

導語:西部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西部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探討

摘要:在當代社會,各國均加大了對知識經濟的重視,我國也提出了“人才強國”戰略,提出“科學知識是第一生產力”的口號。從理論上說,經濟基礎教育起決定性作用,而相對而言,教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在教育方面可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同時教育對經濟起促進作用,尤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以知識和技術為主要支撐的產業朝氣蓬勃,更具競爭力,因而當前各國對于人才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本文首先對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相關概念和理論進行簡要概述,進而對一些主要的研究進行分析,最后結合我國西部高等教育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其差異性并給西部高等教育和經濟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西部;高等教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

現在全球早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各國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對與人才與技術的競爭相當激烈,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思考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大多情況下,區域經濟和高等教育是協調發展的,即發達的經濟帶動先進的高等教育,先進的高等教育反過來促進經濟的發展,二者是互利的局面。從我國西部經濟和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國西部在這兩方面都是較為落后的,本文即通過研究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來對我國西部高等教育和經濟發展進行建議和指導,希望促進其發展。

一、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概念及相關理論簡述

(一)相關概念闡述

(1)區域高等教育:首先,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中等教育之后實施的教育。而所謂區域高等教育,是在當前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性的基礎上建立的,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差異性,為了實現各地區培養專業人才的目標,各地區可以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在教育高等人才方面進行差異對待,例如臨海地區各地政府均有海洋類特色專業,礦產豐富地區也相關特色專業,這些都是各地政府根據地區需要自主培養人才的需要。(2)區域經濟:所謂區域經濟是指一定區域內、區域間的人類的經濟行為和活動。本文重點論述西部地區高等教育和經濟協調發展,對于西部地區的地域劃分較為復雜,最主要的是地理和經濟兩種劃分方式。而在經濟劃分法來劃分也存在多次變動,西部地區主要包括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貴州、甘肅、陜西等地區。西部區域經濟即指這些地區的綜合經濟活動,包括經濟關系、經濟行為和多種經濟要素。(3)協調發展:協調發展的概念可以概括為協調整體目標、協調有關現象和各種內部因素,協調需要聯系實際,根據事物的發展做出適當地調整,以保證實現整體目標。

(二)相關理論研究

國內外不乏對于教育和經濟協調發展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內容有:(1)通過研究國民教育水平提高給國民GDP和經濟發展帶來的益處,來對教育與經濟發展的互相促進作用進行闡述。簡言之:教育需要成本,教育水平的提高又對國民經濟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2)通過研究創新技術和知識等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來闡述二者間的關系。所謂創新包括技術、制度、體系及教育和金融機構等方面的創新,創新可以提高區域經濟的競爭力,有利于經濟的健康和持續發展。(3)將區域內的高校、政府和產業經濟聯系起來相互促進,這種理論被稱之為三螺旋理論。(4)經過相關理論研究,揭示了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相對于經濟發達的國家有著更大的經濟爆發力,這點一些后進國家的經濟快速增長也給該理論提供了一定的現實依據。實際上,經濟落后國家的這種潛在的經濟增長優勢要實現,需要以高等教育作為動力,即通過高等教育培養大批人才并進行技術創新等,給國家經濟的增長提高更大的優勢。

二、西部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

(一)西部地區高等教育金額經濟發展現狀

首先在高等教育方面,從2000到2010年間東西部之間的高等教育發展狀況進行對比。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東西部高等教育在高校數量上均有較大增長,二者在高校數量上都增加了一倍多,但是在同時期的高校數量對比上,西部高校數量僅為東部高校數量的一半多;在培養的高校人才數量上(占據區域總人數的相對數量),十年間兩個地區均迅速增長,但是西部地區數量遠遠不及東部地區;在招生人數及畢業人數方面也是呈現這樣的規律,在教師和各種軟件、硬件的配備上,東西部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總而言之,西部高等教育的整體規模遠遠不及東部地區。

(二)相關建議

針對以上的東西部地區高等教育和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首先在教育模式上要進行適當地調整,高等教育要聯系區域經濟的實際需求,在專業人才的培養上要注重區域特色。(2)面對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可以借助政府的手段進行資源的分配,協調東西部教育資源嚴重不平衡的現狀。(3)在技術人才方面,同樣可以通過國家和政府的政策加強同東部高校的合作,引進東部高等院校的技術和人才。(4)面對西部地區大量人才流失的問題,必須建立一套相應的人才機制,對于高學歷人才進行一定的政策優惠以避免人才的流失,尤其是避免本地培養的大學生的外流,這樣可以使得西部地區的教育成本可以有所回收,同時使得人力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5)高等教育可以與企業市場加強交流,這樣可以針對性地培養人才,同時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就業率,而高校的科研技術可以給企業帶來新的利益增長點。同時可以依靠企業對高校進行資金的支持,對于學生的實踐培訓也有著重要的意義。最后,相信通過企業、政府、高校之間的緊密合作能夠對當前東西部發展嚴重不平衡的狀況進行協調。

三、總結

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本文通過論述相關關概念和理論,提出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有著相互的促進作用。然后,本文簡述了當今中國東西部地區在高等教育方面和區域經濟方面的總體差異,顯然西部地區在這兩方面均遠遠落后于東部地區。針對相關問題,本文最后闡述了改善西部地區這種現狀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利用高等教育的進步作為推動力,加之聯系企業、政府加強交流,從而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作者:朱成龍 單位:武漢工程大學

參考文獻:

[1]劉云.西部地區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性評價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四川大學,2007(5).

[2]張文耀.西部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博士學位論文:西北大學,2013.

[3]鄭芳芳.我國高等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綜述[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