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聯動困境及對策

時間:2022-08-12 11:00:07

導語: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聯動困境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聯動困境及對策

摘要:本文從人才支持困境、經濟對接困境以及協同機制困境三個方面,分析了職業教育區域經濟聯動困境,并在此基礎上探索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同路徑,即優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多方面加強外部經濟因素對職業院校的對接力度,以及多維度提升職業院校的科研能力與經濟服務能力。

關鍵詞:職業教育;區域經濟;聯動困境;協同路徑

根據經濟增長理論和我國經濟改革發展的實踐,教育為提高國民素質、提升人力資本水平以及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職業教育為我國各級教育層次中與區域經濟聯系最為緊密的部分,不同地區會根據區域內的產業特色和經濟結構設立相應的職業教育院校,通過對職業教育院校的各種扶持,使其培養合適人才、提供科研支持以及滿足社會服務需求。然而,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并未實現其應有功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區域經濟也并未完全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因此存在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聯動困境。本文首先從人才支持困境、經濟對接困境以及協同機制困境三個方面分析其聯動困境,在此基礎上探索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同路徑。

1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聯動困境

1.1人才支持困境

首先,人才支持困境為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首要聯動困境。由于設立職業教育院校的初衷為通過科學的培養目標與培養方式,同時根據區域產業結構和實際需求培養適合本區域經濟發展的各種專業人才,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然而,目前職業教育由于培養目標不清晰、培養方式脫節以及人才跨區域流動等原因對區域經濟發展并未起到應有的作用。職業教育培養目標不清晰是指職業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并未真正考慮地區經濟結構和產業需求,往往只是照搬國內同類型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從而失去了地方性職業院校應有的辦學特色。其次,職業院校在培養人才方面還存在培養方式脫節的困境。除了培養目標缺乏特色外,職業院校培養方式脫節主要體現在培養計劃與實際培養情況不符、培養方法與現代職業教育要求不符以及培養過程與企業實際需求不符三個方面。培養方式脫節與培養目標不清晰所造成的困境不同,體現在培養方式脫節將直接影響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是導致人才支持困境的直接原因,而后者為間接原因。最后,人才跨區域流動是導致人才支持困境的外生因素或環境因素。職業院校的人才支持困境既表現為職業院校難以培養區域產業和企業所需的專業型人才,又表現為職業院校在培養相關人才后,由于“馬太效應”導致人才往區域經濟水平更高的地區流動,而中部和西部等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難以留住人才,進一步加劇了該地區職業院校的人才支持困境。

1.2經濟對接困境

人才支持困境為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聯動困境的一個方面,主要原因在于職業院校,而經濟對接困境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結構。因此,經濟對接困境與人才支持困境最顯著的不同為前者的主要誘因為外生環境變量,而后者的主要誘因為內生變量。經濟對接困境主要是指在職業院校人才支持困境的前提下,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程度不足或者區域經濟結構畸形導致大量企業并未與相應的職業院校進行合作,包括企業戰略投資、企業人才選拔合作、企業實習基地建設等,導致職業教育難以服務區域經濟的發展。經濟對接困境一方面表現為企業戰略投資不足。一般而言,由于職業院校建設和發展資金不足導致其教育質量和辦學規模難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在此過程中企業的戰略投資顯得尤其重要。同時,企業的戰略投資也為職業教育與企業合作的重要內容,戰略投資不足的深層含義為企業并未將人才隊伍建設和專業人才需求與職業教育相結合,即兩者并未形成協同發展路徑。經濟對接困境另一方面表現為企業實習基地建設還有待加強。企業實習基地建設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為職業教育院校需要足夠的企業實習和實訓基地來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需要,從而提高職業教育的水平和層次。另一方面為目前大多企業實習基地往往只是一個空架子,許多企業在設立職業教育實習基地之后并未真正付諸實踐,或者對于職業教育實習的重視力度不足。

1.3協同機制困境

協同機制困境與人才支持困境、經濟對接困境不同,后兩者產生的原因較之前者相對簡單,前者產生的原因主要在制度性層面,即目前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兩者互動協同路徑的缺失,而后兩者產生的原因多在職業教育院校和企業本身。因此,協同機制困境對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協同路徑的構建有更大的阻礙作用,同時也對職業教育院校與地方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而言,協同機制困境指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參與方(政府—院校—企業)并未實現有機結合,從而導致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之間難以形成互動自反螺旋效應。互動自反螺旋效應是指職業教育院校和相應企業首先通過部分領域的合作結成互動自反節點,通過節點質量的提高和節點數量的擴大使兩者能夠有效結合,形成協同提升路徑。因此,互動自反螺旋效應的缺失是導致協同機制困境的主要原因,直接表現為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脫離與聯動困境。具體表現在職業教育課程、職業教育科研、職業教育服務等方面難以發現企業參與的影子,或者說職業教育院校對于企業產品設計與開發、企業市場推廣以及企業重大戰略決策等方面的影響微乎其微。

2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同路徑

2.1優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

本文首先分析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聯動困境,其次根據聯動困境提出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同路徑。具體為優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破解人才支持困境、多方面加強外部經濟因素對職業院校的對接力度破解經濟對接困境、多維度提升職業院校的科研能力與經濟服務能力破解協同機制困境。破解人才支持困境需要優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具體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優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要求職業教育院校不能完全照搬國內同類職業教育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即必須培養具有差異的專業型人才。職業教育院校一方面必須根據區域產業發展水平確定職業教育目標和層次,如果職業教育目標高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顯然導致培養出的人才難以適應地方企業的需求,如果職業教育目標低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則會導致培養出的人才不能勝任企業的工作,同樣無法提供相應的人才支持。職業教育院校另一方面必須根據區域產業結構確定職業教育目標,根據不同類型的區域產業培養不同的專業人才以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以IT產業為例,如果某地區經濟以IT產業為主導,那么職業院校應將培養目標集中于IT人才的培養,而非脫離實際產業結構需求著重培養其他方向的人才。第二,優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式要求職業教育院校必須根據職業教育院校的特色、區域經濟結構特色以及專業人才需求特色確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式。職業教育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式也包括很多種,包括理論與應用相結合、課堂與實踐相結合、模仿與創新相結合以及專業與綜合相結合。同樣以IT產業為例,如果某地區經濟以IT產業中的準則設計與理念更新產品為主,那么職業教育院校首先需要注重學生理論基礎的培育,其次適時地將理論培養與實踐培養相結合。然而,如果某地區經濟以IT產業中的大數據或云計算為主,那么職業教育院校必須采取模仿與創新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式。即一方面要求職業院校學生模仿先進的大數據或云計算技術,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尋找相應的漏洞進行創新。因此,只有通過優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才能從根本上破解人才支持困境,從而提高職業教育對區域經濟的人才支持水平。

2.2多方面加強外部經濟因素對職業院校的對接力度

破解經濟對接困境則要求多方面加強外部經濟因素對職業院校的對接力度,從而提高職業教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功能。外部經濟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的財政扶持、企業的資金支持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經濟支持等方面。首先,在政府—院校—企業三方合作機制中必須以政府財政扶持為導向,通過政府財政扶持從總體上把握職業教育的水平以及方向。其次,以企業資金扶持為主要內容,由于企業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微觀參與主體,因此企業對于職業教育的扶持水平直接決定了區域職業教育發展的程度和規模。最后,以社會經濟支持和職業教育院校自身發展為保障,其他諸如行業協會或行業團體對職業教育的扶持同樣重要,是政府支持和企業扶持的補充與發展,雖然外部經濟因素對職業教育院校的發展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此過程中職業院校也必須設計合理的合作框架,合理配置不同種類、不同規模以及不同要求的經濟支持因素。職業教育院校需要設計合理的資金使用方案,并且嚴格實施審計的活動,保證最大化各種外部經濟因素的效用。同時,職業教育院校也必須逐步建立現代教育體系,通過戰略規劃和現代教育管理等手段逐步與國際職業教育水平接軌,學習先進的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對接方法并付諸實踐,從而擺脫經濟對接困境。

2.3多維度提升職業院校的科研能力與經濟服務能力

除了破解人才支持困境和經濟對接困境,職業教育院校還需要多維度提升其科研能力與經濟服務能力破解協同機制困境。提高職業教育院校的科研能力是提升其經濟服務能力的前提和基礎,而提升其經濟服務能力是科研能力提高的深層要求。首先,提高職業教育院校的科研能力要求職業教育院校在設計人才培養目標時就必須將科研評價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并且通過改善科研條件、提供科研場地以及加強科研實訓等方式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科研水平。其次,只有在保證科研能力的基礎上,通過經濟服務能力這個關鍵連接點將區域經濟和職業教育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互動自反螺旋效應。也就是說,區域經濟和職業教育的協同機制必須首先保證職業教育的人才支持功能以及區域經濟的經濟對接功能,進一步通過經濟服務紐帶促進區域經濟和職業教育協同路徑的構建,關鍵點在于其經濟服務能力與科研能力和區域經濟實際協調統一。

3結語

本文從人才支持困境、經濟對接困境以及協同機制困境三個方面分析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聯動困境,在此基礎上探索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同路徑,即優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多方面加強外部經濟因素對職業院校的對接力度以及多維度提升職業院校的科研能力與經濟服務能力。因此,著重提升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同路徑有利于區域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轉型以及提高區域經濟發展的人才動力。

作者:蘆婷 單位: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丁金昌.高職教育“雙層次多方向”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11(06).

[2]劉松莉.我國職業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及發展對策[J].中國商貿,2009(05).

[3]林克松,全.職業教育均衡發展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互動的體制機制構建[J].教育研究,2012(11).

[4]丁金昌.關于高職教育體現“高教性”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研究,2011(06).

[5]全,徐小容.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聯動邏輯和立體路徑[J].教育研究,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