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審計質量分析論文

時間:2022-03-01 08:28:00

導語:審計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審計質量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審計質量分析論文

一、提高審計質量要突出審計重點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作為政府綜合監督的審計機關在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中要突出重點:一是要突出對執法執紀單位的審計。主要是抓好公、檢、法機關、行政事業單位中具有行政處罰權、行政收費權以及與人民群眾關系密切部門的審計。通過審計及時發現和糾正行政事業單位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公、違法不究的問題。二是突出對財政撥款多、規費罰沒收入多、預算外資金多、社會影響大的重點部門和單位,每年不間斷地安排經常性審計和行業審計。三是要突出對重點資金和專項資金的審計。如城市建設資金、社會保障資金、農業專項資金、扶貧資金、住房公積金、教育專項資金等,通過對重點資金審計發現和糾正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問題,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資金的安全和到位。四是要突出對重點問題的審計。當前,財政票據、發票管理,基本建設投資方面的問題較多,通過加大對行政事業領域里的私存私放財政資金和其他公款,貪污挪用、私分公款,揮霍國家資財等重大問題以及涉及案件有關人員責任追究,打擊和震懾經濟違法犯罪活動,維護財經秩序。

二、提高審計質量要抓住要害問題

在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中,總有部分單位從自身小團體利益出發,采取多種手段弄虛作假,逃避審計監督,在安排審計項目和單位時,應注重抓重點抓要害問題。一是審查收支的真實性。如隱瞞截留應上繳財政的預算內、外資金,轉入其他賬戶進行收支核算;在所屬部門或科室設置賬簿核算收支,不納入單位財務統一核算;將收取的房產或固定資產變價收入存于賬外,形成“小金庫”等。二是審查各類名目的收費。如無收費許可證自立項目收費或超過規定標準收費;利用部門職權無償占用下屬單位資產,謀取不正當收益等。三是支出項目的合法性。如擠占挪用專項資金購置車輛等;虛假發票列支出,套取現金用于其他方面的開支等。四是票據管理的合規合法性。票據領用存手續是否健全,是否按規定使用票據,如不按要素填寫票據、填寫票據大頭小尾、不按票據使用范圍使用票據、使用自制票據收費等。五是固定資產購置、保管和使用制度的規范性。如單位賬面固定資產總值,與記載明細資產的實物數量及其價值的一致性;固定資產私下交易、長期滯留賬外或被借用;固定資產發生了增值、減值變化,會計未及時進行財務處理等。

三、提高審計質量要搞好延伸審計

一是向二三級單位延伸。這主要是針對行政事業單位違紀現象“上轉下”進行的,如將資金轉移到下屬單位,供上級機關亂支亂用,或將費用攤派給下屬單位;長期無償占用下屬資金等。同時通過延伸審計,還可以發現行業、系統內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二是向資金使用單位延伸。對有資金管理權和分配權單位的審計,一般應延伸到用款單位,以發現資金管理、分配、使用中有無截留、擠占挪用專項資金和其他違紀行為,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促進資金的科學合理使用和充分發揮效益。三是向效益審計延伸。主要檢查單位計劃任務完成情況、事業發展情況、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益情況和社會效益情況,從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措施、建議,從而發揮各項行政事業經費投入及使用效益,制止奢侈浪費,嚴格執行國家的財經制度,確保專款專用。

四、提高審計質量的對策措施

一是要規范審計程序,加強質量控制。質量是審計的生命,在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中,注意加強審計質量控制,規范審計工作程序,努力防范和化解行政事業審計風險。首先做好審計準備工作。組織審計人員學習與審計事項有關的法規、文件、制度等,了解被審計單位情況,制訂好審計實施方案。審計人員要按照審計項目實施方案,對查出的問題,依照審計程序進行取證,完整無缺地編制審計工作底稿,并全部納入審計報告,如實進行反映。同時完整地將審計資料歸檔。對審計中形成的審計工作底稿、審計證據和審計報告初稿及重要的修改稿、領導的簽批件和會議記錄都進行歸檔,以保存審計的原始記錄。

二是利用審計成果及時分析反饋審計信息。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中發現的帶有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改革措施,地方性法規、規章的貫徹落實情況,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等,注意及時進行綜合分析,提煉出對促進宏觀調控有用的素材,以專題報告、調查報告、審計信息等形式上報政府和有關部門,為領導決策和宏觀管理服務。從而充分發揮了審計成果的作用,發揮了審計為領導決策和宏觀管理服務的作用。三是提高審計人員自身素質。隨著公共財政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采購制度、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國庫集中收付等制度的逐步推廣,對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人員要求不斷提高,審計人員必須不斷更新知識,轉變觀念,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術水平,以適應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工作新要求。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審計工作中,加強專業技能和宏觀經濟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四是在審計處理處罰上,要擺正“三個關系”。一是宏觀與微觀的關系。做到立足微觀審計監督,著眼宏觀服務。要善于解剖麻雀,對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和深層次原因全面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建議,促進單位完善制度,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應加強對審計發現的普遍性、傾向性情況進行匯總、歸納、提煉,整理成審計信息,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二是手段與目的的關系。審計工作是手段,目的是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增收節支,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三是監督與政策的關系。要處理好強化監督與執行政策的關系,一方面不斷加大監督力度,另一方面堅持“三個有利于”標準,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處理問題做到慎重、適當、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