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業審計問題探討
時間:2022-01-22 04:09:42
導語:石油行業審計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根據《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和《職業健康防護法》在新形式下,對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環境保護監督和職業健康防護管理的更嚴格的要求,結合石油企業開展HSE管理審計的實踐,闡述了開展HSE管理審計的必要性,企業HSE管理審計的主要內容及做法與要求,探討HSE管理審計的過程與目的。
關鍵詞: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職業健康;HSE管理;審計
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職業健康關乎企業發展與群眾利益和和諧生態的保持,開展HSE管理審計對于強化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環境保護意識、降低職業健康危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開展安全生產內部審計的必要性
(1)開展HSE管理審計是避免企業安全生產違法違規的需要。2014年《安全生產法》、2015年《環境保護法》及2016年《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的相繼修訂實施,對石油行業的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和職業健康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安全事故和環境污染是企業經營的最大風險,而通過HSE管理審計一方面可以查找企業深層次的管理缺陷,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查出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為企業的合法合規,長遠發展奠定基礎。(2)開展HSE管理審計是創新安全監督管理和環保管理的需要。我國當前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傷亡事故總量大、重特大事故多發、安全生產基礎依然薄弱、安全教育培訓不夠深入、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隱患的排查治理不全面不徹底、法規標準、科技創新、應急救援支撐體系尚不健全、企業安全投入的標準低等。通過傳統的綜合檢查、安全檢形式、走過場、忙迎接,只能查出表面上存在的問題,而HSE管理審計則是一種創新的有效抑制和減少安全環保事故的新方法、新思路,通過發現、追溯、找短板的方法,深層次透析HSE管理內容,能有效提升HSE管理水平,HSE管理審計是創新和深化HSE管理監督的需要。(3)開展HSE管理審計是深化企業內部隱患排查,查找HSE管理薄弱環的需要。HSE管理審計不同于一般的企業內部安全檢查,它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層次更高,HSE管理審計主要依據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以及企業的安全生產方針,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內部管理行為、企業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安全檢查等進行更高層次的監督檢查和評價;二是范圍更廣,安全生產檢查是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及現場狀況的檢查,而HSE管理審計除了要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更側重于企業的安全環保管理活動、安全管理模式的監督檢查,能從深層次查找管理的薄弱環節,專項治理;三是獨立性更強,HSE管理審計是由企業內部未參與安全生產活動獨立的組織和人員對企業內部安全生產活動而開展的審計,能夠公正評價企業安全生產的現狀,具有更強的獨立性;四是要求更嚴,HSE管理審計不僅要看結果,而且要看過程,剖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預防類似隱患的再次發生。
2石油行業HSE管理審計的重要內容
(1)領導責任與承諾。重點審計《安全生產法》第十八條規定的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的7項職責是否落實到位,包括是否組織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是否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是否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是否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否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是否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2)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的執行。重點審計企業是否對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進行識別、獲取和合規性評價;核查企業對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章制度是否執行到位;查找企業生產過程是否有違法、違規行為,并及時糾正,提出改進意見;評價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否與實際生產相符,是否貫徹落實到位等。(3)HSE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HSE管理體系旨在使組織能夠控制健康、安全和環境風險,實現健康、安全與環境的目標,并能持續改進的重要手段。重點審計HSE管理體系的管理手冊、控制程序、作業規程、文件控制、記錄控制、內部審核、持續改進、管理評審等是否有效實施,以此來評價企業HSE管理體系是否有效運行。(4)崗位安全職責及環保職責。重點審計企業是否已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崗位責任、安全生產責任和環境保護責任體系,責任內容是否明確具體和具可操作性,是否已逐層簽訂安全責任書,是否有配套的監督檢查和考核制度,是否定期檢查、考核責任制的履行情況并實施獎懲等。(5)教育與培訓。重點是審計企業教育培訓考核機制是否健全及執行是否到位,教育培訓計劃是否制定并落實,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資格證取證,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HSE證、H2S證、井控證等的取證是否滿足要求,新進員工三級安全教育,轉崗、離崗人員重新上崗培訓,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的崗位操作人員的安全和技能培訓是否落實,日常各級技能、安全、環保、應急和操作規程等的培訓是否開展到位。(6)職業健康防護。重點審計企業是否申報職業危害,工作場所的職業危害是否告知,職業健康的工作環境是否配備相適應的設備、工具,職業危害檢查是否有效開展、職業衛生防護用品是否配備及正常使用,職業健康體檢及職業健康檔案建設是否有效,職業病人員是否妥善安置等。(7)隱患排查與治理。重點審計企業各部門、基層單位、班組及崗位是否按照規定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專項檢查、節假日檢查、專項檢查,安全隱患是否及時得到整改,是否做到“舉一反三”,防范措施是否制定并落實到位等。(8)應急救援及事故管理。重點審計企業是否建立應急救援機制,是否已制定完善的企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否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人員和救援器材設備,是否組織經常性的應急演練,是否對應急事件及時響應。對事故管理重點審計事故管理制度和事故檔案是否建立,事故匯報是否及時,事故處理“四不放過”是否落實等。(9)原油站庫及設備設施。重點審計企業的原油站庫、計轉站、原油處理站等的新建、改建、擴建、檢修是否滿足標準規范要求,設計、安裝、運行是否符合安全生產要求,安全提示、安全標示、安全防護是否到位,各設備設施的登記注冊、維護保養、檢驗檢測等是否滿足要求,重大危險源是否進行安全評估、備案及防護措施的落實,人員素質及人員配置是否滿足安全運行要求等。(10)承包商及作業活動管理。重點審計企業是否建立并執行承包商及作業活動安全管理規范,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和生產過程控制是否執行標準,做業務活動現場人員培訓及持證是否滿足要求,人員操作及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作業現場是否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相關方安全管理是否落到實處,變更管理是否執行到位等。(11)危險化學品及危險廢物。審計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對企業的管理要求,重點審計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活動是否持證,危險化學品制度、操作規程、臺賬是否有效建立,危險化學品現場安全管理、存儲、使用是否嚴謹,危險廢物轉運、處理是否滿足要求等。(12)環境保護管理。重點審計環保制度及環保責任制是否制定、環境污染的檢測與治理是否開展到位、環保檢查的開展及環保的教育培訓是否開展、環保設備設施是否正常運轉,企業是否存在偷排等違法行為,環保資金是否落實到專項上去等。審計的重點不限于以上重點,根據各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活動和管理重點,可進行重點單項審計,做到追根溯源,從深層次上查找本質問題和管理缺陷。
3審計的做法及要求
(1)借鑒財務審計和內控審計的方法,逐步摸索和完善。HSE審計是一項創新型的審計方法,需要審計人員既熟悉健康、安全環保的各項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企業的規章制度,又要掌握審計的方式方法,更要精通HSE管理的精髓和內涵,對審計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企業在開展HSE審計的初期,要由領導帶頭,加強復合型HSE人才的引進和培訓,鼓勵安全管理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財務審計人員積極學習和探索HSE審計的方式方法借助財務審計和內控審計的方式方法,共同摸索出適用于本單位的HSE審計方法,逐步完善審計制度和流程,讓審計常態化進行。(2)建立安全生產臺賬是開展安全審計的基礎。在安全生產內部審計中,除了財務會計資料,還需要企業提供健全的安全生產臺賬來證明各項安全生產活動開展情況,如安全管理制度崗位操作規程、安全責任書工作總結和計劃、安全生產會議紀要、安全檢查及隱患治理報告、安全教育與培訓記錄等等。由于目前國家法律法規對安全生產臺賬管理還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加上企業安全生產臺賬管理意識不強,給審計取證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導致審計取證很難齊全,因此,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臺賬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臺賬,是開展安全生產內部審計的重要基礎工作和首要工作。(3)審計更注重問題的本質和根源。所有事故都可以預防,所有事故都可以追溯到管理原因,這是中石化的安全理念,也是審計的根本要求,就是把發現的問題追溯到管理原因,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俗話說“斬草要除根”,HSE管理審計就是“除根”的一種手段,因為,對HSE管理的審計不只是查出問題,更要順藤摸瓜,深層次的去規整問題,剖析問題,力求追溯到問題的本質和管理缺陷,更加注重問題的本質和根源,從“根”杜絕責任事故的發生,這才是HSE管理審計的本質。
4審計實踐概述
(1)審計開展情況。根據局、分公司領導關于HSE管理審計工作的安排,由分公司領導牽頭,組織HSE管理人員、財務審計人員、內控審計人員,相互學習和摸索,自2015年6月5日開始,目前已分別完成分公司6家二級單位的HSE管理審計,審計依據《石油行業陸上采油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分辦法》7大一級要素、28個二級要素中的標準要求,并按結合各單位HSE管理的實際情況開展審計工作。(2)審計取得成果概述。通過6家二級單位的審計工作,發現以下問題:一是分公司部分管理制度缺失或更新不及時,如管道管理制度缺失,環境保護管理、危化品管理、危險廢物管理、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督管理未更新;二是政令不暢,導致執行不到位,如安全臺賬檔案建立不全,記錄格式不規范,更新不及時;法律法規識別獲取不到位;員工教育培訓不到位,未培訓或證件過期;應急培訓、環保培訓落實不到位,未納入年度培訓計劃;環保會議、環保檢查、環境影響因素評價、環境污染監測工作落實不到位等;三是企業存在部分違法、違規管理缺陷。針對以上問題,HSE管理審計組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向分公司及各二級單位的HSE管理提出了提升和改進意見、建議,并將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審計復查,進一步督促各單位完善HSE管理。(3)審計人才培養。HSE管理審計人員通過6家二級單位的審計工作,深入了解學習審計和內控管理的流程、工作方法經驗、技巧等方面的內容,多次學習討論修訂分公司安全環保管理審計方案、計劃、審計流程、審計表、企業領導面談清單、企業管理人員面談清單,依據《石油行業陸上采油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分辦法》,結合現場實際持續修訂安全環保管理審計大表。目前安全環保審計方式方法、審計流程日趨成熟,審計人員經驗、審計技巧得到積累,審計技能及業務素質逐步提升,為HSE管理審計工作的持續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審計的目的
HSE審計的最終目的是以審計促管理,已審計促發展。實施HSE管理審計的目的不僅是查找企業健康防護、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更要通過審計來查找企業HSE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環節,從而有的放矢地對企業HSE管理提出改進建議,促進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執行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規范人員操作,提升員工素質,真正把HSE管理的精髓貫徹落實到實際生產管理活動中,有效杜絕各類隱患的產生,實現持續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孔凡玲.基于煤炭企業安全生產的內部審計探討[J].中國礦業,2009,18(11):35-37.
[2]吳進華,肖興祥.開展安全生產內部審計相關問題思考[J].財會月刊,2011(5):66-67.
作者:劉祥 單位: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上一篇:廣西審計職業化發展趨勢
- 下一篇:招投標在建筑經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