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經濟下與圖書館管理思考

時間:2022-00-00 12:00:00

導語:中國市場經濟下與圖書館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市場經濟下與圖書館管理思考

當前,圖書館正處在困境之中:書刊價格猛漲;勸書經費拮據;隊伍不穩,人才外流;文獻利用率低;館舍建設與設備改造困難等等。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直接影響圖書館的建設和未來。如果說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場革命,那么讓陳舊觀念濃厚的圖書館走向市場也將是一場艱苦的革命。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圖書館工作的要求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在計劃經濟原則思想指導與影響下,全國各行各業也都是按照計劃經濟的要求進行工作的,圖書館亦受其制約和影響。這就使圖書館形成一整套具有計劃經濟特色傳統的服務思想、服務內容、服務方法和服務手段。在當今市場經濟大潮的猛烈沖擊下,圖書館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新要求,從長期的思想禁錮中解放出來,更新圖書館服務思想,內容方法和手段,則是圖書館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1.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改變服務方式

作為社會知識交流最有條件,最有優勢的圖書館,如果不對傳統的思想進行變更,不對以往的工作模式進行改革,不在服務領域進行開拓,不在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上進行創新,只能是自我貶值,勢必成為時代的落伍者。因此,圖書館必須抓住機遇解放思想,迎接挑戰,盡快轉變觀念,努力構造新模式,改變傳統的文獻服務方式,由封閉、被動、靜態單一的服務方式,轉向開放主動、動態多樣的服務方式,開拓新領域,闖出新路子,使圖書館在市場經濟大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自身的價值。

2.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樹立市場效益觀念,增強參與競爭意識

圖書館工作要求適應市場經濟,就要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而服務又是圖書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只有牢固地樹立“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思想,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新要求,做好為市場經濟服務的各項工作。在竟爭激烈的今天,信息就是效益,就是金錢,信息資源就是一種無形的財富。

二、圖書館面對市場經濟應用的對策

市場經濟沖擊著社會的各個領域,作為信息的集散地的圖書館,怎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圖書館能否進人市場?面對市場經濟圖書館應如何實現自己的價值?應拿出具體的措施。

1.培養和發展圖書館的信息市場

信息服務產業是發展國民經濟的先導性產業.圖書館是文獻信息資源的中心,這是不容置疑的。將圖書館所收藏的文獻信息,經過整理加工與發展,使之成為信息產品,然后推向市場,便成為有價值的產品。圖書館是信息資源的寶庫,要將文獻信息開發作為產業來辦,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館藏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的優勢,以此為突破口主動出擊,使圖書館盡快地、全方位地、有償地進人信息市場。總之,圖書館進人信息市場,不僅是市場經擠對圖書館的客觀要求,而且也是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

2.把工作重點轉向為企業服務

將科技、教育、文化集于一身的圖書館,應該在為生產、科研服務,在為經濟建設的服務中,自覺地把握有利時機,積極投人到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上去。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圖書館為企業服務,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是當前的主要任務。知識一但與生產相結合就能成為“物化的智力”;這種物化的智力,可以十倍、百倍的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社會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因此,把工作重點轉向為企業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是當今圖書館活力之所在。要在做好為企業深層次定向跟粽服務的基礎上,發揮圖書館的中介作用和咨詢功能,為企業所碰到的問題,如原材料供應、鏡售市場和資金來源等提供咨詢服務,盡可能地對重點課題承擔產前、產中、產后的文獻、信息、科技一條龍的全程服務。

3.建立多層次、縱橫結合的服務協作網絡

由于企業所需求的信息和技術面廣,量大,因此,任何一個館都難以全面承擔和完成,所以必須注意發展圖書館和政府經濟部門、情報部門、科協、科研單位等部門的縱橫聯合,形成縱橫交錯的服務協作網絡,以保證為企業提供全優的服務,并達到資源共享,分工合作,共同服務,共同發展的目的。

4.提高人員素質,注意人才培養

為市場經濟服務要求圖書館員具備較高的業務水平和文化素質。從一定意義上講,人員素質的高低,決定了為市場經濟服務的水平和質量。提高圖書館員的思想與業務素質,、是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為市場經濟服務的前提和保證。因此,提高人員家質造就優秀人才,是當前圖書館界所面箱的一項迫在眉睫,勢在必行的戰略任務。圖書館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提高人員素質,培養人才,如舉辦各種培訓班;選送有關人員到高校和科研部門進修學習;讓館員走出館門向企業學習,走向市場,向市場學習,邊學習,邊實踐,從而使每一個人在市場經濟的大舞臺上盡快進人角色,成為為企業和市場經濟服務的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