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發展問題及策略探討

時間:2022-09-27 11:13:39

導語:消費金融發展問題及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費金融發展問題及策略探討

摘要:消費金融是一種新型的消費信貸模式,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逐漸興起來的。相對來說,發達國家消費金融起步較早,發展較為成熟,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并且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效。而我國消費金融的發展起步較晚,當前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發展中還存較多的問題,使得其發展并不是十分健全。本文就我國消費金融發展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分析與探究,找出當前我國消費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完善對策,希望能夠促進我國消費金融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消費金融;問題分析;完善對策

一、消費金融概述

1.消費金融的含義。我國消費金融的發展起步較晚,學者們針對該方面的研究還處于較淺的層面,研究內容并不多,并且沒有形成一個健全完善的理論體系,所以我國當前針對消費金融的概念界定還不是十分明確,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筆者通過對眾多資料的分析與探究,對消費金融的概念進行了總結,認為消費金融主要是指相關的金融機構為了能夠滿足消費者預期或者當期對服務或商品的需求而提供的金融類服務。細化來說,居民消費的前提是具有能夠直接支配的收入,而消費需求是受到當期可支配收入影響的,如果當期的收入達不到當期的需求,那么居民就會采用借貸的形式進行當期需求的滿足,而消費金融正是為了適應這種需求而產生的。2.消費金融發展的必要性。第一,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消費金融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根據相關的數據信息可知,消費對我國經濟的貢獻率在不斷提升,其已經逐漸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而消費金融則很可能會成為消費領域中的大市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當前現有的消費金融行業進行了重新定位,使得其業務模式更加符合市場需求,推動了其更加有效地發展,因此消費金融能夠在互聯網+的帶動下取得更快的發展速度,不斷拓寬自身的發展空間。第二,城鎮化的大力建設推動了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能夠更好地拉動消費,促進投資,這就能夠推動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同時,消費金融能夠轉變我國人們的消費理念,激發人們超前消費的觀念,而且消費金融能夠滿足市場消費者對金融產品的多元化需求,實現金融市場的優化升級,推進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

二、消費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是確保消費金融發展的基礎,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能夠推動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健康運行,盡管我國在2015年發表了相關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法律制度,但是這些制度的并不完善,尤其是在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下,原有的制度顯得較為局限,而我國很多地方法規中也沒有對當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相關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地方法規中主要以傳統金融內容為主。在互聯網消費金融當中,大多規定或者準則都是以網絡合同內容為主,而且這些合同存在缺陷,在準入門檻、個人信息保護、身份驗證、風險控制方面沒有有效的標注。一旦在金融消費過程中出現問題,就很難對消費者權益進行有效維護,不利于消費金融的可持續發展。2.征信體系不完善。在互聯網消費金融當中,征信是網絡金融平臺對消費者進行評估的主要內容,根據消費者征信狀況金融平臺會提供相應的服務,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征信越好,所能夠獲得的金融服務就越高,擁有的預期消費能力就越強,尤其是在互聯網金融消費時代,征信更是整個消費金融的基礎和保障。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征信體系還不完善,無法掌握足夠的客戶信息。根據2016年央行征信數據統計顯示,央行錄入的有效征信人數不足5億,而在這些人當中,僅有不足三3億的人個人信用能夠完善評估出來,也就是說我國有超過70%以上的人是沒有征信報告的,由此能夠看出我國征信體系是非常不完善的。盡管當前進入到了大數據時代,通過互聯網能夠對用戶信息進行搜集整理,但是消費金融方面還沒有構建有效的征信評估系統,也無法對用戶進行有效分析整理。同時,各個金融平臺也沒有形成統一的規范,客戶信息沒有形成共享;此外,征信評估沒有統一標準,缺乏規范性,不利于征信體系的有效建立。3.監管存在漏洞。消費金融是互聯網與傳統金融的有機結合,具有便捷性、高效化、普惠性等特點,最大的特點就是產品具有大眾化的特性,能夠滿足不同階層人群的需求。但是其產品以及消費模式的轉變,使得傳統金融監管系統無法適應現代化消費金融的發展需求,容易導致監管出現漏洞。當前,我國在互聯網消費金融方面還沒有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也沒有相對應的法律政策予以規范。監管不力導致互聯網消費金融出現諸多問題,不僅無法保障平臺之間的公平競爭,也容易造成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良好的保障。4.資金流動性風險。盡管互聯網金融平臺面向的是大眾化客戶,而且具有普惠性特點,金融產品能夠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客戶消費產品成本相對較小,尤其是在互聯網金融信貸業務當中,盡管客戶個體貸款數額少,但是由于客戶基數大,平臺承擔的整體資金量就比較大,就需要面臨資金流動性風險。對于互聯網金融公司而言,資金籌集渠道主要以自有資金、籌資等,一旦運營過程中消費者撤回資金,或者企業無法有效收回資金,就會面臨資金風險。

三、推動我國消費金融發展的有效措施

1.完善法律制度,提高行業規范。制度建設是確保行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才能為消費金融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才能推動其健康發展,因此,要加強消費金融方面的立法工作,在立法過程中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針對我國消費金融發展時間短,發展速度快,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問題,我國要積極學習、引進西方先進國家的消費金融法律制度規范,并根據我國自身發展情況對其進行轉化,使其順應我國的消費金融市場發展需求;其次,要積極鼓勵地方政府進行相關方面的法規制度創新,給予地方充分的自主權,結合地方特點,制定相應的消費金融激勵機制和政策,引導消費金融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2.構建完善的征信評估體系。征信評估體系的建設關系著消費金融的健康運行,尤其是在互聯網消費金融模式下,征信已經成為金融平臺開展業務的主要依據和標準,所以,健全完善征信評估體系十分重要。針對我國當前征信評估體系不完善,信息不全面的問題,要從兩個方面著重建設:首先,國家央行以及地方政府要積極構建征信體系,通過政策以及法規積極鼓勵個人參與到個人征信的錄制工作當中,并且要提高國家征信體系的服務水平,為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進行征信提供數據支撐;其次,行業之間要建立信息共享機制,要將公司以及平臺搜集的消費者信用信息統一錄入到行業信息共享平臺當中,提高行業信息共享的范圍和力度,提高行業的抗風險能力。3.健全監管機制,增強監管力度。監督管理是確保行業運行的重心,通過監督管理能夠及時預防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問題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從而為行業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保障。此外,監督管理還能夠做到未雨綢繆,降低風險力度,實現行業的長遠發展。目前,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監管機制還不健全,監管力度比較薄弱,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所以要不斷健全監管機制,增強監管力度。首先,優化網絡技術,通過技術增強風險防范能力,規避技術性風險;提高系統安全性,加強系統維護與監管,避免由于系統風險導致的消費者信息泄露;再次,要對金融平臺以及公司的產品以及信息進行監督管理,防止信息不均衡對消費者造成危害。4.拓展融資渠道,規避流動性風險。對于消費金融公司而言,流動性風險容易造成企業資金不足,甚至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等,是企業風險的主要因素之一,針對流動性風險,企業要不斷拓寬融資渠道,通過多元化方式來解決公司資金不足等問題。首先,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優化內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有效節約企業資本;其次,企業要拓展融資渠道,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融資,例如,企業可以與地方民間資金進行合作,通過民間資本獲取較為充足的資金;企業還可以進行資本證券化,將資本通過證券化的方式轉讓出去,獲取充足資本,確保自身業務的有效開展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理念發生了重要變化,尤其是在消費金融的普及推廣下,人們的消費方式日趨成熟。消費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國要進一步加強消費金融的發展,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復蘇。本文主要以消費金融為主,對消費金融的含義、特點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我國消費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為我國消費金融的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1]周昊天.我國消費金融發展中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05)

[2]張靜.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06)

作者:王瑩璨 單位:南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