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消費者權益經濟學探討
時間:2022-06-25 09:02:44
導語:公共事業消費者權益經濟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以公共事業領域的消費者權益為研究對象,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對這一問題展開探究。通過對公共事業領域特殊性的簡要介紹,說明消費者在其中參與市場行為的關系,并在具體措施上,為優化公共事業領域中的消費者權益,提供交流參考材料。
關鍵詞:公共事業;消費者權益;經濟學
公共事業領域,是支撐社會民生建設的基礎。在進行市場化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認識到這一領域范圍下的消費者特性,以此才能為保證消費者的客觀權益提供基礎。而從公共事業的概念、范圍、特性等內容做出描述,才能更好的從經濟學角度出發,找出影響消費者權益的基本脈絡,保證公共事業發展的穩定性。
一、公共事業領域概述
公共事業的概念較為寬泛,通常會使用枚舉法確定其適用范圍。在定義這一范圍時,學者孫學義與周義程提出的概念較為符合當前的發展狀態,描述公共事業時,將教育、科研、公益文化、衛生、環保、氣象、檢疫、公共住房、設備保障等內容,定義為了公共事業。從特征表現上,公共事業帶有自然壟斷屬性,在產品規?;⒎秶癁榻洜I的過程中,由于提供這一服務的機構僅有一個部門,因此在市場環境中,勢必會形成自然化的壟斷條件[1]。同時,公共事業企業在創造價值時,會以產品與服務為中心為市場提供準公共物品。而在基本理念上,公共事業的所產生的盈利條件相對有限,不僅包含了基本的公共性特征,也在自然壟斷環境中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化空間。而這種公共事業的內容,對于消費者而言,往往又存在著較大的需求空間。因此,僅選取其中少量的利潤以維持市場化的發展條件,并重點突出公共事業領域中的公益性條件。在經濟學視角下,任何市場行為的參與者,都被默認定義為理性人。在對公共事業問題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消費者也會享有市場行為中的安全、選擇、公平交易、受尊重、監督等多項權益與責任。如果發生任何消費者權益侵害問題,都可以使用以上權利,維護自身權益。但在我國社會環境中,由于政府在公共事業中所發揮的主導作用,勢必會造成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全面保障。
二、公共事業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
(一)限制政府參與經營的現象。經濟學視角下,任何參與市場活動的主體都被視作理性的單元。在政府參與市場活動的過程中,也會將自身利益擺在首位,或多或少的對消費者權益造成損害。尤其是政府地位的特殊性,就進一步削弱了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可能性。公共事業發展進程中,政府部門需從市場參與的身份中逐漸脫離出來,并加強自身監督、服務的職能作用,更好的平衡公共事業市場環境中的關系。從政治制度的角度出發,司法的獨立性是基礎工作,立法與行政的有效區分,是保證法制化深入建設的基本前提。在深化社會改革的歷史階段,政府應作為公共事業的監督者,而不是參與者,清除市場環境中的一切偏袒問題,并以此達到令行禁止的政令監督效果。同時,站在政府的角度上,其在公共事業角度上追求的利益空間,要遠復雜于企業,不僅要保證多種類型財政收入的穩定性,更要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和諧發展。因此,參與公共事業市場活動的普通公民,如果能在參與市場行為的過程中控制政府的利益點,就可以在博弈中獲得一定的優勢,并由此與政府利益達成一致,維護自身的消費者權益。(二)引入合理競爭的市場機制。競爭是市場的核心,尤其是在公共事業領域。如果政府的干預過多,會直接跨過競爭環節,在不成熟的市場環境中形成壟斷,反而削弱了市場環境中的效率水平。而消費者如果無法繞過這種壟斷環境,勢必會在參與公共事業購買活動的同時,造成基本權益的損害。例如,在我國的通信領域中,電信業三家運營商的競爭環境下,使資費水平明顯降低,并在服務質量上產生了激烈的競爭空間,為消費者帶來了切實的利益條件。同時,在當前三網合一的政策引導下,也會將這種競爭機制引入到數字電視的領域中,并對這一市場空間起到激發與活化的作用。同時,正是由于這種競爭的激烈性,使大陸的媒體發展狀態,要優于香港地區的運營商水平[2]。在進行信號傳輸的過程中,香港地區的“歌華有線”在與廣電部門進行協商的過程中,限制了中央電視臺四個頻道的信號傳送,而這種行為也是對公共權益的損害,必須在發展進程中逐漸消除,以此保證市場機制的統一性與合理性。(三)制定明確的市場價格制度。公共事業的定價問題,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權益,在進行價格控制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其自然壟斷的領域屬性,也要保證運行過程中的市場化發展條件。在我國當前發展階段中,可以開發多種定價方式,實現市場價值制度的完善。例如,在“最高限價法”的應用中,可以為公共事業的經營者創造價格區間,并在價值上限的約束下,維護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價格條件相對穩定,企業可以通過對價格的調整,獲取更好的利潤空間。而從監管者的角度出發,這種價格限制,也無須對企業成本變化條件進行分析。制定方法上,我國以專家導向的引導作用下,制定出了“公開聽證”的確定方式,并在市場環境中,為消費者與企業創造博弈空間,以此保證價格制定的合理性。
綜上,公共事業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與其發展特性息息相關。從經濟學視角對這一問題分析,應在政府控制、市場機制、價格管理、信息公開、維權成本這五個方面進行優化,以此保證公共事業發展。并在進行優化升級的同時,形成更加健康的發展狀態,借此真正意義上形成公平市場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
參考文獻:
[1]王曉燕.建立完善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長效機制——專訪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J].金融博覽(財富),2019(03):14-17.
[2]劉國君.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1):115-116.
作者:王淼 單位:白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上一篇:礦山工程建設投資及成本控制分析
- 下一篇: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管理探討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