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
時間:2022-05-21 03:53:00
導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今時代是網絡及其發達的時代,網絡環境對高校的教育工作有著重要影響。網絡環境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助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可能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情感培育、原有組織制度完善、價值傳播以及價值認同等工作的障礙。因此,網絡環境下為了更好地進行價值觀培育工作,提升價值觀培育工作的水平,高校必須結合當前教育工作面臨挑戰,從多方面入手探索解決問題的路徑。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黨的十八大會議召開之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在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體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斷增強,在網絡高度發達的21世紀,網絡環境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尋找大路徑并克服網絡環境消極影響,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1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面臨的挑戰
1.1網絡信息的不確定性容易造成大學生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障礙網絡環境具有虛擬性,這就導致網絡環境中傳播的網絡信息也會具有不確定性及虛假性。網絡環境中所傳播的信息良莠不齊,有的是正規網絡媒體經過嚴謹編輯的,有的卻是不良媒體即所謂的“營銷號”編造的。不良媒體所的網絡信息多是為了奪人眼球而對現實事實進行歪曲報道,比如之前的“網紅炒作門”,這些所謂的網絡紅人通過傳播虛假的網絡信息向網絡受眾傳達虛假的情感,以博得大家的同情和關注,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達到走紅的目的。這些虛假的網絡信息并不能給大學生傳播正能量,相反不僅會欺騙大學生的情感,還會向大學生傳播虛假的信息和錯誤的價值觀,從而弱化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漸漸地污染他們的心靈,讓大學生動搖已樹立的價值觀,產生出不勞而獲和極度膨脹的錯誤價值觀念。這就阻礙了正面的網絡信息想要傳播給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目的,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信息與情感障礙。
1.2網絡虛擬社交沖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培育的原有組織基礎網絡環境中種類繁多的社交軟件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單一的交往方式,使大學生人際交往形式多樣化。一方面網絡社交軟件所提供的網絡虛擬社區,比如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群聊、百度貼吧等,可以把不同國家、不同社會階層以及不同職業的人們聯系在一起,實現大學生的自由交往。另一方面則將大學生困在了這個看似多變自由的網絡環境之中。部分大學生因為網絡交往軟件的便利和多樣而過度依賴網絡進行人際交往,長此以往,不僅會忽視現實生活中的交往,更嚴重的會影響到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語言表達能力。整日沉溺于網絡中的大學生過度地把精力投入網絡社交軟件中,從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就會逐漸對現實社會的集體活動喪失一定的興趣,參加活動的時間和次數也會逐漸減少。久而久之,就會破壞大學生價值觀培育工作原有的嚴密組織和規范的制度基礎,從而制約了大學生的價值觀培育工作的進行。
1.3網絡輿論阻礙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的價值傳播進程
當今我國主流社會意識形態是占據主導地位的馬克思主義,指導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實踐。但在新形勢下,世界范圍內意識形態紛爭,主流意識形態環境逐漸變得復雜,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面臨著日趨嚴峻的挑戰。網絡環境所具有的虛擬性,就決定了網絡輿論的兩面化。一方面,網絡環境中信息傳播快速便利,可以使大學生通過網絡及時地參與到時事政治的討論中去,甚至可以通過網絡這個平臺表達自己的政治意愿和訴求;另一方面,由于網絡使用群體的多樣化,網絡也可能傳播各種消極、非法信息,這樣便干擾了主流意識形態環境。現在的網絡新聞和報道良莠不齊,就會不斷涌現各種謠言和消極報道,這種謠言會對社會造成不可挽回的信任危機,并且對經常使用網絡的大學生所處的意識形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產生消極影響,最終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的價值傳播得不到應有的效果。
1.4網絡各種錯誤價值思潮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認同
由于網絡環境所具有的開放性,大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收集到全球的信息資源。這些網絡信息資源中不可避免地會包括各種錯誤的價值思想。以資本主義國家的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想為例,拜金主義是崇拜金錢的神奇作用、拼命追求金錢的觀念和行為,又稱金錢拜物教、貨幣拜物教。享樂主義是只追求感官快樂、不愿意勤儉奉獻的人生目的。這兩種錯誤的價值思想會使很多大學生把享樂、奢侈作為人生的目標,更有甚者會認為錢是他們前進的唯一動力。在新時代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可還不是很牢固,他們一旦接觸到各種消極化、庸俗化的不良風氣和價值思潮時,由于自身辨別能力和抵御能力有限,很輕易地就會動搖之前樹立的價值認同,將這種消極的不良風氣作為新的價值思潮所吸收,使價值認同出現偏差。
2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
2.1完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網絡引導機制網絡在方便大學生的同時也帶給了大學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引導。由于大學生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更加容易受到消極信息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高校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該積極主動地為大學生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首先,在高校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師應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為依據,積極組織有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網絡實踐活動,同時對他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過程給予更多的關注。其次,高校也應結合大學生的家庭形成協作機制,從大學生生活的現實環境入手,通過營造和建立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注重家庭與大學生的情感溝通與交流,傳播正面的價值觀念,樹立正確的引導機制,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培育工作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最后,主流網絡媒體可以在進行價值傳播的同時,多多發起關于我國當代主流意識形態的網絡活動,讓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從而使大學生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逐漸成熟,以完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網絡引導機制。
2.2打造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網絡強勢媒體
這是一個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交錯的時代,傳統媒體擁有著雄厚的基礎,而網絡媒體則發展勢頭正猛。對于經常身處網絡環境中的大學生,他們受到網絡媒體的影響更多,所以,大學生價值觀培育工作就必須以網絡強勢媒體為保證。我們主要通過判斷一種媒體在媒體中的地位是否處于中心,看它是不是很活躍,是不是被人們看好,是否具有深刻的社會影響力來衡量它是否為強勢媒體。因此,在新聞高度同質化的今天,就要發揮網絡媒體所特有的傳播者多樣化、傳播內容海量化、傳播渠道交互化、受傳者個性化、傳播效果智能化的優點,注重策劃,整合資源,傳播正能量。當代社會也要注重網絡媒體的發展,政府也可以通過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來促進網絡媒體的發展。在校園生活中,高校在進行大學生的價值觀培育時可以將講授內容通過網絡媒體表達出來,也可以經常舉辦網絡文化活動,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媒體,利用網絡媒體去表達自己,通過網絡媒體去傳播主流價值文化,打造網絡強勢媒體,強化價值觀培育效果。
2.3提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網絡媒介素養
作為網絡媒介,網絡傳播的信息擁有內容豐富、復制便利等特點,但另一種程度上也使網絡信息的接收和處理產生了一定的問題。特別是經常使用網絡的當代大學生,由于樹立的價值觀還不牢固以及知識結構的不完善,在網絡信息的處理上易受干擾。隨著網絡媒介迅速發展以及人們對于網絡媒介素養的認同,也應該注重提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網絡媒介素養。在今年的肺炎疫情影響下,多所高校采取線上教學,也就是利用網絡上的各種教學APP對無法面對面交流的學生進行網上授課。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種各樣的網絡教學APP應運而生,比如釘釘、騰訊會議、學習通等,大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學校和社會傳播的正能量信息知識。通過利用網絡教學媒介,改變了教育者對于虛擬網絡的偏見,也使得社會大眾正視網絡媒介對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效果。在此基礎之上網絡媒介通過不斷地向國民化、社會化轉變,借助社會各方面的努力合作提高其素養,不斷推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工作進程。
2.4建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網絡監督體系
針對網絡環境中的不良網絡信息,必須加強網絡信息的監督和準入,建立網絡監督體系。首先,嚴格把守市場準入的關卡,對網絡環境中的每一個網絡軟件和網絡信息都要準確預見其雙重作用,對于那些具有消極影響的網絡信息或者網絡軟件應采用強硬手段,阻止其進入網絡環境。從技術著手,治理網絡環境應從源頭出發,從技術著手,將重點放在網絡環境中網絡信息的入口,通過運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過濾掉虛假的、非法的、有害的網絡信息,使違法網站和不良信息與大學生相隔離,達到凈化網絡環境的目的。其次,我們也應該時刻關注大學生的網絡使用行為,對于那些異常或者違法行為,應當及時制止,規范大學生的網絡使用行為,以防大學生掉入違法、消極的網絡活動陷阱。比如網絡上組織所謂的“追求民主”的網絡活動,高校應當加強預防,避免高校學生走上錯誤道路。最后,高校應不斷地完善網絡監督體系,加強網絡環境的監管,促進符合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內容在網絡環境中的廣泛傳播,使大學生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中逐漸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楊鵬.網絡文化與青年[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4]宋元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聶立清.我國當代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楊冬磊.網絡化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機遇、挑戰與創新路徑[J].經濟研究導刊,2018,(26).
[7]唐平秋,盧月.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4).
[8]吳浩田.大數據時代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機遇及挑戰[D].重慶:西南大學,2016.
[9]李鑫.新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研究[D].佳木斯:佳木斯大學,2018.
作者:李璇 單位:沈陽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上一篇: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研究
- 下一篇: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與大學生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