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型農業生態系統構建

時間:2022-04-12 08:23:00

導語:城郊型農業生態系統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郊型農業生態系統構建

杭州市郊三個區的農村,離杭州市城區近的優勢,發展商品經濟有利,有廣闊的市場,信息靈通占有天時地理之優勢。但是,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杭州市城郊農業在生態系統上暴露出一些明顯的伺題:

1.生產的農副產品與人們的需求距離較大;

2.土地資源迅速減少;

3.農村環境污染日趨嚴重。

因此,必須應用生態學原理和方法,建立和發展城郊型農業生態系統,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不同類型的生態農業模式所謂生態農業,就是根據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應地制宜,合理地安排農業系統內部的結構,有效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提高系統內部物質能盤的轉換,同時,便理地把化肥、農藥納入生產體系。其主要途徑有:

A)以沼氣為紐帶,創辦城郊型農業生態摘環未統。農村畜禽飼養業不斷擴大,且有些已具有一定規模,禽畜糞便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采用沼氣技術對畜禽糞便進行資源化開發,多層次的綜合利用,將養殖業,種植業、加工業和生產、生活都納入到生態循環系統中,即沼氣作為生活用能,沼液喂豬、養魚、潔渣還田,不但使村、鎮生態環境大為改善,為農業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且還提高了生物質能利用率.

B)建立生態村、生態戶生態村和生態戶是一各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因地制宜、有機結合、相互交織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經濟系統.根據杭州市郊的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條件等具體情況.可以設計多種模型的生態經濟模式,建立和發展不同類型的“生態村”、“生態戶”,將各農戶承包的貴任田、住宅、畜圈、魚塘、林木和堆肥,視作為一個小小生態系統,創造而使之進一步合乎生態要求,則千萬個小生態環境,必將協調而構成一個大農村生態環境,這樣做,有利于近期收益與遠期效益的兼顧,有利于為發展城郊型生態農業打下基本單元結構的良好基礎。例:①種植業~雞~豬~沼氣一還田、肥田、養魚、照明。②大豆,豆腐坊~牛~沼氣~蔬菜。③鴨魚共生。④葡萄園養雞。

2.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進行多層次立體開發對農業用地,盡可能地進行輪、間作、套種.例:爬藤的絲瓜、虹豆、四季豆的棚架下可套種小白菜之類的低矮蔬菜,果園中套種蔬菜,田埂邊種植柑桔,這樣既增加了農田經濟收入,又改善了農田小氣候,確保糧食、蔬菜的增產。

3.利用城鄉生活廢棄物,為城市提供無公害的農副產品杭州市的垃圾和糞便已成為嚴重的環境間題,每天有大量的垃圾與糞便從市區運往郊區,這些都是很好的有機肥源,棄之不用,不僅污染了環境,還侵占了土地,應將垃圾經過一定的處理后返回到農田作有機肥料。城鎮垃圾處置可采用物盡其用的生態學原則。郊區農村出售的蔬菜等農副產品,首先應在村里或戶里經過粗加工后,將菜葉、根、果皮等有機廢棄物.留在庭院、菜地堆制發酵后作肥料使用,同時,也減少了城市里的拉圾量。糞便應滿足厭氧滅菌和化糞的要求,上清液用于噴灌蔬菜和灌溉農田,沉積物可作旱地基肥,使用這些這機肥料后,可不施或少施化肥,并開展生物防治,不使用或少使用農藥,向城市提供無公害的農副產品。

4.發展觀賞農業利用山邊、河邊種植大片的桃、梨、桔、櫻桃等不同季節、不同品種的花、果樹,待開花與結果時節,供市民來觀賞與郊游,既可增加農村的經濟收入,又為城市人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娛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