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發展模式分析

時間:2022-09-06 09:21:57

導語:冷鏈物流發展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冷鏈物流發展模式分析

[摘要]冷鏈物流是隨著科學技術以及制冷技術的發展,為滿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而發展起來的一種以保持低溫環境為核心、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我國冷鏈物流需求增幅迅猛,但在經營上存在許多問題,如冷鏈經營主體出現問題、冷鏈設施不完善、冷鏈物流發展滯后、冷鏈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體規劃與整合。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應加快推進供應鏈主導思想下的冷鏈物流發展體系,注重利用銷售商為主導搭建資源整合的冷鏈物流供應鏈平臺,通過網絡平臺對冷鏈物流安全信息進行監控,逐步形成完整的冷鏈物流系統。

[關鍵詞]銷售商;冷鏈物流;資源整合

國家領導人在2016年7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上提到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推進物流業的轉型升級,同時還以河南昔日生豬屠宰加工企業運用“互聯網+”和眾籌等方式,利用空閑貨車開展冷鏈物流,降低空駛率。此番講話對企業發展冷鏈020指明了方向。然而我國冷鏈物流業發展無論是技術、模式還是資金等方面都與爆炸式增長的市場需求無法匹配。本文將討論由誰來整合冷鏈物流資源,而且又如何整合。

一、分析冷鏈物流發展問題

(一)冷鏈物流運營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物流成本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運輸和倉儲。首先看運輸,冷鏈運輸的車輛比普通運輸車輛高40%~60%,其次看倉儲,冷鏈倉庫的造價比普通倉庫造價每平方米高2000元,建造一座中型冷庫成本至少2000萬元,另外每平方米冷庫月耗電費至少20元。僅這兩項之和,都是任何一家生鮮電商無法承擔的。根據資料顯示,2014年,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99%都處于虧損狀態。

(二)冷庫行業的三個短板

1.冷庫經營模式單一。2.冷庫溫區單一。3.冷庫分布地域不平衡。這三個短板造成的后果是2015年,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腐損率為15%、8%和10%左右,相比發達國家5%水平仍較高。

(三)單個投資商無力獨立承擔冷鏈物流

2016年以來,生鮮電商的大面積虧損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網絡中頻頻出現某某物流企業撤出冷鏈投資等新聞。冷鏈物流的前期投資過大,這正是冷鏈物流這個行業的危機,但隨著冷鏈物流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巨大空間,使冷鏈物流成為一個新的市場。因此,要使冷鏈物流發展,就需要有一個主體來整合現有的物流資源,使冷鏈物流能夠正常運作。

二、以銷售商為主導進行資源整合的冷鏈物流模式

中國供應鏈管理專家馬士華認為: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在冷鏈物流中,核心企業由哪一主體來擔當更為合適,更能夠將現有的冷鏈資源發揮其用途,筆者認為,以銷售商最為合適。

(一)冷鏈物流為何選擇銷售商為主導

根據分析,需要采用冷鏈物流的主要是生鮮產品,然而生鮮產品具有季節性強、運量波動大;品種多,運輸及儲存工作及要求復雜;運距長,運輸時間要求短;批量小,去向分散;貨物品質要求高等特點。要滿足這些特點,必須將冷庫及冷藏車輛進行合理安排。在整條供應鏈中銷售商是最清晰了解市場需求以及供給狀況、冷鏈設備情況的主體,在對冷鏈物流中信息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能夠做出最優的部署及合理的安排。

(二)銷售商如何整合冷鏈物流資源

冷鏈物流中的銷售商除了是生產商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之外,其并不具備很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冷鏈設備,如何使銷售商發揮其最大效用,筆者認為,銷售商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形成戰略聯盟,組建現代化的冷鏈物流中心,以完善的利益分配機制,將眾多分散的擁有冷藏車的運輸企業、擁有冷庫的倉儲企業,甚至一些具有冷藏功能的流通加工配送資源進行整理,以此來解決生產分散、需求分散的冷鏈物流無效益的現象。生鮮供應鏈中的銷售商,應打破傳統銷售商的束縛,進行功能改造和升級,搭建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吸引各類具備冷鏈資源的企業入駐,由銷售商進行資源的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發揮協同效用。

三、總結

在“十三五”期間,冷鏈物流發展遇到了三個機遇:人均GDP不斷增長;冷鏈物流資本介入力度加大;整個行業正在從量變走向質變。但是,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整體水平較散的情況下,要應對這三個機遇,必須利用現有冷鏈物流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盡可能地降低生鮮產品的流通成本,保證產品的質量。

本文提出的以銷售商為主導進行資源整合為基礎的冷鏈物流模式,使分散的物流資源得以集中使用,具備了一些第四方物流的特征。隨著我國冷鏈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冷鏈物流的法規不斷完善,新的物流模式還會不斷出現,冷鏈物流會取得長足的發展。

作者:謝芳 單位:福建廣播電視大學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士華,林勇.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劉光琦.冷鏈供應鏈斷在何處[J].中國儲運,2009(4):60-61.

[3]楊鈞.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模式研究[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13(2):2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