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低碳循環經濟,促進環境金融創新

時間:2022-10-22 09:27:36

導語:發展低碳循環經濟,促進環境金融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低碳循環經濟,促進環境金融創新

(一)環境金融作用

1、合理調節資金、配置資源作用。環境金融對于環保、生態、可循環發展的生態企業和項目優先配資的傾向,將會促進資金和資源的綠色流向,對企業發展和企業資金的配置起導向和約束作用。利于我國產業向高效、綠色方向升級。

2、優先管控環境風險作用。經濟人具有逐利、驅害的本性,通過這一追求可以有效避免生態金融項目風險,而綠色生態金融項目正好是環境風險極低的投資方向。可以通過投資環境金融,挖掘新商機、走向新征程。

3、引導社會投資方向的作用。當局通過對環境金融的的政策扶持和輿論導向,可以促進高新生態技術的創新與研發,推動企業向環保、生態金融創新方面進行投資,規范企業健康經營,促進產業綠色發展。

(二)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

1、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發展環境金融,對于國家產業升級、經濟力量增強有著重要的影響力。特別對于發展中國家,發展新型綠色產業,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我國而言,目前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盡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扶持和鼓勵技術創新,通過金融創新,引導社會經濟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方向發展成為一種剛性的需要,也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2、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生態文明是對以往“重視經濟發展,忽視環境保護”戰略的反思和補救。環境金融是補救生態文明建設、優化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綠色農業、低碳工業、碳金融正是環境金融的具體內容體現。

3、是解決環保籌資難題、調劑資金余缺的重要方式。資金需求量大、籌資難是我國環保事業發展的攔路虎。環保工程如果沒有金融搭臺難以產生經濟價值,對于逐利本性的社會資金來說嚴重缺乏吸引力。僅僅依靠國家政府維持環保投入常出現資金瓶頸和產業困境。而環境金融的投資能夠獲取良好收益和政策扶持,這將激勵大量資金進入環保領域,促進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

(三)深化環境金融創新的建議

與傳統金融相比,環境金融的政策性、產品的先進性、風險管理的復雜性更高,故加快環境金融創新極具意義且極為迫切。而我國未來環境金融的創新發展,需要金融機構和政府聯合推動。

1、推進生態環境的產權明晰,健全制度政策。環境權利的明晰是環境金融發展的基礎,因此首先要推進生態環境的產權明晰與資產化。首先,應對排污權利和相關自然資源進行明確和界定,以奠定市場機制運行的產權制度基礎。其次,應明確規定并處理好環境金融的發展中參與的各主體(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以及公眾)的利益關系。

2、加快環境金融產品創新,實現循環經濟和金融創新的雙贏。將綠色環保理念引入信貸政策制定、融入新產品的產品設計中。大力推動綠色證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環境信貸創新,創建環保產業投資基金,加強生態金融衍生工具創新。借鑒國際經驗,創新各種碳金融衍生品,如碳遠期、碳期貨、碳期權等,逐步構建我國生態金融衍生產品體系。

3、銀行業應提高環境責任,適時抓住機遇。銀行在進行貸款業務中,應將環保指標列為貸款評級的重要項目,對綠色環保客戶進行降息、延期。銀行也應多投資具有發展潛力的綠色、低碳、有機、節能的生態項目。

4、營造有利于發展生態金融的社會環境。一是完善環境市場機制,健全優惠政策。在制度上構建發展環境金融的激勵機制。二是增強宣傳,向社會和公眾廣泛宣傳環境金融的積極作用、政策法規和優惠措施,讓企業、金融機構充分意識到環境金融所蘊涵的巨大價值,讓廣大受眾并參與到環境金融的潮流中;三是鼓勵金融企業抓住機遇,創新環境金融模式,探索建立環保節能金融服務的有效機制,推動金融業經營戰略轉型;四是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對金融人才進行專業培訓、吸納環境金融的高精尖人才外。

作者:崔璨 單位:河南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