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策略

時間:2022-06-14 11:02:17

導語:生態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策略

摘要:循環經濟已經成為時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林業在發展過程中也要遵循相關理念,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林業經濟進步,提升經濟循環性,滿足我國林業的實際發展需求。本文首先探討了林業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然后找到科學的發展策略,提高林業經濟的循環性,最終實現其可持續發展,保障我國林業質量,增強林業經濟發展活力,真正實現林業、生態、社會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有效發展;林業經濟;循環發展;建設策略

林業經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發展林業經濟時相關人員需要從生態理念出發,注重它的循環性與科學性,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國林業發展,實現生態與社會的平衡發展,為人民群眾創建更好的生活環境。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環境的惡化,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發展林業循環經濟的重要性,發展過程中堅持從生態角度出發,提高林業資源的利用率,最終實現整個林業經濟的良好發展,以達到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目標。

1我國林業循環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1林業資源利用方式相對單一

我國林業類型比較豐富,但林業資源的利用方式卻相對單一,造成大量資源浪費,也不利于提升它的經濟價值,降低林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當前我國許多林業資源都是以采伐和粗加工為主,沒有形成成熟的、精細化的產業經濟模式,不能增加林業產品附加值,不利于林業循環經濟的良好發展。面對我國可用林業資源逐漸下降的情形,這種單一的利用方式會增加當地環境負擔,再加上林業資源利用率較低,導致林業資源浪費嚴重,進而不利于當地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1.2林業經濟優惠政策力度較小

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這樣才能提升林業發展質量,給予它更多的發展空間達到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目標。但是現實中許多地區沒有意識到林業經濟優惠政策的重要性,給予他們的資金支持力度不足,導致林業的建設、生產、開發、管理工作得不到有力保障,進而影響到林業的正常發展。

1.3林業資源利用技術水平落后

林業資源在開發中要有強有力、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從目前我國許多地區的林業產品發展狀況來看,林業資源利用技術相對落后,不能有效提升林業資源的利用率,給當地林業經濟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除此之外,林業資源利用技術水平落后,還會造成大量資源的浪費,無法與世界林業經濟發展接軌,影響我國林業經濟的市場占有率。

1.4現代林業經濟模式不夠健全

現代林業經濟模式不夠健全也是當前我國林業發展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許多地區的林業經濟發展依然遵循傳統模式,采伐加工能力較差,生產處的林業產品仍為低端產品,深加工能力不足,許多粗加工后的材料被丟棄,造成林業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也不利于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增加當地經濟發展壓力。

2提升生態林業循環經濟建設質量的策略

2.1加強生產經營管理,拓展資源利用方式

林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林業循環經濟發展質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林業生產經營的管理,逐步提升林業資源經濟效益,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面對當前林業生產經營管理問題,政府部門首先要優化當地的林業產業結構,開發出更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林業產品,拓展本地區林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增強林業產業發展活力。其次,政府部門要拓展林業資源含義,比如,將林業資源用作旅游資源,大力開發當地林業旅游,不僅有利于當地林業產業的開發,同時可以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降低對當地環境的破壞,找到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最后,創建本地名牌林產品,增強林業企業市場競爭力,贏得更好的林業經濟發展市場,提高循環經濟發展水平。

2.2做好政策優惠工作,提升經濟保障力度

林業循環經濟發展離不開制度保障,政府部門需要做好保障工作,給予林業循環經濟發展更多政策優惠和資金支持。比如,建立健全林業經濟發展體系,鼓勵可持續發展型林業產業,提高該類型經濟的發展質量。除此之外,政府部門也要做好經濟服務,給予他們更多的技術支持,培養更多林業循環經濟專業化人才,將高新技術轉化為林業成果,開發出更多生態化的林業產品,以帶動整個地區林業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2.3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做好生態防護建設

可持續發展理論下的林業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相關部門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做好林業生態防護體系建設要建立規范、科學的生態監測系統,實時保護林業資源,這樣才能提高林業生產效率,促進林業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防護體系建設中林業部門管理人員要做到以下2點:第一,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比如,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做好日常林業資源數據搜集工作,發現病蟲害時及時防治,降低樹木死亡率,為林業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林業資源儲備。第二,建立防火監督系統。林業資源發展中最怕火災的出現,主要是因為該災害出現后損失較大而且火勢不易控制,影響當地林業循環進的良性發展。所以,在今后發展中需要建立防火監督系統,相關部門做好消防體系建設,發現隱患時及時排除,最大限度保障森林資源,提高資源安全性。

2.4完善循環經濟模式,推動林業經濟發展

在發展林業循環經濟時,相關人員需要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入手,構建完善的林業經濟體系,實現內部的良好循環,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目標,更好地推動當地生態環境的發展。構建完善的林業循環經濟體系,首先,轉變林業企業原有生產模式,真正做到“清潔生產”,從原材料到最終林產品都要做好循環利用,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生產污染和材料浪費。其次,建設良好的林業生態園區,更好地推動林業資源的循環流動。生態園區內積極引進先進的林業企業,利用科學技術提升林業原材料的加工水平,拉長林業經濟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推動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后,提高林業用地的利用率,尤其是做好林下經濟建設。比如,形成林藥模式、林菌模式、林檎模式,拓寬林業發展思路,達到循環經濟發展目標。

3總結

綜上所述,在發展林業循環經濟時,相關人員需要結合當地的林業發展狀況,健全林業循環經濟體系,確保林業經濟發展質量,同時還要做好生態防護工作,提高林業資源的利用率,保障林業環境質量,最終達到林業發展目標。發展過程中還要加強對林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策略,發揮林業循環經濟作用,為當地創建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除此之外,相關人員也要不斷提升林業循環經濟保障水平,做好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給予林業循環經濟更多發展空間,提高它的整體發展活力。

作者:朱帥群 單位:翁源縣林業調查規劃與資源資產評估中心

參考文獻:

1黃元,于波濤,唐梓又.基于循環經濟理論的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5(14)

2張欽偉.當代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0)

3趙靜芳.可持續發展理論引導下的林業循環經濟分析[J].北京農業,2015(18)

4荀明俐.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視域下林業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評《基于循環經濟的林業資源型城市產業生態化發展研究》一書[J].林業經濟,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