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煤炭進出口的變化思索

時間:2022-12-01 01:53:00

導語:新時期煤炭進出口的變化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煤炭進出口的變化思索

煤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能源,是一次性能源的主體。我國煤炭資源的可靠性、供給的穩定性以及與石油相比價格的優勢,決定了煤炭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煤炭經濟運行形勢的好壞與我國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1中國煤炭資源狀況

中國煤炭儲量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地區。山西、內蒙古、貴州、安徽和陜西5省、區煤炭儲量分別合計約占全國煤炭總儲量的75%。而中國人均煤炭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2.5%,但中國的能源消費以煤炭消費為主。從能源消費需求看,煤炭需求量大,而且需求穩定。

2中國煤炭進出口貿易形勢分析

近幾年,世界煤炭生產、消費和貿易呈增長態勢,發電用煤需求也急劇增長,煤炭生產的國際化和海運成本的下降,也加速了煤炭國際貿易的發展。

近二十年里中國煤炭進出口貿易有顯著變化。20世紀90年代初到2000年,中國煤炭貿易以出口為主。煤炭進口量僅為出口量的4%左右。從2002年開始,中國煤炭進口量快速增長,年進口量超過1000萬噸。2005年煤炭進口量增長至出口量的3%,2007年煤炭進出口量已經接近持平。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累計進口煤1.26億噸,比上年增長211.9%;出口煤2240萬噸,下降50.7%;全年凈進口1.03億噸。中國第一次成為煤炭凈進口國,煤炭對外依存度約3%。

3中國煤炭進出口變化的原因

作為世界上產量最大,煤炭品種齊全的第一產煤大國,為什么還要進口煤炭呢?經筆者查閱資料分析,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3.1南方經濟發展促進需求

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大了對電力的需求,動力煤的需求直線上升。這些地方的發電廠之所以不用國內煤炭,而從國外進口。最重要的因素是運輸問題。北煤南運比從國外進口還要貴。一個火車專列只能運幾千噸煤,而一艘萬噸貨輪少則兩萬噸,多則十萬噸,運輸成本比國內火車還便宜。

3.2國際市場煤價低迷,促進進口煤炭成倍增加

進口煤炭比國內煤炭價格有競爭力。加入WTO后,我國對國外煤炭的市場準入更加寬松。進口成本的減少.再加上進口煤炭質量的穩定性更有保障,于是沿海一些發電廠的目光自然轉向了國外市場,從而使國內煤炭企業面臨著進口煤炭的激烈競爭。

3.3地方干預影響巨大,不能形成全國統一性的煤炭市場

我國的煤炭資源總量比較豐富,然而分布卻很不均勻,主要產區集中在中西部省份。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煤炭資源普遍較為貧乏。在這種資源背景下,我國煤炭經常需要跨地區銷售,調劑不同地區的余缺。由于各地區的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各地政府為了保證本地經濟發展需要,紛紛采取地方封鎖的手段爭奪煤炭資源,限制本地煤炭的外運。

3.4煤炭運輸效率不高,鐵路運輸體制有待進一步改革

首先,我國鐵路系統建設還不能滿足我國快速增長的經濟需要。鐵路主要干線運輸能力趨于飽和,亟需建設更多的鐵路。但另一方面,我國鐵路系統的運輸效率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煤炭的順暢流通。我國的鐵路系統長期處于國家計劃的控制之下,運力主要由國家統一分配,而國家計劃和市場實際需求之間是有較大差距的。煤炭供求的運輸環節與其它環節出現了脫節現象,致使買賣雙方不能自由選擇鐵路運輸時間和運量。

4煤炭進出口變化對煤炭產業的影響

煤炭的進口量相比中國總的煤炭消耗量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要用國際煤炭較大范圍地代替國內煤炭是完全不可能的,進口煤炭只適用于沿海極少數地區,在全國整個消費總量中,進口煤炭根本行不成氣候。

4.1和我國煤炭產銷量相比,我國可從國際市場采購的煤炭數量微不足道

我國是世界第一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即使國內電力企業全部在澳洲、印尼、越南等國家訂購煤炭也只不過是少數,不會對內地煤炭供求產生很大影響。從數量上考慮,就是國際市場的電煤全部供應中國,也不足中國消耗量的一半,中國的電力企業離開國內煤炭市場供應將不可能生存,無論怎樣說,國內電力企業是離不開國內煤炭市場而生存的,不能也不敢撇開國內煤炭市場供應燃料的。

4.2國內煤炭價格仍然明顯低于國際煤炭價格

雖然,進口煤炭產品到達南方沿海地區煤炭價格有可能和國內煤價持平、甚至低于國內煤炭價格,但是,作為占國內面積95%以上的廣大區域的電煤價格要不同程度地遠低于國際煤炭價格。

必須承認由于我國幅員遼闊,煤炭產地和消費地嚴重分離,鐵路運價不斷提高,造成我國南方海南島、廣西、廣東、福建四個省區的極少數沿海地區的進口煤炭價格和國內運進的煤炭價格相當,甚至低于國內煤炭價格。但是,畢竟這樣的地區范圍狹小,消耗量在全國煤炭的消耗總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會超過3%。

4.3煤炭凈進口促煤炭產業結構優化

近幾年隨著以電力、冶金等為代表的高耗能重工業的飛速發展,煤炭行業產能屢創新高的同時,我國煤炭資源的浪費程度讓人心驚。煤炭的過度開采也帶來了很嚴重的環境問題。

發展循環經濟,充分利用資源,已成為煤炭企業實現低成本擴張、做大企業的一條捷徑。從某種意義上說,“煤炭凈進口”局面的出現是推動煤炭企業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催化劑。煤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正當其時。

5煤炭市場變化未來趨勢

5.1煤炭供求將基本平衡

按照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要求,嚴重產能過剩的情況將不可能發生,煤炭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將是2010年煤炭市場的主旋律。

5.2煤炭價格將穩中有升

隨著資源整合的不斷深入,煤炭產品本身的生產成本將有可能繼續提高。另一方面,隨著煤炭企業的整合,國有高成本煤炭企業生產的煤炭產品在煤炭產品總產量中所占的比重將不斷增大,煤炭產品整體價格的攀升將不可避免。另外,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復蘇,國際上對煤炭的需求量將不斷加大,這對國內煤炭價格的不斷攀升將可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5.3煤炭價格市場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

2009年,國家發改委《關于完善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推進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完善煤炭交易的市場化機制,推動了我國煤炭價格市場化程度的提高。

5.4煤炭進口將繼續增加

隨著我國煤炭資源整合的日趨深化,國有煤炭企業對國內煤炭市場的控制能力不斷增強,高成本煤炭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我國煤炭企業在國際煤炭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將可能下降。國內煤炭企業在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煤炭市場份額將可能繼續下降,國際煤炭企業大舉進入我國煤炭市場的規模將繼續擴大。

6應對中國煤炭進出口變化的具體對策

針對目前中國煤炭進出口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應采取以下具體對策。

6.1靈活執行國家煤炭進出口的各項政策規定

因為目前中國國內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的確需要大量充足的能源供應,在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還不能擔當重要角色之時限制煤炭出口增加進口,是保證國民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時煤炭又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能源資源,因此要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煤炭進出口的各項政策規定。

6.2更好地利用國外的煤炭資源

目前,中國煤炭工業正在走可持續發展戰略,一方面組建大型煤炭基地,組建綜合能力強的大的煤炭企業集團;另一方面,在“走出去戰略”上獲得突破,開始在海外進行煤炭開采。這樣不僅可以利用世界上可以利用的資源為人類服務,同時,若在國外開發的煤礦達到相當數量和規模,也可在關鍵時刻解中國國內能源急需之困。

6.3堅持節能降耗和提高商品煤質量不動搖

煤炭行業不僅為社會生產能源、供應能源,同時也是耗能大戶。煤礦有為數眾多的采煤機械、加工設備,每年的電耗相當驚人。如果在源頭上運用先進的采煤方法,提高煤炭回收率,采用先進的煤炭洗選技術提高商品煤的產率、降低煤炭加工原材料的消耗等,都可取得節能效益,并可在建設節能型礦區方面做出貢獻。

6.4走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中國煤炭出口銳減的大趨勢下,煤炭出口企業應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品結構,盡快建立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走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無論是煤變電還是煤變油,在這樣循環發展中,煤炭即提供了潔凈能源,又保護了礦區環境,同時,通過礦區循環經濟的建設中可以催生新產業。這樣,即使煤炭再度過剩那一天會來到也不可怕,因為煤炭產業鏈已得到延伸,煤炭資源可就地轉化,不僅減輕了運輸壓力,還改變了煤炭行業只銷售煤炭初產品的單一產品模式。

6.5加快鐵路運輸建設

東南沿海地區之所以要進口煤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距離遠、運輸環節過多,而導致的煤價過高。近年來我國運煤鐵路新線的建設存在明顯不足制約著煤炭鐵路運輸量。因此政府在煤炭鐵路運輸方面應加大投入,以解決煤炭運輸的瓶頸制約問題。另一方面,國家應出臺相關強硬的政策措施,梳理煤炭運輸環節,減少不必要環節。

6.6建立煤炭國家戰略儲備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費國,今后國民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煤炭的需求總體上還呈增長趨勢。而國際煤炭市場是變幻莫測的,在國際煤價過高之時大量進口就會危及國家能源安全。因此不能無限制地進口煤炭,要建立起中國自己的煤炭戰略儲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加大煤田的地質勘探力度,進一步提高煤炭開采準入門檻,限制小煤礦的濫采亂挖,保護珍貴的不可再生的煤炭資源;應在全社會范圍內,糾正煤炭庫存方面不正確的觀念,使煤炭的社會庫存率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避免出現“煤荒”后對進口煤炭的過分依賴。

7結論

隨著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煤炭進出口經歷了從少量出口、沒有進口,大量出口、少量進口,到現在的出口量急劇下降、進口量迅速增加的變化歷程。這些變化主要受經濟建設發展,煤炭資源分布,主要用煤行業需求變化,煤炭進出口政策變化,中國煤炭鐵路運輸瓶頸制約等因素的影響,認為一方面要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煤炭進出口方面的政策規定,另一方面要多方努力提高煤炭企業的競爭力,保住重要的有長遠戰略意義的國外大客戶。要走中國煤炭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在適量增加進口煤炭的同時,加大煤田地質勘探力度,增加國家的煤炭戰略儲備能力。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在促進煤炭就地轉化方面做大文章,實現中國煤炭的清潔開采和潔凈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