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下宏觀教育研究
時間:2022-09-09 03:23:47
導語:知識經濟時代下宏觀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世界全球化、經濟一體化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也隨著不斷的提高。只有提供更多社會所急需的人才,才能在知識經濟時代不斷的增強綜合國力,促進國家的快速發展。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實施宏觀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宏觀教育的現狀、對發展宏觀教育的重要意義進行了概述,最后對如何發展宏觀教育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知識經濟時代;宏觀教育;分析
一、前言
教育作為一種有組織、有目的、系統化的進行知識傳授和規范技術的社會活動,在我國的文化傳播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比例。發展教育最為根本的價值在于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更多的具有高尚情操、精湛技術、遵紀守法、德才兼備的人才,進而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創造出更為豐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推動我國經濟朝著更為現代化、更為科學的方向發展。同時,教育還是推動我國民族崛起和發達的重要基石,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基礎,我國的發展就缺少動力和源泉。自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以及現代化和信息化層出不窮的同時,我國的教育思想也如同春雨后的小草一樣茂盛,不斷地出現,這些都促使不同類型的教育形式紛紛的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正是如此,宏觀教育這一先進的理念便呈現在眾人面前,并開始在教育界展示其獨特而別具價值的魅力。
二、宏觀教育的內涵
宏觀教育是一個具有明確目標、功能多樣、系統完整的系統,通常來講,宏觀教育系統的組成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學校教育、技術教育、社會文化。在這三者中,技術教育的內容還包括對高職教育、深造教育、崗位培訓等進行教育;社會文化系統板塊則主要是為家庭、藝術活動、民主、法制等教育服務的。除此之外,現階段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日新月異,這也就促使教育的環境也會隨之不斷地發生著改變,因此,宏觀教育還具有分離和集中結合、整體與部分結合的特點。從終身教育的發展狀況來分析,我國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將終身教育理念引進我國,并開始大力推廣和實施,在九十年代得到了基本的完善。我國在1995年才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才正式確立了終身教育的體系;在2004年我國在終身教育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和完善了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并努力營造出濃烈的學習氛圍,積極將我國構建成學習型的社會;到了2010年,我國則出臺一系列政策,計劃在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終身教育的任務。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辦學指導思想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沿著科學的道路不斷地發展。另外,學校教育會不斷的隨著我國國情的變化隨之調整教育方針,不斷地將我國的教育改革進行深化。
三、知識經濟時代下我國宏觀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宏觀教育的形式多樣,卻過于重視形式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我國宏觀教育體系當中,教育的形式較多元化,不僅有正規的學校教育,深造教育,同時還包括高職教育和一些業余的培訓機構,以及電大、自考、函授等多種類型。種種多樣化的教育形式,似乎都是對宏觀教育理念的實踐,但是,在這眾多的教育形式中,真正能夠實現教育目標,提高人們只是文化水平的卻依然是學校教育。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細想一下不難發現,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的眾多教育沒有真正地把教書育人理念落實的實處,而是過于追求功利化,過于追求先進的辦學思路,而不去積極提高機構的教學質量。
(二)宏觀教育過于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
目前,我國各種類型的教育形式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但是如果仔細研究的話不難發現,雖然這些教學形式不同,但是他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幾乎是大同小異,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重視考試而忽視實際應用。除此之外,隨著擴招的逐漸落實,部分學校的生源遠遠超過計劃人數,特別是那些與社會科學相關的學科,更是人滿為患,上百個人在一個大教室聽老師講課,這就會導致坐在后面的學生幾乎聽不見老師講課的重點,更不談讓學生落實到實踐之中了。
(三)宏觀教育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結合我國目前教育的舉辦進行分析,不難發現主導部分依然是政府興辦的,而由社會資金進行舉辦的教育則占很小的比重,因此我們可以總結出:教育和市場之間的關系不是密不可分,而是相互脫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是計劃經濟體制,而教育和市場之間的關系則主要依靠計劃來進行調節。這種現象開始出現改變是在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以后,這才開始真正的面對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如果公辦學校想得到更大的發展,就需要獲得政府的資金支持;而民辦學校只能從學費中獲得進一步發展的資本。簡言之就是公辦是公辦,民辦就是民辦,幾乎不存在多元化的投資辦學,但是只有這種多元化的投資辦學才是最有發展前景,可持續發展的辦學模式。所以,由于辦學形式的原因,無法很好的依靠市場進行發展教育,導致我國的宏觀教育缺乏生命力。
四、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發展宏觀教育的重大意義
(一)發展宏觀教育———為教育形式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由于目前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低不同,各地區的人口分布也有很大差異,因此不同地區的教育也具有差異性。那些較為偏遠的地區由于地理環境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原因,致使教育資源和信息十分的落后。基于這種情況,政府想要通過相同的學校教育實現對當地居民的教育是不可能實現的。而宏觀教育的出現則是對教育資源問題最好的完善方式。
(二)發展宏觀教育———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以往傳統的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普及國民教育,遠遠無法實現提升整個國民素質的作用,而宏觀教育就是對構建學習型社會最完美的補充,可以快速的提升我國的社會文化水平。所以,我們就可以總結出:積極的貫徹宏觀教育,可以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以及社會主義的持續發展提供更加科學和有效的智力支持,可以幫助我國快速地實現民族的復興。
(三)發展宏觀教育———為也提升國民素質提供方向
宏觀教育具有多元化的教育形式,這既包括正規的院校,同時還包括一些培訓機構,多元化的教育形式為國民接受教育提供多種途徑,不管是哪種教育形式都對國民素質的提升有著不同程度的貢獻。因此,隨著宏觀教育的不斷貫徹實施,國民的法制意識,道德觀念、思想觀念以及文化素質都隨之改變和提升,并且這些內容之間彼此相互影響。除此之外,宏觀教育還推動了國民的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人們對教育的本質與目標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這些變化都促使我國的國民素質不斷地得到了提升。
五、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發展宏觀教育的主要對策
(一)深刻的發現并挖掘各類型教育形式的實質
宏觀教育是對終身教育、全民教育等各種教育形式的一個整體概括。要想貫徹落實宏觀教育的理念,必須要深刻的發現并挖掘各類型教育形式的實質,這樣才能在知識經濟時代下更好地推動宏觀教育的發展。不同類型的教育形式都有其獨特的教學體系,所具有的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們必須對每種教育形式的實質進行深入的了解,才可以更好地發揮宏觀教育的作用。
(二)革新和完善教育教學理念
隨著宏觀教育理念的推廣和實施,在社會上已經逐漸地形成了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但是,我們不難發現,雖然我們有了這種共識,但是卻沒有真正的理解宏觀教育的本質。況且,應試教育在國民心中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不是哪種教育形式能夠輕易動搖的,這種表現在學校教育中就更為突出。所以,如果我們要向實現建設學習型社會的目標,就必須轉變人們對應試教育的認識,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改變應試教育的主導局面,讓創新和實踐成為教育的主導方向。
(三)積極地利用教育資源,將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到底
可持續發展的貫徹實施對于一個國家的未來有著極大的作用,這一理念也為學校教育目標的確立提供了模板,學校可以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不斷的開展多種類型的教育教學活動。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依靠市場的力量完成,用可持續發展的遠大眼光推動我國教育的快速發展,給不同類型的教育注入新鮮的血液。比如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辦學方式,創辦獨立院校等,這樣既將市場和教育進行接軌,讓學生擁有更多的社會實踐平臺,同時還為我國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發展宏觀教育是一樣意義重大而深遠的事情,這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積極支持,同時還需要每一個公民積極的以身作則地加入到宏觀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對宏觀教育的認識,真正的理解其實質,為我國完善教育體系提供更多的依據。
作者:束奇 崔學政 單位:中國石油大學
參考文獻:
[1]李維莆.我國終身教育發展的理性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1(9):7-8.
[2]張敬賢.論“重理論、輕實踐”現象的根源[J].中國電力教育,2011(19):45-46.
[3]杜愛華.宏觀教育與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關系[J].人民論壇,2010(17):227-229.
[4]許青云.獨立學院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的若干思考[J].學理論,2009(26):131-133.
- 上一篇:知識經濟與我國圖書情報事業的發展
- 下一篇: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對企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