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政金融支持模式分析
時間:2022-07-22 05:46:15
導語:企業財政金融支持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理論上,戰略性新興企業各創新階段的資本需求特征及其財政金融支持方式如下。技術準備階段的項目或產品處于構想狀態。此階段不僅要面臨技術風險、財務風險和市場風險,可能還面臨研發人員、管理團隊的缺乏。因此吸引外部投資相對較難,但資金需求量相對較小。一般來說,除了企業自有資金投入之外,外部支持方式的最佳組合應由天使資本、國家財政資金和場外交易市場組成。技術研發階段主要是創新項目的論證與決策等。該階段不僅不可能為戰略性新興企業帶來市場回報,而且成功的概率相對較小,存在技術風險,對資金需求量較小。此時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業銀行以及其他商業性資本極少涉足。所以,此階段的財政金融支持方式的最佳組合,應由愿意進行科技價值投資的資本組成:國家財政性資金(包括政策性銀行貸款、創新基金、信用擔保基金)、風險資本和場外交易市場或創業板市場。技術中間試制主要是創新成果市場化的試制、初期改進,以及成果的初期入市。該階段試制所需資金多,成本較高,風險較大,成功概率相對較小。中間試制所需資金比研發所需資金更多,且較產業化批量生產又具有極高的風險,當然回報期望也較高[1]。此階段所需的資本僅靠常規的信貸財政金融支持渠道是不行的,這時就急需能夠承擔較高風險的風險資本、擔保資金、創業板市場的支持。產業化階段時,新技術與新產品獲得市場認可,取得了較高的市場份額,加之產品的生產規模效益和企業生產成本的降低,給企業帶來了較高的、穩定的市場回報,因為此階段的資本投入風險低、收益高,成為各種資本的青睞對象。這一階段財政金融支持方式的最佳組合應該主要以信貸資本、資本市場(創業板、中小板或主板市場)和戰略性新興企業債券市場組成。綜上所述,戰略性新興企業不同創新階段的財政金融支持方式的理論模式。
二、我國戰略性新興企業不同創新階段財政金融支持方式的現實情況
我國戰略性新興企業在技術準備階段,財政金融支持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性資金,而缺乏天使資本。在技術研發階段,財政金融支持主要還是依靠國家財政性資金,而缺乏大量的風險資本介入,因為我國的風險資本青睞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后期。目前我國研發投入、科技成果轉化投入與實現產業化投入的比例為1∶0.5∶100。而國外經驗表明,三者的比例只有達到1∶10∶100才能使科技成果較好的轉化為商品,形成產業。因為我國的股票市場上市門檻較高,在技術中間試制階段戰略性新興企業很難從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獲得財政金融支持,而僅有少量的風險資本、信用擔保資金和銀行信貸資本介入。在技術創新的產業化生產階段,財政金融支持組合包括風險資本、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我國風險資本之所以青睞產業化階段,而沒有大量進入自主創新的初始階段,是因為我國風險投資機構大部分是國有企業,在其自身的生存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雙重壓力下,他們為了賺取投資對象上市前后的差額利潤,大量投資產業化階段。而信用和擔保機制的不完善,導致銀行對中小新興企業的信貸歧視,以及新興企業債券市場還未形成,場外產權交易市場功能的欠缺,導致在產業化階段仍然欠缺資金[2]。綜上所述,我國戰略性新興企業不同創新階段的財政金融支持方式的現實模式如圖2所示。
三、構建我國戰略性新興企業財政金融聯動支持模式
我國戰略性新興企業的不同創新階段,都有相應的財政金融支持,也就意味著各種資本會在相應的階段進入,也會在相應的階段退出。那么,在各個階段之間的過渡環節,各種資本的順暢對接,需要構建的資本整合聯動支持模式來實現。通過財政性資金、風險資本、擔保資金、銀行信貸資本和資本市場相互作用,發揮出財政金融支持體系的整體有效性。這樣就保證了各種資本在進出戰略性新興企業的各個階段時,能夠順暢對接,而在戰略性新興企業的同一創新階段,相應的資本也能有效結合。如果財政性資金也確實能夠在新興企業初期階段起到引導作用;風險資本規模能夠迅速擴大,從而更好地發揮其先鋒作用,應可以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初期階段提供足夠的復合型財政金融支持。銀行信貸資本一方面能夠通過與財政性資金、擔保資金、保險資金和風險資本的相互配合,降低風險,有望改變“惜貸”現象,為戰略性新興企業產業化生產階段提供有力的財政金融支持;一方面能夠通過設立金融控股集團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充實風險資本,間接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初期階段提供有力的財政金融支持,從而繼續保持在財政金融支持體系中的主體地位[3]。資本市場為其他各種資本之間的實質性結合提供了廣闊的并購平臺,加上自身的多層次,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直接和間接地提供了無縫隙財政金融支持,繼而成為驅動戰略性新興企業的引擎。綜上所述,可構造具備資本整合聯動支持機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財政金融支持模式。
四、我國戰略性新興企業財政金融聯動支持的措施
(一)由財政性資金引導帶動其它資本進行聯動支持
1.綜合利用財稅政策引導風險資本成為真正的先鋒資本
目前風險資本對戰略性新興企業初期階段的投入較少,而對產業化生產階段投入較多,因此風險資本無法成為真正的先鋒資本。對此,可以根據戰略性新興企業的周期(平均是5~7年),綜合利用財政稅收政策,加強引導我國內資風險投資公司發揮其先鋒作用。比如,(1)如果60%以上的資金投資于戰略性新興企業自主創新初期階段,那么從基期開始計算的未來3年內,免除風險投資公司的所有稅收,之后的2年,減半風險投資公司的所有稅收。(2)如果60%以下的資金投資于戰略性新興企業初期階段,那么從基期開始計算的未來3年內,僅免除風險投資公司的企業所得稅。(3)如果100%的資金投資于戰略性新興企業的產業化生產階段,可以對風險投資公司征收100%的暴利稅[4]。
2.財政性資金引導風險資本和擔保資金聯動支持
目前,我國主要是直接針對戰略性新興企業采取財稅政策來促進其自主創新,比如對戰略性新興企業優先政府采購、進行銀行貸款貼息、擔保和稅收減免等方式,但忽視了對風險資本和擔保機構等資本的支持,這樣無法發揮財政性資金的引導作用和杠桿效應。因此,可以利用行政手段,采取財政支持風險資本和擔保機構,間接促進戰略性新興企業的發展。比如,可以考慮允許風險投資公司向政府申請創新基金,再由風險投資公司將創新基金自行選擇投入戰略性新興企業并決定投資數額。由于風險投資公司的資金投向是戰略性新興企業創新項目的組合,這樣可以極大地發揮創新基金的杠桿作用。
3.政策性金融引導商業性金融聯動支持
政策性金融機構可以指定商業性金融機構作為行,將資金劃給行,并由其根據規定的財政金融支持對象、范圍、金額、利率水平和期限結構等具體運用資金;政府性金融機構通過對商業性金融機構向戰略性新興企業提供的商業性貸款給予償付保證、利息補償或再融資,間接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支持戰略性新興企業[5]。
(二)各種資本通過“捆綁”式聯合進行整合支持
1.政府創新基金、擔保資金、銀行信貸資本和風險資本整合支持
我國可以考慮在擔保基金或者擔保機構、銀行與新興企業之間引入第四方和第五方,即政府創新基金和風險資本。其運作模式如下:首先,戰略性新興企業申請政府創新基金,如果能得到政府創新基金的支持,證明戰略性新興企業的自主創新項目是值得投資的,因為申請創新基金要經過較為嚴格的專家論證和審批程序。然后,風險資本可以按照創新基金一定的放大倍數出資支持戰略性新興企業。同時政府擔保基金或者擔保機構可為戰略性新興企業進行擔保,向銀行申請貸款。而若戰略性新興企業發生財務危機或者自主創新項目失敗,其債務可由風險投資機構、政府擔保基金或擔保機構按照出資比例償還。這種運作模式既充分發揮了政府創新基金的引導作用,又大大降低了擔保基金或擔保機構與銀行的風險。
2.科技保險資金、財政資金和政策性銀行信貸資本結合支持
由地方政府牽頭,聯合財政或科技部門和政策性銀行實施組合財政金融支持計劃:凡是參加科技保險的項目,可以同時獲得創新基金和政策性金融貸款的立項支持。財政既可以為戰略性新興企業科技保險提供補貼,也可以為戰略性新興企業申請政策性金融貸款提供擔保。同時,若項目失敗,科技保險賠償資金可以轉化為銀行利息代償資金。這樣既降低了政策性銀行的風險,也充分體現了科技保險和創新基金的扶持作用。
(三)各種資本通過“聯姻”方式進行整合支持
1.銀行與風險資本結合,設立風險投資銀行
我國的風險投資銀行可以借鑒美國硅谷銀行的經驗,將銀行服務與風險投資結合起來。為了支持中小新興企業發展,可允許風險投資銀行按照市場原則進行資金管理,按照利率市場化原則,逐步放寬管制約束,在國家法定利率與民間自由借貸利率之間,以市場規則求得均衡點。在稅收政策方面,風險投資銀行設立的前幾年免征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一定年限后減免征收。
2.利用資本市場平臺,鼓勵風險投資公司(基金)上市融資
目前我國《證券法》和交易所的《上市規則》,均允許投資公司上市,因此風險投資公司上市已經不存在法律障礙。風險投資公司(基金)可以在創業板上市融資,使風險投資公司(基金)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公眾資本,迅速擴大風險資本的規模,增強風險承受能力;引入戰略投資機構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增強風險識別能力。
3.通過設立金融控股集團,拓寬風險資本來源的渠道
鼓勵各種形式的金融機構、大型實業企業以及社保基金,分別獨立出資組建風險投資機構;或者分別直接參股控風險投資機構;或者作為發起人進行相互間的戰略合作,共同出資成立金融控股集團,間接設立風險投資機構。這些金融控股集團除投入資本金外,不參與風險投資機構的日常經營管理、投資決策和資金運作。
作者:閆澤瀅工作單位: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 上一篇:中小企業財政金融困難分析
- 下一篇:農產品財政金融服務控制分析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