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制改革簡析論文
時間:2022-01-27 11:52:00
導語:金融法制改革簡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金觸危機的爆發,從側面反映了加強我國金融法治的緊迫性。我們應當完善金融市場的各種制度,如準入、退出制度,金觸領城的競爭制度、監管制度以及風險防御制度等。本文認為必須加強金融領域的改革,完善金融領域的法制建設,并樹立法律的權威。
關鍵詞:金觸法制;金融法治;金融改革
2008年以來自美國刮起的金融海嘯,至今己波及全球。各國經濟均不同程度的受到其影響,它也超越了虛擬經濟,滲入到實體經濟領域。作為市場化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中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此次危機的沖擊。因此,籍此金融危機,加強對完善我國金融法治的研究,成為一個緊迫的課題。
一、完甚金觸的市場準入、退出制度完善的金融市場準入是保證金融市場有效競爭的前提條件,通過設置市場準入這一“門檻”,讓不符合條件、資格的金融企業不能進入到金融市場。差的金融機構能在金融體系中繼續殘存。就是對金融穩定最大的威脅。江,同時,還要讓一切符合條件的金融企業都進入金融市場,以實現充分、有效的競爭,以防止形成壟斷。合理的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讓那些陷入困境的金融企業有序地退出金融市場,才能減少金融市場的潛在風險,防止金融動蕩的出現。
二、規范金吸市場的競爭秩序各金融機構必須嚴格按照相關金融法律法規開展業務,對于那些采取非正當競爭手段的金融機構,應對其進行嚴懲,至于采取何種制裁手段,采取何種形式,則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只有建立了公平競爭的金融市場環境,才能切實保障各金融市場參與主體及社會、國家的利益,實現金融的安全與穩定。
三、加強金勝市場的監f金觸監管包括金融機構、企業內部的自我監管和金融監管當局所進行的外部監管。2以抖年公布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三大支柱中的第二支柱,即是監管當局的監督檢查。我們必須正確評估新資本協議對我國金融可能帶來的影響,并借此契機,不斷推動我國金融的改革。
我國銀行的也監督管理當局應不斷轉變監管意識,更新理念,完善制度,嚴格紀律,加強管理。
四、提高應對金勝風險的能力依巴塞爾新資本協議,金融風險可以分為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交易風險三大類。事實上,金融風險可以分為市場性風險和制度性風險。前者是指由于市場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后者是指由于一國金融體制方面的不完善所帶來的風險。就目前我國而言,后者更值得我們關注,因為金融體制方面的缺陷使得我國金融環境惡劣,金融體系脆弱,不堪一擊。關于應對金融風險的出現,首先,必須明確各金融監督管理機構的相關職責,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出現各機關相互推讀的現象,令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只有明確了各自的分工,才有利于加強各金融監管機關的互相配合、協調。其次,必須建立相關的風險預普機制,對金融風險應做到預側及時,對其作正確的判斷、識別。各金融監管機構應幫助各金融企業規遙、處置金融風險,提高自主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盡可能的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最后,金融監管部門應建立應對金融危機的緊急預案,做出相應的制度性安排,保障信息、政令通行的順楊,以有效應對各種可能的突發金融危機事件。
五、應不斷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目前,我國金融業仍然是高度行政管制,金融企業產權國家壟斷現象嚴重,政府干預金融企業行為現象不足為奇。這樣,份致大多數金融企業的行為不能正確反映市場的變化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決策。
金融企業產權的不明晰,有效法人治理結構及獨立自主的經營機制缺失。必然導致金融資產質量的低下,資源配置的錯位。應實現國有銀行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有效的經營激勵、監管制約機制。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特征有兩個,一是所有者支配,也即企業切實為其投資者所控制,并服從其意志和利益而進行運作;二是企業及其資本經營的市場化、契約化,使所有者能從供略大于求的勞動市場上自由挑選合意的企業經營者。“、就金融領域而言就是指金融企業要為投資者所支配,投資者包括個人投資者、企業投資者以及政府機關等,金融機構應對投資者負責,不得采用各種不當手段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同時金融企業也應享有自主經營權,不受投資者的非法干預,尤其是政府的行政干預,金融企業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規則進行營業活動,排除各種干擾,并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六、進一步完善金融領域的立法,尤其是高層次的立法要真正實現金融法治,完備的金融法制是必不可少的。就我國11前的情況而言,金融領域的相關活動,如金融體制改革、金融業務活動的開展、金融調控、金融監管、法律責任的追究等,尚未真正確立法律的權威、在法治的化的基礎上進行,而是更多地依行政權力,政令等進行的。在這種情況下,金融領域的安定性、可預測性、規范性等無從談起。目前,我國高層次的金融立法還不夠,許多領域甚至還存在真空,而有些領域即時有相關法律規定,其也早己跟不_目付代的步伐、情勢的變更。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金融法律、法規、規章體系的建設,以法律制度的建設保障和規范改革的進行、金融業務的開展和金融監管、調控行為。但完備的金融立法,也并不能保證我們一定能實現金融法治,因為如果沒有人遵守的話,則也無異于沒有法律。因此,我們必須真正切實樹立法律的權威,做到自覺守法、嚴格執法和獨立司法。
金融法制的不完備,以及法律權威的淡薄,使得我國的金融業存在著巨大的潛在風險。對此,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切實解決好法律制度在金融領域的實施和實現問題。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對我國的金融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筆者認為與其抱怨它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不如將其視作是吹響了近一步加強我國金融法治建設的號角。在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國金融的安全、穩定問題顯得尤為突出。我們應以此為契機,正視我國金融領域內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不斷完善制度,將從這次金融危機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帶到完善我國金融法制過程中去。
- 上一篇:國外金融監管改革思考論文
- 下一篇:農村民間金融組織監管思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