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教學與金融學論文

時間:2022-03-20 10:40:58

導語:實踐教學與金融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踐教學與金融學論文

一、引言

實踐教學改革方面,王春明、董再平在《對構建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幾個問題的探討》一文中指出:要從更新教育觀念、修訂人才陪養方案、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方面來保障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張旗在《臺灣地區科技類高校實踐教學模式的特點與啟示》中認為臺灣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有這么幾個特點:實踐教學目標清晰,實踐教學體系完善,實踐教學法靈活、有效。這些特點值得我們借鑒。在實踐教學體系方面,易自立、盧向陽等認為:實踐教學體系是由實踐教學活動各個要素構成的有機聯系的整體。實踐教學活動的主體、客體、中介、條件和調控均屬于體系的范疇。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5大部分:實踐教學動力系統、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和實踐教學條件體系。陳云棠、梅杓春在《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探索》一文中以三江學院為例,提出了構建并完善以能力培養為主線,涵蓋課程教學實踐、專業教學實踐和素質教育實踐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廣州大學松田學院的辦學定位是應用型本科,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為地方輸送應用型本科人才,我院在實踐教學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具體來說,在課程實訓方面,以演示性實驗為前提,綜合性實驗為主體,突出創新性實驗,以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在專業實習方面,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到一些跟專業相關的崗位實習。在畢業論文方面,要求學生緊扣專業方向選題,結合教師的科研或者生產的實際,真題真做。

二、實踐教學改革的基礎

我系明確提出要用現代教育理念指導實踐教學,將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定位為:支持金融學“雙能力”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消除金融學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的瓶頸;縮短金融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周期。目前已經完成以下工作:

(一)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

在學院的統一部署下,廣州大學松田學院金融教研室的全體教師經過反復研討,并結合校外專家的意見,對2013級金融學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全面修訂,突出實踐教學內容。具體來說,對能夠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培養學生金融領域實踐能力的課程,都安排了實踐課時。

(二)編寫實踐教學大綱、實驗教材

教學大綱是課程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我系對開設了實踐課時的課程單獨編寫了實踐教學大綱,在反復討論的基礎上確定每個實驗項目的要求、實驗內容的安排。實驗教學離不開教材。目前相關的實驗教材比較缺乏,很難找到切合實踐教學要求的實驗教材。我系組織部分專業教師編寫了部分實驗教學教材,但是從總體上來說,實驗教材建設還是比較薄弱的。

(三)實踐條件的改善

從2007年至今,學校共投入147萬余元創建和改造金融學專業實驗室,添置和更換了部分儀器設備。目前已經初步建立了銀行柜臺業務實訓室、證券交易實訓室、期貨交易實訓室、外匯交易實訓室等專業實訓室,購買了商業銀行、期貨、外匯、證券交易等仿真交易軟件,為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了軟硬件保障。目前本專業已經初步建立了三個層次的實踐教學基地,即2個校內綜合實習基地,7個較高水平的校外專業綜合實習基地,10個就業見習基地。今后3年根據各合作教育基地的建設情況和學生的實習效果,將穩定實習和見習基地,選擇高水平的省級以上合作教育基地2-3個進行專業綜合實習,就業見習基地穩定在20個以上。

(四)實踐課程過程管理、考核

過程管理是實踐教學質量的保證。要讓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嚴格執行實驗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全面考核。首先,每個綜合性的實驗項目完成后,要求學生填寫一份實驗報告。其次,教學督導隨機聽課,檢查教師的實驗教學是否符合實踐教學大綱的要求。最后,將實驗教學納入課程考核體系,按照學生的實驗表現,結合理論教學考核成績形成學生的課程分數,以保證學生全程參與實踐教學過程當中,提高其參與金融領域工作的實踐能力。通過上述方法,初步建立了實踐技能綜合評價機制,建立了多元實驗考核方法,統籌考核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能夠對學生的實驗理論、基本技能、設計能力及創新能力進行更為客觀的評價。

三、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的認識不夠

我國高等教育已步入大眾化教育的階段,加強實踐教學的改革與管理,為地方經濟發展輸送應用型人才,是獨立學院在高等教育領域提升競爭力的主要途徑。但是在實踐教學推行過程中,很多教師產生了一些想法,認為獨立學院是本科院校,應該讓學生全面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不能像高職院校那樣強調實踐教學,將自己降格為介于本科和專科之間的一個教育層次;在畢業論文指導方面,認為獨立學院的本科生在理論知識方面有所欠缺,應降低畢業論文要求或者取消畢業論文。這些思想認識上的誤區給實踐教學的推行帶來了極大的困擾。課程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在實驗內容、實驗考核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隨意性。

(二)缺乏有金融實踐經驗的教師

師資隊伍建設是實踐教學效果的有力保證。獨立學院的師資力量以剛走出校門的研究生為主,大多數教師缺乏在金融實踐部門工作的經歷,對金融實踐部門的流程、職責、運作等缺乏直觀的體驗,不能從金融實踐部門對金融人才的需求高度來設計、實施實驗項目,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素養,使實驗教學變成為了實驗而實驗,各實驗項目缺乏目標指向性。

(三)校外實習流于形式

為了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大多數獨立學院推行的是“3+1”教學模式,即3年的校內學習加1年的校外實習(含畢業論文寫作)。校外實習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不能采取放羊式的實習方式,將學生推出校門,隨便找個崗位實習。金融實踐部門的特殊性決定了金融專業的學生很難進行集中實習。分散在不同金融部門的實習形式給校外實習管理提出了難題。要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專業實踐技能,提高對金融崗位的適應能力和感知能力,除了金融實踐部門本身對學生進行塑造之外,校內實踐指導教師也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解決學生在專業知識、技能、生活當中的問題以及實習過程中的一些疑惑。一些獨立院校不重視校外實習過程管理,沒有明確的校外實習管理目標、措施。部分實踐指導教師對學生的校外實習過程沒有進行全程跟蹤,長時間與學生失去聯系,變成一種形式上的實習,使實踐教學目標大打折扣。

(四)各實踐教學模塊不成體系

現在有很多獨立學院也開始進行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加強校內實驗室建設,開設實驗課程,開展校外實習等。但缺乏對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實驗課程設置、實驗項目開展圍繞理論課程要求和教師本身的實踐操作能力來進行,使各個實踐教學模塊呈現碎塊化的狀態,沒有形成統一的合力,難以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有些課程實驗項目重復設置,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如《期貨投資》與《衍生金融工具》、《投資項目評估》和《國際融資實務》,在實驗教學內容上就存在重復的問題,如果不能站在“以金融人才需求為中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高度,就會出現某些實驗項目應開未開、某些實驗項目重復開的情況。校內的課程實驗、專門的實踐課程與校外實習的銜接、各實踐模塊所占比例、實驗實踐難度與要求等都應在金融功能觀的基礎上,通過專門的研究確定下來。

四、完善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充分認識實踐教學對金融學專業的重要性

金融學專業是一門集理論、實務、技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應該齊頭并進,共同為應用型金融人才培養提供動力。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在實踐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很多的嘗試。通過召開教學工作會議和部門會議,統一了實踐強校的辦學思想;通過系部實踐教學專題會議、教研室會議、實踐課程認證等辦法落實實踐教學理念,制定實踐教學的過程控制和考核標準。

(二)加強實踐教學師資力量的培養

建設一支觀念新、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是應用型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廣州大學松田學院的做法是將實驗教學工作納入本科教學工作量計算范疇,鼓勵教授和高水平教師投入實驗教學工作,充分發揮他們在實驗教學改革中的作用;鼓勵現有教師參加校內外的實踐教學培訓,激勵教師在寒暑假去相關的金融機構實習;加大引進金融實踐工作經歷豐富的實驗教師的力度。通過以上辦法,逐步實現了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知識結構、年齡結構的合理化。

(三)突出校外實習管理

校外實習時間長、實習地點分散是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的一個特點。學生不在校內,各種不可控的因素增多,如果沒有可操作性強的實踐教學實施規范,則很難達到實踐教學目的。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在教學管理上實行院系二級管理,學院提出宏觀管理要求,系部制定實施細則,包括學生各種實習資料的提交、實習實地探訪、實習過程控制等,都需要一整套的措施來規范。

(四)開展實踐教學研究

開展實踐教學研究、參與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是應用型金融人才培養的一貫要求。應積極引導、鼓勵實驗教師參與實驗教學的研究,特別是加強省市級實驗教學、科研項目的申報工作;以省質量工程為依托,以金融學專業綜合改革為支點,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中心,探討金融學實踐教學模塊在功能上的融合;開展“導師制”,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教師的實驗教學項目和科學研究項目。

作者:張小軍萬佳單位:廣州大學松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