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農村金融主要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1-11 04:15:45
導語:淺析農村金融主要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農村金融市場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信貸資金投入力度不夠,供求不平衡
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農村個體私營經濟、種植業以及養殖業發展迅速,農戶需要更多的資金來購買新技術、設備等。由于教育、醫療以及人情世事等方面的資金需要也相應增大,所以農戶對資金具有較大的需求。而銀行并沒有根據農戶的實際需求增加信貸數額,也沒有做出創新的舉措,根本不能適應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具體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表現:(1)農村營業網點沒有增多,反而減少。由于銀行屬于自負虧盈的企業,為了維持自身的發展取消了不少營業網點,也合并了不少營業網點,這就給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帶來了不同程度的阻礙;(2)農村資金外流量比較大。由于農村產業容易受到自然原因、市場規律以及其他原因的影響,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很多銀行為了避免承擔較大的風險,減少信貸數額,多以吸收存款為主,無法滿足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要求;(3)農村營業網點缺乏創新性。營業網點開發的貸款種類有限,而農村需要更多樣化的貸款類型,無法適應農戶的發展需求;貸款的手續比較繁瑣,工作效率不高;制定的抵押和擔保制度,不利于農戶順利貸款。
(二)運行效率不高,存在安全風險
農村金融市場運作效率較低的主要原因具體如下:(1)根據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需求,金融機構不斷擴大服務范圍,這就增加了金融機構信貸的監管難度,發放信貸的成本也相應增加,收回貸款的難度也隨之提高。與此同時,農戶由于抵抗金融風險的能力較弱,還貸能力較弱,給農村金融市場帶來了安全隱患,不少金融機構采用惜貸的方法避免金融風險,從而降低了金融機構的工作效率;(2)農村部分金融機構依然使用單一的單品結構,以經營存款、匯款以及貸款等比較傳統的業務為主,沒有使用一些創新性較強的金融電子化產品或金融工具,如POS機、ATM等現代電子基礎設施,農村企業和農戶無法使用快捷的金融設備。(3)金融機構業務人員的素質比較低,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金融機構的工作效率。不少信貸工作人員由于信貸風險比較高、收益較低、工作量大以及農戶償還貸款能力較低等因素,不能將信貸業務的宣傳工作認真落實到位,也不能積極主動地辦理貸款發放的業務,從而致使工作效率較低。
(一)加強政府的監督和指導
農村經濟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我們要重視發展農村經濟。然而農村金融機構考慮到投資農業收益較低,并且收回成本的時間較長、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所以將服務對象選定在一些發展較好的行業,從而減少了農村信貸數額的比例。對此,因此,政府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鼓勵金融機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擴大農村金融規模、提高農村金融效率、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另外,政府還要不斷加大對農村金融機構的監督力度,確保金融機構能夠將信貸工作認真落實到位,維護廣大人民的利益,還需加大農村金融機構改革的力度,使其能夠明確發放貸款的原則和目的,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完善金融機構的工作制度,使農村金融機構能夠更好地適應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需求。
(二)不斷創新農村金融體制
由于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能力較低,致使我國農村金融發展速度相對較慢。因此,為了實現農村金融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更好地滿足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要求,我們需要加快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形成一種體系完備、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農村金融機構運作模式。這一模式的建立需要創新農村金融體制,努力建立更為完善的農村金融體制,確保能夠使資金回流通暢順利,研發出創新型的金融產品,增加金融產品的多樣性,使供需能夠實現平衡,提高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從而實現及時有效解決農村金融市場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和不足,為我國農村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三)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市場環境
金融機構在制定投入決策時對一個地區的信用程度比較看重,如果該地區信用程度較高,那么金融機構便會加大信貸投資力度,發放較多的貸款,從而促使該地區經濟的發展;反之,該地區信用程度較低,金融機構將會降低信貸投資力度,減少發放貸款的數量,會對該地區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要加大農村信用建設力度,在農村地區倡導信用觀念,可通過開展相應的信用評比活動,對于那些信用程度較高的農戶給予相應的獎勵,而對于那些信用程度較低,要給予相應的懲罰,對其不誠信行為曝光,采取強硬措施收回貸款,不再對其發放貸款等。總之,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農村誠信體系,培養農戶的誠信意識,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市場環境,從而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本文作者:張文娟工作單位:張家界市永定區教字埡信用社
- 上一篇:企業黨組織應對危機的作用
- 下一篇:淺析俄羅斯的新經濟政策